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

时间:2022-08-04 11:03:5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析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做的即时的表扬或批评。就语文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来说,应注意两个方面:一、关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二、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的三维教学目标。

  论文关键词:即时评价;个体差异;多元评价
  
  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做的即时的表扬或批评。它与教学活动过程相结合,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评价方案和评价结论,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促进儿童个性方面不断得到发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要真正地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必须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为指导思想,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就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来说,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差异不仅指学业成绩的差异,也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马克思:“你们总不会希望玫瑰花和紫罗兰同样的香气,然则最丰富的东西——精神,为什么一定要嵌在一个模子里?”个性化评价,淡化统一的目标,对不同学生提出有层次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体验自信。这里,学生的分析表达理应是个人的,个性的。当学生对教材现有的一些答案提出不同看法时,只要他们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教师都要尊重并鼓励。教《狐狸和乌鸦》一文,对课文进行总结时我说:“我们千万别学乌鸦,爱听好话而上了当。”这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乌鸦也很可怜。”显然学生在学完这则故事后得到的感悟是独到的,它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不能由此而下判断说那个孩子是错误的,我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孩子,你的感受也是正确的,你有一颗多么善良的心啊!”这样的评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又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个性化评价理念指导下,教师不要吝惜赞许与鼓励,努力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更多地引导学生看到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尤其是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或个性内向的学生,更应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多给机会,允许宽限时间和他人求助,使之有勇气逐步创造成功。

  二、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和评价目标的三维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评价也要以情感人。比如,在学生朗读“海风、海浪、海鸥”三个词之后,教师这样来评价学生:“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真的觉得好像有一股凉凉的海风吹来,海浪轻轻地拍击着海岸,听,海鸥在我的头顶吹着口哨呢!真是美极了。”在教学《春到梅花山》一课的生字时,因为不少字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我就说:有的同学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能不能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有位同学在教大家“休”这个字时,边比划边说:“大家看,一个人靠在树旁边就是休息的‘休’。”我马上表扬他:“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样的好方法,老师还没想到呢!”其他孩子听了也都笑了,接下来其他小朋友也开始学着他用自己的理解来说自己的记忆方法了。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也随之蜂拥而出,花样繁多,形式新颖活泼,充满童趣,学生的识字兴趣大增。有了教师这样的引导和激励,学生被深深感染,朗读的积极性大增,每个同学都绘声绘色地读着,比着,一个个教学高潮就这样形成了。另外,教师的评价也不能忽视了体态语言。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鼓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合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
  2.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一般都存在着评价语言模糊,如“很好”、“不太好,声音有点低”等。此时,教师就要做好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评价语言,如指导学生如何多角度地去看评价的问题,如何利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等对同学进行概括性评价,让学生的评价也变得具体、贴切起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知道正确度与流利度,促使学生读准、读熟;要评价情感度,促进学生能够感悟语言,学习文中精当之处,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在读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时,学生在朗读了描写青海高原的一段后,有的同学说:“听了他的朗读,我的眼前真的出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教学《鲜花和星星》一课时,学生分别展示自己朗读的成果时,我让学生也像老师刚才那样评一评同学读书的情况。刚开始,学生只是用模糊性的语言“很好”、“不太好,声音有点低”等对同学进行概括性评价,经过一番指导学生的评价也变得具体、贴切起来,有的同学说:“你读得真不错,我好象看到了许多许多的花儿和星星了。”还有的同学说:“你读得很美,你让我更加喜欢鲜花和星星了。”慢慢地,我觉得学生由拿着放大镜给同学找缺点逐步地向客观的评价甚至是欣赏同学方面努力了。
  学生们互相评价时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符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评价理念。在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有时学生的评价会比较费时,或者有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到“点”上,这时候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而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步到位。
  3.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在教学《小池塘》前,我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诚恳地说:“老师要读课文了,读完了,要请同学们来评一评,好吗?”孩子们很认真地听着。我读完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的声音很好听。”“从老师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小池塘很美。”这时,一个学生的评价却是与众不同——“老师,你有一个地方读错了……”我对这个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谢谢同学们,我再读的时候一定注意。”接着,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他们有的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的竖起了大拇指!因为老师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