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专业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共享

时间:2020-08-12 11:23:4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专业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共享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 信息化课程 资源共享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已成为网络环境下传统教材的有益补充。本文针对当前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着优质资源短缺、重复建设严重、共享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共享机制,以实现课程资源制作的积件化、存储的网络化、共享的机制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信息化课程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具有课程价值的各类教学资源。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优质资源短缺,重复建设严重等。各校过分强调校本资源,造成一种狭隘的课程资源观,从而造成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积极发挥各方面优势,充分调动教师制作资源的积极性,全体动员,通力配合,逐步实现课程资源制作的颗粒性、积件化,课程资源存储的分布式、网络化,课程资源共享的长期性、机制化。
  一、课程资源建设的积件化
  目前,各个学校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课程体系。由于教师的能力、精力有限,不可能制作系统成套的课程资源,因此,对于学校组织教师自行开发课程资源应抛弃大而全的思想,采取小而精的策略。将单元内容进行分解,制作相应的积件,以解决特定问题。在积件思想的指导下,以“积木”的形式把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教学素材资源链接起来,克服了传统“软件包”形式课件不能共享修改的缺点,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网络终端通过网络来访问网站,进行教学和交流。课程资源的积件化,促进学生开阔视野,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创新意识。
  二、课程资源存储的网络化
  1.资源中心方式存储
  目前,大部分网络资源库的存储都是采用这种资源中心的模式。各个学校成立自己的校本资源中心,地市成立地区资源中心,国家或省成立区域资源中心。在这种模式中,下一级资源中心向上一级提出资源和服务需求或将零散资源提交上一级整合汇总,因而上级对下级来说以资源中心的角色存在。教师查找、利用资源是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当然,这种资源中心的储存方式会加大服务器建设成本,同时还需要依靠高速的宽带网络建设。
  2.资源的分布式储存
  由于资源中心的建设需要高带宽的支持,因此对于一些网络不是很发达的地区,课程资源应抛弃资源中心储存的方式,采取分布式储存的方式。分布式资源库系统和资源中心的类似之处在于二者都是由多个资源站点所构成,但前者所包括的各个站点并没有主次之分,它们之间是对等的关系。分布式资源站点包含其他站点的资源索引和简介,而并没有实际的物理存储,用户可以从检索中心查找所需资源,并到相应的分布式储存站点进行下载。
  这种分布式储存的好处在于整个资源网络的结构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用户在每个站点都能访问网络中的所有资源目录,而无需关注资源实际的物理位置,任何涉及到远端访问的操作,当地站点会自动启动资源代理为用户服务。各站点间没有从属关系,形成了一种自由竞争的局面,尽量争取更大范围的用户。这种分布式资源存储方式能够避免行政手段对资源建设的过多约束,促进资源质量的提高,非常适合教育资源的运用。
  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分布式储存的最大好处在于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分散式存储,既节约了建立资源中心的成本,又充分利用了各校闲置的服务器资源,有利用资源储存的最广度,利用的最大化。
  3.课程资源的下载
  当前,课程资源中有一大部分资源是以视频格式存在。下载这类视频资源,需要高带宽支持,而目前的低带宽很难下载大容量资源,可以引用时下流行的p2p的概念,一起加速下载,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BT思想,建立新型的资源共享机制。
  三、课程资源共享的机制化
  1.从管理层面上,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管理体系。首先,国家可以组织一个由课程专家、一线教师和计算机开发人员组成的开发小组,负责网上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工作,提出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规范和方法论体系,设计出示范性的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从而为地方和学校这方面的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2.从技术层面上,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遵守中国远程教育技术标准所规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通过建立每项资源的元数据,为网上课程资源的共享、互操作和质量保证提供方便。第二,注意课程资源的“颗粒度”。为了实现共享,往往希望课程资源的颗粒较小,但为了保证课程资源的独立性,每项课程资源必须有一定的冗余。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国家实行的校校通工程和教育城域网建设,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成立课程资源网络联盟,完善“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打造课程资源航母,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促进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发展、开放式共享,开放资源入口,降低使用门槛,使全社会都能享用最优、最全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EB/OL].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821&infoid=7256.
  [2] 沈翰.对当前新课改实施中课程资源短缺问题的思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3] 首鸿燕,陆国栋.基于“积件”思想的网络资源库实现与研究[J].机械,2004,(31).
  [4]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模式[EB/OL]. http://junzi2004.blogchina.com/.

【浅谈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专业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共享】相关文章: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方法的改革与完善论文

2.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浅谈的论文

3.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机有效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4.浅谈民法学课程改革论文

5.探究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中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改革论文

6.计算机专业图像处理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7.课程模式改革下的体育教育论文

8.课程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

9.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探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