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课堂言说失衡\倾听缺失现象解析

时间:2020-11-09 18:14:4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对于大学课堂言说失衡\倾听缺失现象解析


  [论文摘要]倾听与言说是对话的两种基本行为。然而,目前大学课堂中存在言说失衡、倾听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教师缺少大学理念,缺少对大学生群体的深入分析,进而对学生的地位认定出现偏差。教师只有重塑大学理念,尊重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坚持不懈地用教师倾听鼓励学生言说的策略才能改变大学教学的现状,实现有效教学。

  [论文关键词]大学课堂 言说失衡 倾听缺失
  
  人们总会用富有激情、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批判精神强等含有褒义的词汇来描述大学生,而属于大学生群体的大学课堂却与极高的逃课率和极为普遍的隐性逃课如到课学生比例不高、贪玩、收发短信、不愿意参与教学等含有贬义的词汇相关。这一褒一贬使我们不禁要问,矛盾来自哪里,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哪里?当反观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时,我们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大学课堂中的言说与倾听
  
  (一) 大学课堂中言说的失衡
  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斯曾在大量课堂观察研究基础上提出“三分之二律”,即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讲话,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教师讲话,教师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向学生讲话而不是与学生对话④。孙丽芝所作的调查显示,中国目前大学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印象和高中差不多,都是采用填鸭式教学,甚至有学生感觉大学课堂填鸭程度要甚于高中。周作宇研究发现,大学课堂讲授和板书占了整个课堂的72.2%和35.2%,属于高频行为。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或实验、学生回答、学生主动提问、教师赞许学生、教师批评学生及布置作业等课堂行为,频数比率均在10%以下,属于低频行为。弗兰德斯、孙丽芝、周作宇的研究结果趋同,表明大学课堂在言说对象、言说时间、言说权利、言说形式等方面存在严重失衡现象。言说主要局限于教师言说,学生个体指向教师的回答、提问、异议等言说行为频率低、主动性差,学生很少主动提出与回答问题,对于与教师观点不同的异议,很多学生会选择自生自灭的方式。大学课堂中,教师由于言说时间过长,超出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言说效果也大打折扣。言说失衡引发了学生分心、注意力转移以及其他问题行为的产生。
  
  (二) 大学课堂中倾听的缺失
  大学课堂中与言说失衡相伴而生的是倾听缺失,这种缺失集中表现在教师的课堂提问中。大学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提出问题后,某学生被点名回答,在学生言犹未尽之时,教师接过学生的话题,寥寥数秒之后,学生的回答被转化成标准的教师自己的思路。学生的回答对也罢,错也罢,都只是教师声音的前序。这种听貌似听,实际上是将学生的回答置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教师的关注点在于自我,教师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急于给出自己的理解,在这种“急不可耐”的状态中,教师充当了一个漠然的、不受欢迎的“插言者”、“中断讲话者”、“转移话题者”。如讲演式的讲授,即“讲授+提问”式的教学方式本可以帮助教师改变言说失衡的状况,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提问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缺少倾听意识致使提问效果欠佳。也使很多学生认为,教师提问的目的可能作为点名、警示及考查手段而不在于拓展大学生的思维。倾听意味着教师能理解学生诉说的内涵、方向和潜在意义,不仅能听出学生“所指”并能听出学生“能指”及其背后的原因,教师能听出学生声音背后的情感、态度等等。从信息交流角度看,课堂教学实质是教师传递信息与学生接收信息的过程,学生吸收和消化信息的优劣和多寡,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人际交往理论强调,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前提是学会倾听,在某些时候,听比说更重要。大学课堂中教师倾听缺失直接影响了师生间信息传递的方向、速度与效果。
  
  二、大学课堂中言说失衡、倾听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大学教师缺少大学理念
  “中国大学普遍的沉闷状态是令人忧郁的,课堂本是一个应激起大脑风暴的地方,但是它寂静得令人可怕”。这是张楚廷教授对目前我国大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缺失的形象描述。这简单的一句话却再次深刻地告诉我们,大学本该如何,现实又是如何。在历史追溯中,我们希冀能重拾大学理念。
  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大学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校,总是把科学当作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难题来看待。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思想家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是学问的中心。20世纪中期,赫钦斯提出,大学是独立思想的中心,也是批判的中心。在我国,蔡元培的大学文化思想集中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教授指出“大学犹海上灯塔,大学是社会之光”。各异的表述蕴涵着相同的大学理念:大学是满足人们不断求知和探寻真理欲望的世界,是思想的家园和创造的源泉,是充满灵性气息的智慧摇篮,它应该具有独立性、自由性、民主性和科学性。
  大学教师缺少大学理念,将大学等同于中小学,认定教师的责任就是将他人已经创造出来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记忆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评判知识、诘问知识、创新知识。今天和未来的“大学不再仅仅满足于传播与分析知识(教学与学术),而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创造知识(发明与创新)”。正是因为缺少大学理念,教师才将“教”简单地等同于“说”,在一味言说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听讲机器,教师成了“独白者”、“演说家”,他们忘却了大学教学理念的真谛。
  
  (二) 大学教师对中国大学生群体缺少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富有激情、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批判精神强并希望能大量涉猎未知领域、求异猎奇的群体。同时,他们依然具有学生的特征——不成熟性。比如,他们思维敏捷,但比较片面;他们只考虑感觉到的东西,而不能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深层次矛盾;他们具有怀疑精神,但很容易否定一切;他们追求新异,但却很少分析;他们对未来抱有幻想,但却很迷茫现实的路该如何去走。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可使教师了解大学生的特点,即大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他们同中小学生一样有学习的渴望及对控制的厌烦。为此,充分了解大学生特征,尊重大学生群体,是大学课堂教学顺利展开的基础,但现实中的状况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对教学对象予以充分的关注。

对于大学课堂言说失衡\倾听缺失现象解析


  张丽芝所做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相对于单纯听课,更喜欢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独立思考和课堂讨论的时间。这说明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较强的参与热情和自主学习的渴望。杨建艳的调查也表明,大一至大四的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是“充实改变自己,使自己不断完善的过程”,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与“生存手段”的比率大概有20-30%,而认为“学习是一种任务”的比率却很小。也就是说,在主观上,很多大学生是愿意参与教学的。同时,很多大学教师也在试图改变“一言堂”的状况,试图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但调查又发现,大学课堂互动存在着教师想互动,但学生不互动;教师提出问题,但学生不回答的现象。结果,很多大学教师激发学生潜在学习需要的积极性被打消,课堂又恢复了原貌。这一调查与前面张丽芝所作的调查看似矛盾,实则是一致的。一方面,中国的中小学课堂文化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的知识是绝对正确的,所以,很多大学生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教学习惯是倾向于服从教师,不善于表达自我观点,教学参与中缺少主动性。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与批判意识的增强促使他们不满足于在课堂上仅听教师一人之言的现状,他们也有渴望发出自己声音的强烈愿望。所以,笔者认为,缺少对大学生群体的了解,不能正视中国大学生长久以来形成的教学习惯,也是导致大学课堂“一言堂”、“满堂灌”现象普遍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