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汉语文的开发和利用

时间:2020-08-12 11:23:2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新课改背景下汉语文的开发和利用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资源库中挖掘提取出新鲜、切实有用的教学资源为汉语教育服务,从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1 学生能动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成功组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课程资源是上好汉语课的重要途径。例如:我在上古文单元的时候就做过这样的尝试:让学生自己充当小老师。其实这样的形式并不算得新颖,但却学生喜欢,屡试不爽。小老师自主备课,课堂授课,台下学生听课提问,因为小老师是自己身边的同学,距离感没了,恐惧感没了,所以即便是平时不愿提问、回答或不屑不敢提问、回答的同学也都乐意设计一些新问题来刁难刁难小老师,就在这样设计、刁难与智斗中,学生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激发了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语文学习的敏感性。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老师的备课辅导和课堂引导、总结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经验性课程资源与学生能动性、创新性课程资源的整合,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1.2 学生差异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鲁迅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生活经验、兴趣、智能倾向上有差异,对课文的理解方向、理解深度有所不同,这是教师值得注意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例如:在上《内蒙访古》一课时涉及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评价。有的学生说王昭君出塞是汉人的耻辱,有的学生说王昭君是和平和民族友好的象征,我没有给学生一个一成不变的.答案,而是重在引导他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以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
2 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1 教师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宝藏,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另外,教师的世界观,生活观,言行举止,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 
所以,汉语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2.2 相关各学科教师分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现在大家都认识到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优越性,于是出现了集体备课,但通常的集体备课是仅限于科组内的“集体”,往往忽略了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和分工合作。既然汉语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汉语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汉语课不仅仅拘泥于语文知识,还牵涉到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政治知识等,而汉语老师毕竟又不可能是一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万能贴”,所以汉语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尝试和其他相关各门学科的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进行集体探讨备课,这样,汉语老师授课的时候就不是独立学科的讲解,而是多学科多领域的渗透与交融。《这个世界的音乐》是人教版第一册说明文单元的一篇选读课文,教参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3.选修课程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次在高中教育阶段实施了学分制管理,开设了选修课。选修课无疑给当前汉语教学有效利用课外教学资源指引了一个方向。当前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包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这些设计模块的设置给语文课堂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教育资源,选修与必修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相互交合,体现了新课程资源改革的新举措。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前设置的选修课与美国八十年代之前的“无主次、无中心”的“自助餐式课程”教育有着本质区别。我国选修课的设置不是凌乱随意、漫无计划、不着边际的,而是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到我国高中生学习需求和应用的实际水平和特点,因而是对课内教学资源的扩展延伸。同时创造一切条件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建立起以校为本的研究体制,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营建一个良好的校本资源环境。
4.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汉语教学中,有大量的形象的教学内容需要展示,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汉语课程资源。通过上网,可以制作网页,查询、下载相关音频、视频备课资料,实现远程教学等;通过上网,可以进行交流、讨论,从而达到资源交换、资源共享的境界,使汉语学习彰显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之中。信息庞大的网络给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提供了很多便利,使汉语备课素材丰富多彩。如我在上《劝学》这一课时就从网上下载了一份视频资料和一份FLASE 动画辅助教学资料,这给生涩的古文学习增添了不少色彩。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汉语课程必须既植根于现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各种有用的汉语课程资源,才能拓宽学生汉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差、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汉语实践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汉语文的开发和利用】相关文章:

1.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反思论文

2.新课改背景下的声乐教学的探讨论文

3.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班化教学的浅析论文

4.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的政治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

5.新课程下政治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论文

6.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不足和完善论文

7.浅谈农村中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论文

8.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方法

9.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