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2)

时间:2020-11-09 14:45:1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另外,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务工对自己造成的影响,65%的认为自己在生活方面受到的影响更大,24%则认为学习收到的影响更大,11%认为差不多。然而,在结合与留守儿童家长的交流所得的`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却得出了大相径庭的结论。在与近100位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沟通后,我们发现,有近80%的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在生活方面做到了足够的关心,但在学习方面却很多时候都是无能为力,有心教育帮助孩子,自己却没有那个能力。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对于不少留守儿童,就生活质量而言,他们最主要关心的就是伙食方面质量的下降。 
而他们之所以认为学习上受到的影响较小,是因为在学习方面他可以依靠的人更多,老师、同学、亲友都可以在学习方面给予他一定程度的关心帮助。
        1.4 社会因素分析
        在留守儿童家庭中,由于(外)祖父母及其他监护主体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或者精力和关注留守儿童的时间有限,不能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微妙变化进行绝对关注。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之下,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引导他们心理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对开封下辖的杞县、睢县的8所农村中学进行了走访调研后,我们对8所中学的总课表进行了分析,没有一所中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相关心理干预课程。同样,在这8所中学中,随机抽取了4位分管教学的校长和36位一线从教人员(有班主任经历)进行了访谈。关于是否有过针对留守儿童设置相关心理教育课程的访谈中,4位校长中有三位回答从来没有过相关设想或打算,有1位校长回答有过相关的论证和准备,但由于资金有限或者缺少专业人员而放弃。在对36位有过班主任经验的一线从教人员的关于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访谈中,有17名老师坦言自己在做学生工作的同时之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处于心理成长期待学生心理状况从来或者很少有过细致长期地关注。有8名老师对班级中部分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学生的家庭背景,交友情况以及处理感情问题的方式有过密切关注,其中有2名老师有建立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长期观察记录。剩下的11位老师表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刻意传授心理方面的知识,只会在有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并主动倾诉才会关注。另外,在我们的观察过程中发现有6所学校并没有按照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设立校级心理工作室;在设置心理工作室的两所学习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这些心理工作室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属于应付上级检查的“形象工程”。       3 对策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1)自身方面
        留守儿童自身应注意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的培养。应该学会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进行合理的自我调节;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不盲目采取情绪化行为,提高自己的耐挫力。
        (2)家庭方面
        1.建立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桥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完善家庭教育环境,设置电话、网络等方式,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注意提高临时监护人的素质,在思想和行为上鼓励孩子自觉主动的学习,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并为孩子的发展成才提供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3)学校方面
        1.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发现、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心理培训,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
        2.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增加孩子们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并开设相应的心理课程,鼓励学生互帮互助,从而完善他们的身心发展。
        3.建立帮扶小组
        将具有相同问题困扰的孩子排在一组,在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如学习上的困难,心理上的困惑,帮助学生解除障碍。
        (4)政府方面
        1.加强和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保护还缺少针对性、综合性的法律法规。建议将缺少针对性的有关制度进一步明确,如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职责范围和内容,明确其不当履行职责时须承担的监护责任。切实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权益、人身权益与财产权益,增强法规政策的适时性与可操作性。
        2.建立监护监督机制
        提高当地居民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监护监督机构,对监护人及被委托监护人侵害留守儿童权益时提供帮助。同时要发挥县、乡、村各级委员会的作用,协助监督机构更好地落实相关工作。
        3.加大教育设施投入
        政府应注意发挥生源地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改善寄宿制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给予的关注与支持,从而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用更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4.鼓励当地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