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注解切莫望文生义

时间:2020-08-04 16:24:5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古汉语注解切莫望文生义

【摘 要】: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部分词语的解释,望文生义,挂一漏万,本文信手拈来几处值得商榷的注解,希望引起教材编纂者的注意。教材对学生有着范本的功能,编纂者相对教师而言是学术权威,尤应注意做有本之学,这更是为莘莘学子着想。
【关键词】:望文生义 音韵学 连及 互文
        学习古汉语,应具备一定的古汉语语法和修辞知识,切不可望文生义,而贻笑大方。窃以为“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部分词语的解释上,犯有此忌。
        1、忽视古汉语音韵学类
        八年级下册对《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不毛”课下注解为:“不长草木的地方”。“不毛之地”即为荒凉的地方,此种解释似乎说得通。但稍加琢磨,就发现问题了:“毛”的本义为动植物表皮所生丝状物,《诗·小雅·小》:“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又指农作物,如《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沚之毛,蘋蕴藻之菜。”《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之不毛之地。”再看一下辞源对“毛”字的解释:“不长五谷,指土地贫瘠。”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可知,“不毛”即“不苗”。“毛”与“苗”为明纽双声,肖豪对转,二者音近义通。因此,“不毛之地”当译为:不长禾苗或不长五谷的地方,而并非不长草木的.地方。
        2、忽视“连及”修辞法类
        连及也称“连文”、“连言”、“连语”、“连类而及”,这是古人在行文时,为了凑足音节而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上一个与其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词的表达习惯。连类而及之辞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并无实际意义,所以由连类而及造成的复音词都是偏义复词。
        八年级下册《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恐深。”“肌肤”一词课下无注解,但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师用书)翻译为:“你的病已到了肌肤里”。在此,“肌肤”被理解为联合词语了。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时就指出“君之疾在理。”“理”即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组织,“君之疾在肌肤”说明他的病情较之“理”已加重(深)。
如果吧“肌肤”理解为肌肉和皮肤,那蔡桓公的病究竟是加重(深)了还是减轻了?再联系后文看,蔡桓公的病是逐渐加重(深)的,“肌肤”的“肤”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肌肤”的意义只在“肌”字上。“肌肤”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肌,即肌肉。这里所用的就是连及的修辞方法。
        九年级上册《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中“东南隅”亦属连及,就是东方的意思。七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的“远近”,亦属此类情况,“忘路之远近”就是“忘路之远”,忘记了路有多远。
        3、忽视互文修辞法类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遇到这种情况切不可将上下两个句子生硬的割裂开来,机械的翻译。       七年级上册《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课下注解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从词性角度看,“端”是形容词而不是动词; “视端容寂”,在这里是互文见义,“视端”与“容寂”互相呼应,彼此渗透。“端”不仅形容“视”,也形容“容”。“寂”也同样如此,就是说“端”和“寂”都是来形容面部表情的。“视端容寂”应理解为“面目端庄而平静”。
        八年级上册《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里的“歌者”、“行者”合在一起泛指各种行路的人,他们有的歌,有的休。而并非教师用书所译:“……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九年级下册《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教师用书译为:“他们地位尊贵,却无功于国,俸禄优厚,却毫无功劳。”功与劳本来是有区别的,“以言曰劳,以力曰功”(《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序》),我们对触龙的言论,不能将“功”与“劳”强行分开,这里用的是互文的方式来表达的,较为正确的翻译应为:“他们地位尊贵,俸禄优厚,却毫无功劳。”
        教材对学生有着范本的功能,编纂者相对教师而言是学术权威,尤应注意做有本之学,否则不仅是贻笑大方的问题,而是造成了教坛的混乱,最终是贻害于莘莘学子。
参考文献:
1、古汉语音韵学述要(修订本) 何九盈 著中华书局 2010-11-01
2、《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1-01-01
3、《说文解字注》 许慎撰 段玉裁注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