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埃及”教学为例浅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

时间:2021-02-28 12:28:3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以“埃及”教学为例浅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

    论文关键词:任务驱动 建构主义 地理教学 教学法

    论文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要环节有“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本文以“埃及”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四个环节设计和教学过程,并对该教学方法运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个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收集、整理和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要环节有“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等。该教学方法在语言、医学及计算机等学科教学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符合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下面以“湘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埃及”一课为例,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节课教学的运用。
  “埃及”一课中,共有四大知识模块,“地跨两洲”、“沙漠广布”、“文明古国”、“发展中的工农业”。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四个主要环节,设计六大学习任务,组织学习小组,每组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和自己收集的材料,按照任务要求,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在一个个具体而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完成对“埃及”一课的学习。
  
   一、创设情境
  
   学生知道要学习埃及,已经收集了不少材料,这时再播放一段《苏伊士运河》、《埃及之谜》、《法老的故事》的视频片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埃及的探究渴望。
  
   二、布置任务、指导完成及成果展示
  
   任务1:角色扮演——国际仲裁
   埃及到底是属于哪个洲的?是非洲还是亚洲或是别的哪个洲呢?要是你是国际仲裁,你该怎么下定论呢?请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后给出明确的结论。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整理资料、辨析、达到明确埃及的位置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不但增强了趣味性,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有的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利用挂图或画出简图来达到举证目的,言简意赅,论证有力,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
   任务2:角色扮演——船长
   苏伊士运河是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通道,如果你是船长,要从印度洋到大西洋,你会选择怎样的海上航线呢?如果选择通过苏伊士运河,请讲述理由。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明确苏伊士运河的位置及意义,以及在原有的世界海陆分布的知识基础上,细化并强化对亚非两洲、印度洋和大西洋两洋相对位置知识的掌握,从而建构苏伊士运河相关新的知识。
   任务3:角色扮演——水利部部长
   要是你是埃及水利部部长,你该怎样来评价尼罗河在埃及的作用呢?要求陈述理由。老师引导学生从埃及的位置、地形、气候类型、气温、降水、人口分布、农业发展等方面详细地挖掘尼罗河的作用。
  这个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综合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地理各个要素的分析和综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综合性和区域性的认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一步学会小组协作和沟通,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任务4:角色扮演——我是当地小导游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众多的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明,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作为当地的导游,你如何选择景点、设计路线、组织介绍以及选择交通工具呢?每个小组重点突破介绍一个景点。
  这个任务设计的目的是在任务完成的同时,让每个小组学生学会以挂图、视频、音乐、讲解等形式深度分享小组合作成果,学会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任务5:探究活动——探究埃及经济发展情况
   充分利用教材当中提供的“埃及的矿产和物产”图,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完成以下几个问题:埃及的主要矿产和物产主要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里?这些矿产有何特点?对埃及的工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要求学生独立进行读图分析,并在小组讨论后分享。
   这个任务通过分层次设置任务,由易到难、由面及里、由浅到深,学生在老师的问题设置,在任务的引导下,自主探究,不断深化对知识的了解和潜移默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个探究任务贵在任务设置的.合理性和层次性。
  任务6:探究活动——简单比较中国和埃及
   中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组同学尝试比较中国和埃及,谈谈自己的看法。任务目的是学生通过探究,学会在分析的基础上从地理位置、气候、人口、工业、农业、旅游、历史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是很重要的一环,主要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相互评价和教师直接评价,以及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态度进行评价等,充分发挥这些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体现了课改理念中的“注重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通过“埃及”这节课,可以看出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通过明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布置可操作性强的任务目标,加强小组合作探究,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共享交流,及时合理评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并为学生提高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在新课改过程中,相信“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