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教育基本模式研究

时间:2021-03-03 19:54:0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大学生素质教育基本模式研究

摘要:为了有效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并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分析并建构了“一体两翼”的教育资源模式,“二分明月”的教育方式模式,以及“三位一体”的教育目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九九归一”的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基本模式。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基本模式
        一、序言
        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是中央16号文件的明确要求。为了有效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都必须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开展。根据基本教育规律,教育资源、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是三个最基本的教育维度,高等教育只有在依托书籍•老师•同学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采取阅读•思考•写作等教育方式的前提下,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才能最终达至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教育目的。为了深入分析教育资源、教育方式和教育目三个基本教育维度所包含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分析三个基本教育维度的本质特征,本文在分别建构教育资源基本模式、教育方式基本模式以及教育目的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读书”为核心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基本模式。
        二、一体两翼:教育资源基本模式
        书籍、老师和同学是任何高校开展教育活动都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根据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书籍是老师和同学共同凭借的客体资源,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并共同成长的重要纽带;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主体资源,老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即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传授自己的读书体会、指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享受读书的乐趣和奥秘;同学是学生学习的必备主体资源,同学之间的主要作用体现为在相互交流中相互激励与影响,并最终共同成长。在这三种要素中,书籍的地位是主导型的,是“一体”;老师和同学的作用的协同性的,是“两翼”,三者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一体两翼”的形式。这也就是说,“一体两翼”是教育资源的基本模式。
        (一)书籍之体
        书籍是老师和同学共同需要的精神食粮。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仅仅依靠目前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是不够的,仅仅依靠老师讲、同学记的模式也是不够的,而必须是同学认真阅读各种优秀书籍并将这些书籍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内容,才有可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了有效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大量阅读有助于提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优秀书籍。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阅读中国人文经典书籍是根本所在。以美国大学为例,美国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其自觉地植根于西方文明的深处,这最突出地体现在美国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体制中。简单地说,美国大学并非只有那些专家才研究西方古典文明和西方经典,而是每个本科大学生首先都必须接受高度强化的西方古典和经典教育。借鉴这种模式,中国大学也应当以必修课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中国人文经典书籍,使学生牢固树立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则要阅读本学科专业领域学术大师的经典之作。鉴于当前国外在绝大多数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领先于国内研究的现状,所以,建议学生多读西方学者的著作,可以读译著,但最好是读外文原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阅读的学术专著尽量不要限制在某一学科范围内,因为只有涉猎广泛之人,才有更为广阔的思考视角。
        (二)老师之翼
        梅贻琦先生曾经对老师的作用进行过这样的描述:“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在大学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考虑到个人的亲身感受是最为真切详实的,我列举我的博士导师邓正来先生来对此加以说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邓正来先生在2000-2004年总共21个学科的论文引证率中,在6个学科中位居前50名:法学第1、政治学第2、社会学第5、马克思主义第30、新闻学与传播学第36、哲学第44,是中国唯一一个横跨六个学科、并在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核心社会科学学科同时位居前五名的学者。尽管邓正来先生学识如此渊博,但他几乎从来不给我们讲授任何知识性的东西。他并不认为他教授的知识会给学生带来收益,他交给学生的是如何追比圣贤。他严格地选定书目、严厉地督促我们阅读、并通过“小南湖读书小组”、“大师思想seminar”、“原典精度”等几门课程把如何读书思考的方法教给我们。在老师那里读书就是生命和水,而他希望我们能认识到并做到这一点。这正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他时时带给我们的不是敬畏或者亲切,而往往是深入灵魂的强烈震撼。
        (三)同学之翼
        十九世纪英国神学家兼教育家纽曼曾经说过:大学的本质之所在,是一个借助于全国各地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进行思想的传播和流通的场所。[ ]这一定义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大学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面对面交往的场所,建立大学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在一切学习、一切思考,相互激励、相互启迪;大学也正是因为有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才具有其本质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这里,我同样用我在读博期间的经历加以说明。2006年9月,本文作者师从邓正来先生攻读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在邓正来师门的课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让彼此都受益匪浅。邓正来师门最多时包括博士后3人,博士20人、硕士30人、本科生5人;师门每个同学都研究一个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如康德、黑格尔、韦伯、罗尔斯;师门里的“高手”极多,有在本科阶段就读过100本学术专著的,有在硕士阶段《新华文摘》就全文转载其文章的。这些同学在同一个课堂上课,当大家讨论问题的时候,谁都不敢乱发言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每个同学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思想家,我们尊重大师,我们就不能乱讲一气歪曲他们的思想。诸多伟大思想家的思想在我们课堂上激烈碰撞,这样的讨论与交流,最大限度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