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机理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探析

时间:2022-11-15 18:22:4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机理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探析

【摘要】 中医美容,是几千年来长期实践经验总结,是杰出的先辈医家们的智慧结晶,它以其独特深厚的理论指导,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在源远流长的医学长河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其方法包括通过中药针灸,按摩气功、食疗情志调节等方法来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维护人体形神容貌健美。 
【关键词】中医机理  中医美容  皮肤美容
        中医美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皮肤的认识很多,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情志饮食劳逸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注重整体观念,按照中医学基本理论,人体的任何一种疾病都是由于身体阴阳失和所致,因此开展中医美容.不仅要注重局部的护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身与心的调理,达到阴平阳秘,五脏调和,气血充盈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驻容养颜的目的。
        1  整体观念在皮肤美容的应用
        皮肤疾病和美学问题的出现,从中医的整体观念来说是 “有诸内必形诸于外”,皮肤外表的症状表现是反映内部脏腑的病变。从最早的对疾病的病因探讨机理来说,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金匮要略》就对病因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枪、虫兽所伤。”这对病因的认识,从整体上概括了疾病的一个发生和发展过程,都是从表到里、内到外的一个过程,皮肤疾病在表面是内在脏腑的一种反映,内外表现都是一个整体的关联。
        2  阴阳五行学说在美容学上的应用
        中华民族重视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美容驻颜的历史十分悠久,阴阳五行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基点,长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美学思想。它的学说,贯穿于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指导人体肌肤与形态的维护和修复。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五行学说通过对最初认识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特性类比,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表现于形体则肌肤润泽白皙,光润悦泽,细腻净洁,无明显皱纹、疤痕、斑点及色素沉着,且富有弹性,并有形态健美,神采奕奕。
        3  藏象学说在中医美容的应用
        从藏象学说来说,在五脏的关系更为密切。《素问·六节脏腑论》认为:“心主血,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主气,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脾主统血,其华在唇,在体合肉。肝主藏血,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肾主藏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这五脏所主和体窍的关系也说明内脏和皮肤外在表现都是密不可分。
        3.1 心:心主血脉、其充在面。面部的色泽荣枯是心气心血盛衰的反映。心的气血充沛,方能使面色红润光泽。若心气血不足,脉失充盈,则面色淡白虚浮无华;血行不畅,血脉瘀阴,则面色青紫。
        3.2 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在体合皮,其充在毛。肺通过宣发作用,将气血和津液输布到皮肤毫毛,起滋润营养作用。肺气充沛,则皮毛得到温养而润泽;若肺气虚弱,则皮毛失于温养而憔悴枯槁。
        3.3 脾:脾主运化,主统血,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全身肌肤的营养要依靠脾输布和化生营养物质来供养。脾气健运,则身强体健,肌肉中满,唇色红润泽丽。若脾失健运,则肌肉消瘦,四肢疲惫。,唇色淡白无华。 
        3.4 肝:肝主藏血,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若肝血不足,则指(趾)甲枯槁,变形,甚至脆裂,两目干涩,视物不清。若肝血充盈,指(趾)甲软硬适中,两目光泽有神。 
        3.5 肾:肾主藏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等均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充足,则骨骼健壮,四肢轻劲有力。若肾精不足,则骨骼发育不良或脆弱,痿软。人体的头发为肾的外华,它的润泽和枯槁,藏盛和衡疏,乌黑和枯白等,都与肾有关。肾精充足,则头发茂盛乌黑;肾精亏虚,则头发枯槁、稀疏、枯白、脱落。
        综上述可知,一个人的形体外貌皮肤是否美好,均与内脏功能密切相关。
        4  经络学说:经络在中医美容学中的应用
        由于经络具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运行全身气血,濡养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故经络在中医美容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1 阐释人体美的生理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脉筋骨等组成的,它们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有机配合和相互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实现的。同时。经络系统又输送气血以濡养这些组织,这便为人体美奠定了物质基础。 
        4.2 揭示损美性疾病的病理
        在正常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因此,损美性病变虽然表现于外,但必以内在脏腑、经络气血不和为基础。如面部痤疮,一般认为与肺胃蕴热有关,然而,肺胃之热正是通过手太阴肺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经络,直接或间接反映于面部。  
        4.3 指导损美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指导诊断 由于人体的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均有各自的循行路线,并联系相应的脏与腑,因而,在临床上可根据病症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依据。如酒渣鼻,因其表现于鼻部.而鼻准属脾,故与脾热有关。
        (2)指导治疗 由于经络具有感应传导及调节机能平衡的作用。因此,在治疗前当辨清病属某一经络或某一脏腑,然后循经取穴,循经按摩,分经用药等。如针灸或按摩足太阴脾经有关穴位可治疗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肌肉消瘦、皮肤粗糙或松弛等症。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络系统内连属于脏腑,外连属于筋肉皮肤运行全身气血连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保持机体阴阳平衡。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功能、疏通气血、改善面部的皮肤代谢,从而达到去皱、紧肤美白等美容功效。
        5  气血津液学说在中医美容上的应用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美丽容颜的基础。
        5.1 气与美容  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的作用,对于营血与津液的正常化生输布,脏腑经络组织的正常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保持形体美、容貌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气的功能减弱,脏腑组织肌肤得不到正常濡润,就会导致面色无华,皮肤皱纹,毛发枯槁,形体怕冷等。
        5.2 血与美容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主要由津液和营气组成。它在脉中循行,内络脏腑,外络肢节皮毛,对全身脏腑器官组织肌肤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对保持容貌和体态起着重要作用。
血的营养滋润作用减弱,运行失常则面色萎黄或苍白,晦暗无光泽,肌肤粗糙干燥,毛发干枯稀少或脱落;目涩、四肢麻木等。
        5.3 津液与美容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脏腑器官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濡养和滋润脏腑官窍肌肤。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正常,则人体的皮肤润泽细腻有光泽,肌肉丰满结实,口唇红润,双目有神。如果津液不足,可出现皮肤粗糙,肌肉无弹性,双目干涩、口唇干裂,毛发干枯无泽等。
        6  情志学说 在中医美容上的应用
人体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成员,其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维系和互相配合,需要情志因素的参与和协调。
        6.1 情志活动: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适度的七情变化是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体现。如良好的情绪高兴、快乐、振奋、平和可使肝气条达,脾胃健运,五脏调和,气血畅达,面色红润有光泽。过度的七情,不良情绪如悲痛、抑郁、愤怒、惊恐、忧思都会导致心神受伤,颜面无华。       6.2 情志相胜“情志相胜”理论出自《内经》,是古代中医学中最典型而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说法。它是依据五行相克理论而产生的不同情志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以情胜情来治疗情志疾病的方法。这个理论对后世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运用情志相胜法治疗疾患的方法,时至今日,与我们提倡的社会-心理-生理学模式,注重心理疏泄疗法的方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皮肤美容方面,比如抑郁伤肝,肝气郁结就容易出现黄斑;悲忧不解则脾肺气虚,可见面色恍白,神情惨淡;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可见面色萎黄,唇色爪甲不华。可见,情志的正常疏泄,能否保持适度的情绪,对皮肤美容的影响非常重大。
        7  饮食劳逸学说在中医美容上的应用
        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物质基础,适度的劳动和休息则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动静失常,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气血化生障碍,美容失去基础,肌肤则失华。 
        7.1 饮食四气、五味
        (1)饮食四气  饮食四气指食物性质的寒热温凉,它对美容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体质偏颇或者季节变化明显的情况下。
        饮食偏嗜是指特别偏好某种性味的食物。例如,偏嗜生冷寒凉饮食者,日久则易于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淡白。若偏嗜辛温燥热的饮食,又可使肠胃积热,引发痤疮。 
        (2)饮食五味
        ①五味归属五脏的规律
        《灵枢·五味》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依据这一理论,中医学就形成了酸补肝、苦补心、甘补脾、辛补肺、咸补肾食补原则。药膳美容机理来源于此。
        ②五味损伤脏腑的表现和规律
        《黄帝内经》在强调五味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的的同时,也提出了五味可以损伤脏腑的理论。  
        《素问·五藏生成》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可见,五味对五脏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体健康变化而变化。我们要充分了解五脏情况之后,才能通过饮食五味达到健康养颜美体的效果。
        7.2 劳逸学说
        (1)过劳包括劳心、劳力、房劳过度。劳心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可见失眠心悸,神疲,面色口唇无华;劳力过度,耗气伤形,损伤肝肾筋骨,少气懒言,面色少华;房劳过度,易耗伤肾精、肾气,出现腰膝酸软,晕耳鸣,精神萎靡,肤色暗淡,眼周黑晕等。
        (2)过逸包括体力、脑力过逸。正常的劳动,有助于气血流畅,精神振奋,容颜年轻,身心健康。长期安闲少动,久卧、久坐或用脑过少,使人体脏腑经络和精气血神失调可导致反应迟钝,面色无华,身体肥胖。
        8  总结 
        中医美容独具特色,如今世界正处在顺应自然 、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热潮中,更显示出它的价值和作用。运用中医机理来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充足气血津液,增强自身的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真正由内而外的整体健康和美丽是我们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王庆其主编.内经选读[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
[2]范永升.金匮要略[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4]何黎,刘玮主编.皮肤美容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傅英杰.实用中医美容[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陈德宇.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中医机理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探析】相关文章:

变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探析12-07

探析电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08-23

教学中图形组织者的应用探析论文04-21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探析论文05-08

探析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06-04

探析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应用06-03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探析08-09

探析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08-23

探析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的课程设置06-01

探析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应用前景论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