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处理体育课上的“弱势群体”

时间:2022-11-17 09:34:1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怎样处理体育课上的“弱势群体”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的公平性更彰显出其重要性。那么公平性在体育课堂上怎样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呢?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受益,都有发展。但体育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弱势群体”,这些“弱势群体”主要包括懒散精力不集中型和体弱多病残疾型。因此课堂上我们只有处理好这些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接近教育方针所提出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更好地彰显出教育的公平性。
[关键词] 处理    体育课      弱势群体  
        本人通过对体育课上一些有“弱势”现象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调查,得出了一点点自己的看法。
        一、对“弱势群体”心理诊断
        经过多年教学观察发现,这些“弱势群体”的学生,在心理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1运动积极性不高,自暴自弃;2意志力薄弱;3自尊心过强;4对于平日教师调遣反应冷淡,无动于衷;5对于同学的态度反应有时有抵触情绪,并且不露声色或反应过激,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紧张、惊慌,情绪体验深刻而不外露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能够找到许多办法来解决。但是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良好的受益者。
        二、对“弱势群体”的解决措施
  1、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所谓转变学生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做法上,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自觉练习的积极性。并且要多鼓励表扬,从肯定成绩入手,引导其克服困难。更具体地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地举办体育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体育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 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2、课堂教学组织要以兴趣为主。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同时也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
        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课上培养“弱势群体”的兴趣、爱好就十分重要。 
        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可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      3、关心爱护、表扬激励:“弱势群体”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时,往往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他们,不要轻易给他们乱戴帽子,要分清情况,不要随意批评,指责;而应对他们倍加关心和爱护,与他们交朋友,鼓励引导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切忌损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他们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
        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及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要求进步的热情;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
  4、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由于“弱势群体”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有的是由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身体原因,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症结之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例如在跨栏教学中,他们怕跨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因人而异,对跨栏技术好的同学提高栏架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栏架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5、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教学末见乐处,必不我学”。可见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怠倦厌学行为。相反,如果教师教学中,语言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课堂实际,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就容易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总之,教师是学生兴趣的指南,而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生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习和在沮丧厌恶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是极为不同的。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需要的行为。所以体育教师在上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以身作则。 

【浅谈怎样处理体育课上的“弱势群体”】相关文章:

浅谈怎样画连环画之取景构图和处理论文04-15

浅谈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08-24

体育课上篮球的教学技巧05-27

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06-15

浅谈体育教学之美06-10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08-03

浅谈中专体育与健康教学05-08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06-14

浅谈大学生的体育意识08-08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