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贵在实效

时间:2020-11-09 20:43:2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简单贵在实效

        复习是教学任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可以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化,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从小学三年级语文考试来看,基础部分学生丢分普遍较少,而阅读理解通常是丢分最多的部分。
        一、学生在做阅读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
        1、以偏概全。如概括段落或文章大意,学生往往使用简单的摘句法,不善于用自已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2、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阅读粗略,不能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句子含义,不能准确的用自己的语言概况中心内容。
        3、阅读时只理解到语言的表面意思。不会使用前后联系的方法解读文本,缺乏语言的感悟能力、研读能力。
        4、不会推敲,没有深层次的理解,忽视情感内容,无法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应达到的阅读能力
        《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阅读能力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教师应该清楚,阅读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复习只是一个加强、提升的过程,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综合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三、语文阅读复习的途径
        (一)变换角度,对教材的再利用
        阅读复习首先要回归到课内,以课文复习为主。有的教师觉得课文已经讲过了,学生没有新鲜感,只是一味的选取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复习训练,其实这种做法是欠妥的。教师可以在复习方法上加以变换,如可以把略读课文变为精读课文,在阅读复习中结合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的方法、各种修辞、表达的方法。
        (二)梳理课本每个单元的阅读重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对前面学习过的课文有的已经比较模糊了,尤其是知识点的把握,教师在进行阅读复习时有必要帮助学生梳理一下课本的知识点。
        (三)根据课内重点选择课外阅读
        为了配合课本的阅读重点,巩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典型的阅读材料。如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解释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生动优美的语言。 
课外有趣的阅读材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就能帮助学生练习很多的题目,使得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学生的思维也很活跃,阅读的兴趣也提高了。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关键的是要典型,与课内阅读知识点由某一方面的联系。       (四)利用固定程序阅读、强化复习
        实践证明,漫无目的地阅读与有目的地阅读收效是不一样的。利用固定的程序阅读,不仅阅读速度快,也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比如复习记叙文时,可以把阅读程序归纳为:①找出此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②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③找出写作特点。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复习,可以使杂乱无章,毫无条理的阅读过程变成为明确而连贯的思维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大脑的接受能力,大大提高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记忆读过的材料的能力,从而使复习变成一种不很费力的劳动,以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五)掌握阅读技巧
        语文的阅读题有时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明确解题要求,遵循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一些类型题的解题方法,大部分题还是能够正确解答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多加积累,善于总结。
        1、巧妙借助原文确定答案
        做阅读题时,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的文章中去,不要脱离文章这个语言环境,在回答问题时,有些问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原句来回答问题。如果指定必须要用自己的话来回答的,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翻译,寻找与原文意思相近的词语、句子,在此基础上,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还有的题目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在概括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寻求出问题的完美答案。借助原文,就是要以原文为出发点,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灵活运用。
        2、选择适当方法
        语文的阅读题,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固定的套路,但还是有一定方法可以总结的,教师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善于分析,善于总结,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3、把问题放在阅读文章的上下文中思考。例如,理解词语,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人物的性格特点等都可以运用此种方法。
        4、思维放大,联系生活。阅读题目的最后一、两道题通常是联系实际,谈体会或感受的。这就要求学生能从文章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扩大,想想与本文有联系的内容:如学过的课文、平时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