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针的注射技巧

时间:2023-11-30 14:07:08 芊喜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儿头皮针的注射技巧

  头皮静脉穿刺在婴幼儿中仍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因患儿的头皮皮下脂肪薄、血管丰富且静脉窦少,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穿刺的。但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谈何容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儿头皮针的注射技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注射技巧

  一、不显露静脉

  1、水肿病人静脉往往不明显,应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再行穿刺为好。

  2、肥胖病人的静脉较深也不明显,但较固定,不滑动,摸准后再以30°斜角深进针,回血后将针头稍挑起送入血管内即可成功。

  二、脆弱静脉

  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血管比较脆弱,应该选择从血管旁侧进针,刺入时,针头方向与血管平行,针进血管时不能用力过猛,原则是宁慢勿快,持针要稳。

  三、空虚静脉

  大出血或失液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使静脉空虚,扁瘪,进行此类静脉穿刺时要特别小心。应采取挑起进针法,即细心地把针头刺入血管肌层,将针放平,针头稍微挑起,使血管前后壁分离,使针尖与斜面滑入血管内有失阻感,即使无回血,针也进入了血管,即可注射。

  四、活动度大的静脉

  可选用较锐利的针头,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血管两端,在血管上旁以30度斜角进针,回血后,针头稍挑起,顺着血管进入少许即可。

  五、表浅细小静脉

  女病人和儿童的静脉都比较细小,穿刺时较为困难,碰到这种情况可选择适当斜面小的针头,而且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可用热敷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以利穿刺。

  六、成人头部骨缝静脉

  在四肢无静脉穿刺时,可选用头部静脉,成人头部静脉十分不明显,可按解剖位置,摸准骨缝将头皮针缓慢顺着骨缝中央刺入静脉往往成功,但临床少用。

  七、小儿头部静脉

  小儿头部静脉较细,加之小儿不配合,往往不易成功,这就要求我们熟悉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做好注射前准备,选择较直与分叉少的静脉,呈向心方向穿刺,操作时细致轻柔,针斜面向上,针的角度几乎与头皮平行,缓慢将针头直达管腔。如刺入静脉后,无回血,而且有阻力消失和进入空腔管道的感觉,可注入少许液体,而没见针头旁肿胀,即证明刺入静脉,即可固定,此类静脉原则是宁浅勿深,宁慢勿快,固定稳妥。

  小儿头皮针的注射技巧

  第一步:血管选取

  穿刺前剃掉头部穿刺点周围毛发,面积要大,既能较清晰地暴露穿刺血管,又利于穿刺后胶布固定。选择血管时,应尽量避开骨隆突处的部位。手指轻轻触摸血管,选取深浅以及粗细均适中的静脉血管,并将其作为穿刺血管。

  第二步:静脉穿刺

  1.固定体位: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固定头部,轻压双肩及双膝,不让患儿蹬腿。这一步相当重要,最好由另一名护士来做助手。如果由家长来协助,由于家长往往心疼小孩,要事先做好沟通,使其有心理准备。

  2.穿刺进针:常规备皮及皮肤消毒后,注意绷紧皮肤,在选定的血管部位,以 10°~15°的角度进针。选择穿刺进针点时要注意在血管走向平坦处进针,一定要避免在凹处进针而导致穿刺失败。穿刺过程中,注意控制进针的角度与力度,避免穿刺失败。

  备注:进针的角度一般 10~30°,额上静脉进针的角度为 10~15°,两侧颞浅静脉进针的角度为 15~20°,耳后静脉适合 15~30°进针。

  3.平行送针:当针头进入血管腔时,稍有落空感,此时可见少量回血,略降低角度,采用平行推针法,将针头缓慢推进些许。

  提醒:如果血管过细,或者患儿因呕吐、腹泻致血容量不足,穿刺时常无回血,当针头进入血管时又落空感,可回抽注射器往往有回血;如没有回血,试推顺利,局部无肿胀,提示穿刺成功。这一步要掌握好一快二稳的原则,即针头进入皮肤要快,进入血管要稳。

  4.退出针芯:退出针芯些许再继续送管达预计长度,退出针芯,用生理盐水冲管。

  提醒:这时助手需要继续固定好患儿的头部及躯体,避免患儿躁动致留置针滑脱。

  第三步:妥善固定

  1.酒精棉片再消毒局部皮肤,待干,取大小合适的无菌棉球垫在隔离塞下面(视进针部位而定)。

  2.取无菌薄膜敷贴固定留置针。

  3.纸胶加强固定。将留置针延长管呈「S」型或盘旋固定于恰当的位置。特别注意接输液管头皮针端旋向头顶。头皮针绕圈范围适宜,过大容易被牵拉或碰掉,过小易折造成阻塞。固定时要求牢固且美观。

  提醒: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出汗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长胶布围头固定。固定妥当后还要指导家长将患儿的一手夹在家长腋窝下,并将患儿的穿刺部位朝外,家长抓住患儿的另一只手,呈「喂奶」姿势。

  操作实践要点

  一、留置部位选择

  1.2016 版 INS 标准对于儿童患者穿刺部位的选择:推荐选用最可能在规定的全程治疗中都保留的静脉位置,考虑手部、前臂以及腋窝以下的上臂部位的静脉,避免失败率较高的肘前区域;对于婴幼儿还可考虑头皮的静脉,如果尚未学会走路,也可用脚部的静脉。

  二、头皮静脉选择

  正中静脉:正中静脉在颅冠缝起于静脉网,汇成正中静脉后,沿额骨表面在近中线处垂直下降,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易固定,暴露较明显。

  额浅静脉:额浅静脉具有不滑动,容易固定,暴露明显。是头皮静脉输液最佳部位,但静脉较细,穿刺难度大。

  颞浅静脉:颞浅静脉在颞筋膜的表面、颧弓根的稍上方、外耳门的前方,静脉粗,但皮下组织疏松,较难掌握。

  耳后静脉:耳后静脉位于耳廓后方,静脉较粗,略弯曲,但易滑动,不易掌握深浅度,加之患儿多动,不易护理。

  三、血管评估技巧

  一摸: 有些血管在头发里,可摸到浅沟,是被压瘪的静脉,剃去头发后显现。

  二看: 对于头皮静脉而言,宁可选择细而直的血管,尽量不选择虽粗但静脉分支较多的血管,因为小儿头部在穿刺时较难固定,分叉较多的静脉在进针过程中容易刺破血管,导致失败。

  三观察: 头皮静脉在皮肤表面若隐若现,可用拇指或棉签进行局部推压,在局部皮肤苍白的同时进行观察,容易找到隐匿的静脉,观察其走向。

  提醒:静脉呈微蓝色,易被压瘪,回血暗红色;动脉有搏动,不易压瘪,回血鲜红色,挤压时局部呈树枝分布状苍白,回血且不回流。

  四、穿刺前的准备

  1.操作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自信的心情,集中精力,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有些家长对护士期望值过高,有时言语不当等会影响操作者的情绪,容易导致紧张及注意力不集中。

  2.操作前应与患儿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有些家长心疼小儿,导致头部固定不佳,小儿不配合,头部摇摆不定难以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穿刺失败。

  3.注意房间光线的强弱、明亮度及照射度,以免影响穿刺成功。

  4.选择易于首次穿刺成功的血管,对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儿应注意保护血管,有计划的选择穿刺。

  5.避免盲目下针,掌握好最佳的穿刺时机。小儿刚开始啼哭的时候,找准血管迅速进行穿刺,因为患儿啼哭时头皮血管相对充盈显露,穿刺成功率也高。如果找血管时间过长,小儿啼哭后皮肤会变得潮红,掩盖了头皮血管的正常走向,增加穿刺的难度。

  五、加强巡视

  输液期间还需加强巡视,定时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肿胀或皮肤变白、变紫、出现水疱或有明显坏死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要督促家长保持正确的托抱姿势。

【小儿头皮针的注射技巧】相关文章:

医用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05-26

绝对期青光眼球后注射氯丙嗪的止痛效果08-21

论文答辩技巧及PPT制作技巧09-19

银质针不同加热量对恒温下猪脊背肉温度的测定及分析03-31

商务日语翻译技巧11-07

法学论文写作技巧08-26

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04-13

议论文的写作技巧03-15

最新的创新项目答辩技巧10-18

最新的中级职称答辩技巧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