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基于学科制的图书馆组织建构

时间:2023-02-22 06:37:4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析基于学科制的图书馆组织建构


  论文摘要:学科制作为学术研究的一种学术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学术组织制度。用学科制建设的基本逻辑来指导图书馆组织结构的改革创新:即以学科化服务为导向,将图书馆业务组织建立在“以学科为基础”、“以用户为主体”的基础上,使图书馆的服务、管理与学术研究集中于学科化组织这个平台上,以此提升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质量。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学科制;组织建构
  
  一、问题的提出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现实中,我国图书馆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服务职能的划分是延续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制定的,通常采用科层制的管理方式,这种模式以藏、借、阅等的高度分流为本质特征,部门之间、书刊之间、借阅之间有严格的分工。这种模式导致了图书馆在运行中,其功能的渐趋弱化或缺位,不能完整地承载现代图书馆高质量的知识服务的使命和任务。
  学科是学术的核心细胞,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结构。图书馆的服务、管理、科学研究等职能是通过学科知识体系这个载体来实现的。学科制作为一种基于科学研究而建构起来的学术结构与运行机制,是知识生产、知识服务等学术性组织基本的组织制度。这种组织制度及其运作机制对于以知识服务为使命的图书馆同样有效和适用。因此,图书馆应该以学科化知识服务为导向进行转型。借鉴知识组织中的学科制度,以学科、任务与实践平台三个要素构成学科化的图书馆组织架构,整合文献资源与人力资源,重组工作流程,搭建以提供高服务质量为目标的学科服务组织平台,使信息资源和馆员按学科知识集聚在相同的学科平台中。这样,可使学科馆员归属对口学科组织平台,逐步形成一个个具有针对性的深层次学科知识服务团队。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组织的效能分析

  基于学科制的组织制度创新是图书馆深化知识服务的必然选择,与传统图书馆组织制度比较,其效能有着以下的优势和特色:
  (一)学科制能充分体现并保障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组织特性。关于图书馆的组织特性,业界虽众说纷纭,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图书馆组织的学科性特征。图书馆所具有的组织特性凝结在图书馆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中,而且这种组织特性也只有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才能得以保障。在图书馆组织结构中,基层业务组织是图书馆组织结构的重心所在,学科制因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与图书馆的组织特性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学科制的基层业务组织管理机制,既能够反映现代图书馆的知识组织和服务特性,也能保障图书馆核心竟争力的持续提升。
  (二)学科制按知识学科属性聚合资源,使相同学科的人才和信息资源高度匹配,可以使图书馆形成高效低耗的运作模式,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敏捷反应,从而有效提高知识服务效能。学科制能够将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在学科组织这个平台上,并有效地协调各种力量,建立起一个能够快速满足用户共性和个性化需求的敏捷性组织,实行信息的“一站式”服务。
  (三)学科制有利于把图书馆改造成学习型组织,实现知识的共享互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学科制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和基层组织建构,有利于将图书馆业务活动在现代信息处理的基础上,跨越职能部门界限,重新识别每项业务工作的价值,进行业务优化和合并,重构基层业务组织结构,使文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提供形成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的功能,拓展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手段,实现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在组织内部真正共享及合理配置。

  三、图书馆学科化组织的建构策略

  (一)整合图书馆资源、解构传统组织结构,实现图书馆学科组织化与建制化
  学科组织化与建制化,就是以学科为依据,以有利于知识的交流、汇集、共享为原则,建构新的学科组织。这个组织依据服务方向设若干知识服务团队,每个知识服务团队由方向负责人及相关成员组成。这样,学科组织就有了明确的学术性服务方向和研究领域,每个方向有首席学科馆员和相对稳定的知识服务团队。当一个方向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又可衍生新的学科研究和服务方向,如此循环往复,滚动发展,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就会日益繁茂,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要进行组织内部结构的整合,首先要考量的是组织结构整合的依据及相关因素。一是环境因素。现代社会大环境的深刻变化,正在对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当代社会环境的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对图书馆职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贯穿了图书馆活动的全过程,其作用日益突显。二是人才因素。在知识服务中,参与活动的个人是影响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的先决条件。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在图书馆机构重组中,人成为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三是技术功能因素。技术功能是影响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条件。图书馆学科组织中的技术功能就是推动学科知识信息的组织与传递的过程,以用户为主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地改进图书馆的传统技术和操作程序,以提高服务效率。

试析基于学科制的图书馆组织建构


  通过整合,实现图书馆学科组织化与建制化的目标为:专业知识服务团队成为图书馆学术性服务的基层组织,中层是大学科组织(部或室),顶层是图书馆,形成了图书馆——部(室)——专业知识服务团队这样的二级机构三级管理模式。学科知识服务的主要任务由首席学科馆员和知识服务团队完成,部(室)按若干相关一级学科或学科群组建,其管理职能主要是负责各首席学科馆员的聘任与考核。这样,图书馆的顶层管理可从过多的过程管理中解脱出来,根据用户的需求,作好宏观战略研究和导向,制定各部(室)的工作目标并实施考核,为各部(室)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人力资源以及必需的技术和后勤保障服务。
  (二)完善学科服务组织的职能,履行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使命
  学科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是构建一个有利于知识服务和学术创新的“实践社群”,以提高学科的组织智慧,从而达到提升学科服务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其主要职能是:承担文献信息的搜集、开发和提供服务的任务;承担学术研究任务,组织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其运行机制是推行首席学科馆员负责制,营造首席学科馆员和学科馆员之间,学科馆员和读者之间进行交流、合作的共享环境。
  专业知识服务团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基于专业学科信息门户的知识导航与聚类服务。图书馆根据既定的标准和质量要求,对某一学科领域的馆藏资料和网络信息进行选择、分类和标引,建立集信息资料、工具与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学科信息门户,面向特定学科用户提供服务。
  2、基于学科馆员与相关领域专家的知识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在数字化环境下,以网络为平台,通过实时或非实时的形式,向用户提供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知识参考咨询服务。可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专业知识、咨询服务人员,网络平台的有机结合,构成透明的知识网络,向用户提供专业知识服务。
  3、面向特定科研项目和任务的专题知识集成服务。针对科研项目的任务,面向特定的科研群体,联合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情报分析人员,专业科研人员多方面的力量,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开展信息资源专项搜集和情报研究,开发多层次的专题信息产品、知识库等。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服务门户,提供集信息资源搜集、加工、组织、集成与应用为一体的全程服务。
  4、基于多层知识产品开发服务。知识产品开发分为知识重组产品和知识增值产品两类。知识重组产品指将分散在不同显性知识中的有一定关联的知识元提取出来,通过组织和加工,形成新的知识产品。知识增值产品是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手段对各种信息进行增值处理,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和揭示,借助专家资源,利用专业情报分析研究方法和手段,开展学术发展预测,趋势分析等,形成知识增值产品。从长远看,只有开发知识增值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知识信息要求,才能更好体现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水平。

  四、结语

  图书馆内部组织制度的创新,即学科组织化与建制化,并非是要套用学术组织中的学科制度,而是要体现出图书馆自身的文化特性和主体逻辑。中心问题是制度的规范化,这种规范可有效地将个人与组织的行动结合起来去承担组织的义务。制度规范操作的基本层面就是图书馆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本文所谓的学科制就是这样一种能够体现图书馆文化特性和主体逻辑的基层业务组织制度。当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改革、充实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与之配套的机制,才能达到学科制的预期目的。

上一页  [1] [2] 

【试析基于学科制的图书馆组织建构】相关文章:

试析图书馆的信息营销策略08-29

试析我国高校学院制实施的问题及对策08-19

试析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营销探析08-29

试析地方高校学分制管理需走出的误区08-19

试析图书馆信息营销优化组合策略08-29

试析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组织智慧06-13

试析引入CRM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设计08-29

试析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08-28

试析油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研究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