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语文教学之浅见

时间:2020-11-11 12:22:2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多媒体语文教学之浅见

          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曾声称: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 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应用于各领域。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也以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渐走进课堂。多媒体教学是以最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以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地展示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无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语文教学课堂结构,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这种有明显优势的教学形式,确为沉寂的课堂带来了“清新的风”。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听到一些异样的声音:很多老师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听到学生这样的声音,“这节课就这样啊”。的确,目前多媒体教学是存在诸多问题。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优势
        1.激发兴趣,减轻学生负担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习是积极地寻求还是消极地应付,是兴味盎然地吸收,还是心存厌恶地排斥,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平时,有学生这样抱怨:课本里的文学作品,自己看时觉得挺有意思,待老师一分析反而不那么有味了。其实这跟我们采用陈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无关系。利用多媒体的新颖性,趣味性,可润物无声地使学生转入易学、乐学的轨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进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减轻学业负担的目的。 
       文言文是高中教学的一大难题。我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时,起初学生们不以为然,认为没什么特异之处,因此对课文兴趣不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第一步:整体展示有关李白的人生经历,让学生对李白独特的个性发生了兴趣。然后对梦境内容进行由早及晚的定格推移。第二步:播放践离的朗读。第三步:画面和录音同步播放。通过上述几步教学,荡起了学生想像的浪花,特别是通过第三步,借助多媒体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和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课文中各种美的因素诸如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直观地再现出来,从而使教材的文字描述变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快感中,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课堂。一堂课下来,有些学生竟已能背诵“入梦”这一章节。读书入情、读书用心,自觉愉悦地投入学习,学习负担自然而然地减轻了。 
          2.拓宽视野,丰富积累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看似孤立,实则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深深感觉到语文学科包罗万象,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无所不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这些知识传达给学生呢?仅仅依靠老师抽象地介绍还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必须从形象上给他们一个具体感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为我们架起了桥梁。它能突破时空的限制,纵横古今,横跨中外,而且借助直观形象,学生很快就能了然于胸。这样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3.引进活水,写好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去品其情趣,才会有写作的欲望,从而逐步养成动笔的习惯。作文课上学生最感苦恼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着头皮写成的文字往往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走进生活,远离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和时代气息。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想象。如在写作之前播放一些取自生活,经过编辑加工的录像片,创设一个情境。例如让高一学生在观看《我家的星期天》录像时,让他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你家的星期天是怎么过的?”“大家快乐吗?”“你觉得过得有意义吗?”等等。由于录像中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触发学生内心的感受,从而展开联想,进行写作。        实践证明,教学时可根据作文要求,把特定情境和气氛运用CAI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可强化作文材料的感性,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高信息输入效率,减少中间环节,以声、形景拨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写作动机。
          此外多媒体还能有效地加大课堂容量,节约有限的课堂时间,这方面就不赘述了。
        二、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弊端
        1.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与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越在于给学生以直观的立体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直接快捷的接受知识、发展能力。但语文是文字的艺术。文字是一种有着无比巨大想象空间的独特艺术,这种想象空间,是任何视觉的手段都无法替代的。语文学习的课堂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许多东西是需要心灵感悟的。电脑技术加快了信息的传输,便于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等形式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但教师如果忽略语言文字本身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把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统一于某一图像中,就会剥夺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而且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不能违背学生的发展以认知教材为基础的规律,淡化教材甚至脱离。不能只讲究视听冲击(图片、影视片段往往是课件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比如有老师上《祝福》,不是让学生去阅读课文,而是放了一段电影剪辑,看毕即让学生讨论祥林嫂的形象,我觉得不妥。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对文字本身的感悟的。用影视替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像,显然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如一味以直观形象的画面代替文本阅读,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造成学生思维水平的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