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时间:2021-03-07 10:51:2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摘 要: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开始,随着各个朝代的变迁,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一直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  传统文化  多元化社会音乐结构
        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不断得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们主要是靠集体的劳动来生存,所以原始音乐与劳动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传为黄帝时做的《弹歌》就是反映狩猎生活的:“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吕氏春秋.古乐》中记录的“八阕“,则是反映原始农牧生活的组歌。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内容,诸如“敬天常”“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原始音乐的主要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乐舞。在与大自然苦斗的过程中,人们在不能战胜大自然和客观环境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精神寄托——图腾崇拜。所以许多原始乐舞主要体现了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例如黄帝部落曾以云为图腾,他的乐舞就叫做《云门》,尧时则有《咸池》,舜时则有《韶》。其中《韶》乐最著名,至春秋时仍有演出,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演出后,认为获得了一次很高的艺术享受,以致“三月不知肉味”。
        西周时期,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制定了礼乐制度,把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再依照等级地位的不同,规定所实行的礼乐,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是为上层阶级服务的,乐成为了礼的附庸。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变,社会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娱乐性比较强的、不受礼乐束缚的新乐,逐渐代替了使人听了昏昏欲睡的“古乐”。春秋末期形成的儒家学派对音乐的影响是很大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孔子,他积极提倡音乐,一生不断地进行音乐艺术实践——弹琴、击筑、鼓瑟、唱歌,并把音乐作为“六艺”之一加以传授。
        短暂的秦王朝揭开了封建大一统的序幕。它虽然在音乐文化的发展方向并未留下很多业绩,但一统思想,包括开水渠、筑长城、统一文字、货币等力图规范化的政策措施,却给音乐思想以及音乐文化的发展留下了轨迹。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统治者对民间音乐的偏爱影响着民间音乐的发展。乐府机构的建立,采集了大量的民间歌曲;仪仗鼓吹音乐也多用世俗性歌词;歌舞伎乐,以百戏的形式绽开新花;相和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不断丰富、完善;世俗音乐的潮流在不断发展扩大之中。适应鼓吹、相和歌等俗乐形式发展的需要,两汉以来吹管乐器,以及古琴等弦乐器的发展颇引人注目。乐律学领域则出现了计算精密的京房六十律,在相和歌基础上产生了“相和三调”的乐学理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重要时期。由于局部战争而造成的民族迁徙和融合,使得中原文化传统在并未中断的情况下进一步融汇外来文化而得到新的继承和发展。汉时的'相和歌辗转南北,演变成清商乐。魏晋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音乐思想的发展突破了定为一尊的儒家音乐思想的束缚,随着“玄学”的兴起,崇尚清淡之士,实现着儒道互补的新的音乐主张,康的《声无哀乐论》成为音乐美学思想的名篇。
乐律学的发展出现了纯律的实践成果;对“黄钟不能还原”地三分损益理论探讨,则出现了无神论律学家何承天的新律;三分损益法在调律和音乐实践中的准确应用,产生了荀冒的笛律,他发现的“管口校正数”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隋唐两代,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外域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称作“燕乐”,风靡一时的唐代歌舞大曲是燕乐中独树一帜的奇葩,见于《教坊录》著录的唐大曲曲名共有46个,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为著名的皇帝音乐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风格,为世所称道。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还表现为有一系列音乐教育的机构,如教坊、梨园、大乐署、鼓吹署以及专门教习幼童的梨园别教园。文学史上堪称一绝的唐诗在当时是可以入乐歌唱的。受到龟兹音乐理论的影响,唐代出现了八十四调,燕乐二十八调的乐学理论。唐代曹柔还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记谱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宋、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较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说唱艺术也开始走向成熟,创造出大型的说唱音乐的新形式——诸宫调。南宋姜是既会作词,又能依词度曲的著名词家、音乐家。他有十七首自度曲和一首减字谱的琴歌《古怨》传世。这些作品多表达了作者关怀祖国人民的心情,描绘出清幽悲凉的意境。到了元代,民族乐器三弦的出现值得注意。在乐学理论上宋代出现了燕乐音阶的记载。同时,早期的工尺谱谱式也在张炎《词源》和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出现。宋代还是我国戏曲趋于成熟的时代,它的标志是南宋时南戏的出现,南戏最初是一些民间小调,演唱时可以不受宫调的限制,后来发展为曲牌体戏曲音乐时,还出现了组织不同曲牌的若干乐句构成一种新曲牌的“集曲”形式,南戏在演唱形式上已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戏曲艺术在元代出现了以元杂剧为代表的高峰,典型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等等。这些剧本经历代流传,至今仍在上演。当时南北曲的风格已经初步确立,以七声音阶为主的北曲沉雄;以五声音阶为主的南曲柔婉。随着元代戏曲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最早的总结戏曲演唱理论的专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论》,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则是北曲最早的韵书,他把北方语言分为十九个韵部,并且把字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这对后世音韵学的研究以及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均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