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音阶都在演戏(2)

时间:2022-06-12 21:49:0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每一个音阶都在演戏


  在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成为整个影片推进的线索,同时导演更是给予了音乐以“灵魂救赎者”的伟大角色。
  影片主人公克雷蒙·马修是一位不得意的音乐教师,后来到“问题学校”——“池塘之底”担任学监。在这个充满问题孩子的学校里,他试图用音乐来重塑孩子们的心灵,于是他组建了合唱团,通过一系列的参与和训练,使孩子们从冷漠走向温情,甚至一开始被介绍为“长着天使的脸蛋, 魔鬼的身躯”的皮耶耳也在合唱团中日益被感染和净化,最后成为一个出色的指挥家。当孩子们走出“池塘之底”这一炼狱时,他们的灵魂得到拯救,而拯救者就是音乐以及音乐(艺术)的化身——马修。
  该片直接为灵魂的救赎开出了一个药方——音乐(艺术),虽然不免理想化,但是在创作人员看来,音乐(艺术)有着超越一切的能量。整个剧情的建构也始终围绕在这一设想上,以合唱团的建立、发展、挫折和稳固为推进的一条暗线。一开始的参差不齐,到最后温情脉脉的合唱,孩子们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影片表现的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于是前后音乐氛围的对比,音乐情调与画面从阴暗走向温暖相得益彰。
  无论是直接以音乐为题材,还是在影片中大量运用音乐,电影中音乐参与到整个影片之中,在恰当的地方设置恰当的音乐,对于提升整个影片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影片在观众中产生的效果更是犹如水中之糖——看似不经意却自有其味。
  
  三、从实验看音乐的效果
  
  电影是诉诸人视听的一门艺术,观众在观赏一部影片时,所有的情感体验都必须通过视觉和听觉传达到大脑之中。在2007 年2 月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栏目之“揭密灵异事件”的一组节目中,播出了一个科学实验室对于人为何会恐惧的研究,其中该实验将观众为之悚然的一部恐怖片《异度空间》中的一段堪称恐怖,引起观众尖叫的片段先后以两种方式播放,收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效果:第一次按原片播放,被实验者非常恐惧,脑电波异常活跃;第二次把原影片中相同片段的音乐换成舒缓优美的轻音乐,被实验者的脑电波就变得很平和。经过多次实验得出,音乐刺激人脑中的杏仁核就是人们产生恐惧的主要原因。
  在观看恐怖片时,我们大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画面中其实并未出现任何恐怖的场景,但我们已经被吓得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甚至尖叫出声了,这就与影片中音乐营造的恐怖氛围以及它诉诸听觉时传达给大脑引起的心理反应密不可分了。甚至在电影中被称为原初音乐的声音也可以参与到各种氛围的营造中去。例如日本经典恐怖片《午夜凶铃》中的电话铃声就是那部影片中最好的声音道具,没有在空旷的屋子里夸张的电话铃的尖叫声,相信这部影片的恐怖指数将大打折扣。至于“吱吱嘎嘎”的推门声,“咚咚咚”的敲门声,缓慢却沉重的脚步声,无数类似的原初音乐在恐怖片中不知道使多少观众心惊肉跳。与此相似的音乐和声响效果也在其他类型的影片中大量出现,急促的脚步声或呼吸声往往让观众跟着焦急,欢快的音乐却让观众心生愉悦,这样一些不同情绪的产生只是音乐作用于人脑的不同部位激发人的不同的心理反映而已。
  现在看来,在电影中不仅是音乐,就连许多声音的出现也不是无意的。原本被认为不具任何表现力的原初音乐也可以在营造氛围,表现情感方面有着直接的效果。
  
  四、结语
  
  当电影融合了画面、声音、光效、情节多种元素之后,就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着各自的功效。在电影中,不但“声有哀乐”,而且声音和音乐直接表现情感,甚至直接作用于人脑。在今天,当我们分析影视音乐时,不仅会联想到古代的康。当然,我们没有理由去苛求指责康 “声无哀乐”的观点,毕竟他的时代不可能产生如今日的影视作品一类的综合艺术形式,其理论观点必然会受到其时代的制约。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也是一种语言,它传达着属于自己的意义。将音乐运用到电影中,使音乐说话,让音乐“演戏”,是电影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无论是对于影片情节的推进和减缓,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升华,感情的渲染和传达,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揭示,音乐都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正是因为电影的传播,使许多电影音乐能更快更好地被民众认同,许多影片音乐成为当时的流行和日后的经典,前面提及的《阿甘正传》影片中正式出现的31首曲子都以《阿甘组曲》的唱片形式公开发行,传唱至今。电影之于音乐,音乐之于电影本就是双赢的事情。每一个音符都在影片中跳跃,每一个音阶都在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