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术型研究生”论(2)

时间:2020-11-09 20:42:5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为“学术型研究生”论


  三、如何推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
  针对研究生教育中的诸多问题,简单化“改向”显然是饮鸩止渴之举,我们应从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出发,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增强研究生的学术与研究素养上。 
  (一) 强化研究生的研究主体性,注重培养批判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主体性是个体形成独立精神与独立能力的基础。个体具备了独立精神和能力,才不会迷信权威,在批判的学习、研究中形成认知世界的科学方法。可以说,主体性是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内在动因。在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导师在知识传授与方法论指导上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研究生只能作为导师学术思想的追随者和研究计划的忠实执行者,工具性角色突出,严重缺失自我意识和主体话语权、话语能力。主体性的丧失使研究生责任意识、独立意识匮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被压制。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培养过程中增强其课题研究的责任,增加独立面对学术、社会问题的机会,使其自觉地以问题涉入主体的身份关注和探索主、客观世界,以审慎的态度面对世界。唯如此,研究生才会树立起自我意识,学会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学习、研究,培养其学术和社会责任感。 主体性的获得还意味着摆脱对书本和权威的盲从。拥有清新的独立意识、客观的批判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发现新问题、新知识的前提,其意义远大于知识的获得。而意识和精神的养成、思维的训练是当下研究生培养中严重匮乏的,尤其是在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脱离了精英教育轨道,大行其道的灌输式、放羊式教育是对学生精神、思维发展的严重戕害。因此,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研究素养,必须以培养研究生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及科学的思维能力为要务。 
  (二) 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与考评机制,构建和谐创新的师生关系 
  研究生导师既要有优异的学术造诣、优秀的指导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但现实是,大学教师在利益驱动下正变得愈发浮、市侩:有的效尤娱乐圈频频走穴而成为学术明星;有的抛弃学术尊严和价值立场,充当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有的化身为“学术工厂”的老板,大搞学术资本主义[注:尽管有人鼓吹学术资本主义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但笔者认为,学术单位与市场单位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这种“经济性规则”一旦蔚然成风于学术研究,则对学术自主和学者的价值立场将形成极大冲击和伤害。……这些人显然已无心治学教书,如此“师范”令人堪忧。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与考评机制,打造“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具体来说,就是要打破导师终身制,通过科学的考评,实现导师“可上可下”的流动性评聘。笔者认为,以组织评议(绝非单纯的量化评价)方式对受评者的学术水准、指导能力和职业道德进行深刻、客观的.评判,是导师评价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通过考评,合格者被授予或保持导师资格;反之,不授予或取消导师资格及招生权。学术共同体内的同行评价是学术评价的理想方式,而组织评议对职业道德素质及学术潜力的评价将更有说服力。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导师素养的优化有助于构建和谐创新型的师生关系,既强调导师的主导性,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师生民主对话、平等交流。传统的师生关系中由于导师指导能力结构失调,研究生缺失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学术是一个自由探索的世界,在宽松自由的师生关系和研究氛围里,研究生有了选择权、话语权,有了学习、研究的自由空间,因而也有了走向独立创新的可能。 
  (三) 实行轮换导师制,走向跨学科导师联合指导 
  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实施单导师制,研究生一旦选定导师,则一般不再另选,直至毕业。在一个培养单位内,有几位导师,往往就意味着存在几家“师门”,师门之间缺少学术交流甚至存在“门户之见”。在方法论及学术素养训练不力的条件下,单导师制模式使研究生在学业、学术上严格依附于导师一人,严格以“师”为鉴,这压制了学术创新的空间,有违学术发展规律。基于此,笔者提出导师轮换机制。导师轮换制本质是一种多导师制,但它更强调“学无常师”,即研究生可先后或同时师从多名指导者,在某教学研究单位内,每位学者都可能成为某一研究生的导师。但研究生最终确定的论文指导者事实上不可能是所有导师,而是研究志趣与自己相对一致的某一位或几位导师[注:在很大程度上,这与美国的博士生培养有着共通之处。美国博士生培养采取导师与指导委员会相结合的制度,该委员会由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5—7位教授组成,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学习、研究计划以及论文指导、评定。。轮换导师制将促进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指导效率。师从具有不同学术背景、专长的学者,对于学生开阔学术视野、培养争鸣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某一研究生一般仅属于某一具体学科,这种单学科的培养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知识单一、专业基础薄弱以及科学与人文素质失调等。笔者认为,研究生综合素养尤其是研究、迁移能力的增强亟须打破传统的小专业、单学科教育,实施跨学科导师联合培养。这既适应了学科融合的趋势,也适应了学术发展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要求。 
  (四) 实施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领袖气质 
  在教学上,我们惯于知识灌输。灌输教学至多教会学生如孔乙己一样在故纸堆中炫耀“茴”字的几种写法,而绝无助于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创造新知的责任感。如今研究生甘于顺从和拙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正归咎于这种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对于研究生来说,理想的教学应该能激发其内在的求知欲望,并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探索知识的方法。在“洪堡传统”中,“Seminar”教学形式强调学生在教师主持下就某个主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辩论,从而脱离被动、孤独的自我理解的学习方式。这种“研讨班”的形式恰恰表征了研究生教学与学习的最有效模式,所以即使在今天,这种传统却经典的教学方式仍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借鉴,尤其是对于习惯于灌输教育的我国而言。如前所述,学术型研究生不仅是知识的爱好者和创造者,还将是经世致用的行动者,因此,必须给学生以独立处理具体事务的机会,避免其成为百无一用的“书生”。如何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使其视野得以开阔,治理的潜力被充分发掘,是研究生教育改革所必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