试论大学生行为选择模式的理性化建构

时间:2020-11-08 09:08:1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试论大学生行为选择模式的理性化建构


  [论文摘要]大学生正处于行为选择模式转型和定型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建构具有现实理性的行为选择模式既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行为选择模式建构的特殊性、环境影响和内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营造良好行为建构环境和发挥“三个课堂”互补作用的大学生行为选择模式理性化建构的实践策略。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行为选择模式 理性化建构 
  
  现实理性的行为选择模式建构是大学教育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大学生的行为选择模式尚不成熟,正处于行为选择模式发展和转定型——从规制选择向自由选择、从单一目标选择向多元目标选择、从感性选择向理性选择、从理想化选择向现实性选择转型的关键阶段。由于行为选择模式转型是一个较长的心理转变和定型的过程,会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和任课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大学生行为选择模式建构的特殊性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对大学生行为选择模式的理性建构给予指导和修正。
  
  一、大学生行为选择模式建构的特殊性
  
  1.大学生面临富家子与穷家儿同处一室的环境
  与其他同龄群体相比,大学生群体的形成是很特殊的,这一群体的成员不是由个人好恶选择的,而是由国家制度安排的结果。因此,在机会平等条件下进入大学的学生是不分贫富的。然而,问题在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基础,而且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体生活方式。当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共处一校一室时,所产生的冲突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在心理上,经济富裕的学生的优越感会进一步增强,而经济据的学生的自卑感也会进一步增强,从而在学生群体中产生“阶层分化”。不同行为选择的互相影响是十分复杂的,特别是富家子弟毫无经济负担的生活方式往往促使一些来自贫困家庭大学生产生自卑、怨恨社会不公等消极情绪;也会促使一些贫困大学生产生消费跟风、攀比等不良行为,将他们带人家庭难以承受的高消费群体,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和人格的正常发展。
  
  2.求学择业与求爱择偶两难选择的窘境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和需求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当进入大学之后,职业和婚姻这两个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他们还没有任何准备的时候就摆在了面前。未来的职业和未来的家庭婚姻问题都需要同样的东西:物质条件、时间和思考。求学与求爱的矛盾具体化为立业与成家的矛盾选择,尽管在实践上还没有将这两个问题摆上议事日程,但却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事情,也是大学生最为困惑的事情。如果一心扑在学习上,可能会耽误终身大事,如果专注于寻情觅爱,将会耽误事业大事。鱼和熊掌的问题压迫着大学生经常在“选择进行中”做出行为选择,而不是在“选择确定后”做出行为选择,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呈现出双重甚至多重人格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3.专业前景与职业前景双重迷惑的困境
  尽管多数大学生在报考时的专业是自己选择或参与选择的,但是,入学后在具体接触了专业课程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对所选的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因此产生了很多困惑,对专业的认识也从自以为比较了解变成了很不了解。加之近些年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他们对未来的职业前景感到茫然。这种对专业与职业的双重困惑,使得他们在行为选择上左右摇摆、举棋不定,从而使其行为选择愈来愈呈现复杂性。
  
  二、大学生行为选择模式建构的环境影响
     
  1.社会经验贫乏与不良信息泛滥的双重影响
  由于长期在家长和学校的管束下成长,大学生阅历浅,缺少社会经验,对社会的了解也很有限,甚至非常片面。加之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公开化,使得一些不良信息进入他们的头脑,影响了他们对信息的分辨能力。由于大学生具有猎奇心强和求奇心盛的特点,从而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不良信息的心理暗示,以丑为美、以恶为善,甚至戏谑、恶搞、另类成为一些大学生乐此不疲的时尚。虽然有些行为并无大碍,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行为选择的越轨化倾向。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经验贫乏、信息泛滥和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大学生群体出现了行为选择的不道德化倾向,一些传统的道德行为在大学生眼里已经不再属于道德范畴了。
  
  2.一元的家庭告诫与多元的社会诱因的双重影响
  大学生入学以后,家庭出于对子女的关心和担忧,对他们的告诫往往只是注重于学业,而不关心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殊不知正是这种温室型告诫与约束,使大学生失去了观察、体验和锻炼的机会。“只要学习好就什么都有了”这样的想法并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大学生的成长绝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成长,而应是各方面综合、全面的发展。越是远离社会,越会使他们无法甄别社会。在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多元的诱因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家庭和老师的告诫在他们心中往往只是一种抽象的原则,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相比,对大学生行为选择的影响十分有限。大学生在强烈的猎奇心理和逆反心理驱使下,他们常常会做出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选择。在别人看来,似乎很复杂,但是在他们那里,则只是为了达到一个非常简单的目的。事实上,人们并没有充分注意到,来自家庭与学校的灌输、管束压力与来自社会的自由选择的诱惑,恰恰是他们行为选择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3.道德理想主义与道德功利主义的双重影响
  大学生在整体上是向善的,他们也都怀着美好的道德理想。但是,理想的道德设计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时,往往会显得软弱无力。我们的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的人,但是社会现实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的生活经历和境遇往往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得到相应的待遇及报酬不相匹配,这样的结果令大学生心灰意冷。而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大学生又不能够抛弃这样的道德选择,于是,道德功利主义便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试想,如果没有奖学金、如果没有当班干部的种种好处,还会有人坚持刻苦学习、积极为同学们服务吗?在这样的道德理想主义与道德功利主义的双重作用下,大学生的行为选择经常出现双重人格的倾向。

试论大学生行为选择模式的理性化建构


  
  三、大学生行为选择模式建构的内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