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系统论视野中高校人文精神缺失原因及建构路径

时间:2022-08-06 02:26:4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社会系统论视野中高校人文精神缺失原因及建构路径

  论文摘要:面对高校人文精神缺失问题,一些高校从内因着手,通过人文课程教学、教师榜样示范、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这些都是对人文精神培养的有益探索,但效果依然有限。受到各种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今的高校已非远离嚣尘的世外桃源和与世隔绝的象牙塔。本文试图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对高校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高校人文精神建构路径。

  论文关键词:社会系统论;人文精神;建构路径

  一、高校人文精神建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

  关于社会系统论,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由马克思创立的。“社会系统论是马克思创立的。这应当是任何不怀偏见的研究者皆毋庸置疑的事实。”马克思对社会系统论思想主要贡献,在于指出了社会有机体处在有机体发展系列上的复杂阶段,社会有机体除了与生物有机体存在着共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特性,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不能“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

  现代社会学和系统科学所涉及的社会系统主要是指人类所从事的各种具体活动的系统,是指由人、财、物、能、信息组成的各种具体的社会系统,并且利用各种数学手段进行定量分析,这就使我们能够对所研究的社会系统有更精确的分析和把握。美国当代著名系统哲学家拉兹洛认为,对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以前经历过一次转换,即从对整体的思辨转换成依靠经验进行翔实的探求。而今天,我们又目睹另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转向谨严精细而又是整体论的理论,这就是说,要构成拥有它们自己的性质和关系集成的集合体,按照同整体联系在一起的事实和事件来思考。用这种集成的关系集合体来看世界就形成了系统观点。”即要求我们用社会系统论的观点来思考世界上整体联系在一起的事实和事件。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良好的品德,使人能够变革图新,达到最为完美的人生境界。文明精神培养与弘扬才是大学的真正灵魂。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大学培养与弘扬的文明精神主要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给人类前进以动力,人文精神则确保人类前进的正确方向,两者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生产劳动)中。1922年,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这一关于教育发展人的能力、完成人格的两大教育功能是对传统“大学”理念的现代诠释,而也只有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不会被造成这种“特别器具”。能否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是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993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发表了王晓明教授等的《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提出文学和人文精神危机的问题,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人文精神”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但时至今日,十几载已逝,国人在社会生活各个角落、各个层面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素养,并未有明显提升,人文精神缺失状况依旧。即便是在人类精神最集中殿堂——大学,人文精神状况也亟待改善。

  当今,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已经不再是远离嚣尘的世外桃源和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其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与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之间密切联系,并受到社会系统中各个因素的影响。作为外因的这些因素已经在某种意义上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建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只有从根本上净化大学所存在的社会环境,改善其吸取养分的社会系统,才能培养出具有鲜活人文精神的当代大学生。高校人文精神建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

  二、高校人文精神缺失原因的社会系统论透析   根据马克思创立的社会形态概念,钱学森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三种社会形态,即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意识的社会形态,从而可把社会系统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社会意识系统。因此,本文也从社会经济、政治、意识三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原因社会系统论分析。

  (一)社会经济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高校人文精神的制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性。“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性,既有是物质制约性,也有精神制约性。高校人文精神状况亦难以摆脱这种制约性。具体表现在:

  1、物质性对精神性的制约。高校以物化指标衡量发展水平:招录了多少位高考状元,拥有多少位具有院士头衔的教授,就业率的高低,教师发表了论文的数量级别,等等。这些背后潜伏的是一个学校将会获得多少社会物质和名誉资源。

  2、“高校人”对“社会人”的制约。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有其自身的工作隶属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高校人”只是他们很短时间的存在状态,“社会人”才是他们永恒的存在状态。高校处于社会环境的立体影响渗透之中。

  3、社会现实对教育理论的制约。高校人文教育的理想化内容经常遭受众多现实负面案例的冲击和挑战,课堂讲授的内容与实际社会现实的差异使他们产生对理论教育的怀疑。

  市场经济中的法治不完善状况对人文精神的制约性。市场经济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作为市场主体的理性经济人以谋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为目标。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备的法制体系,给予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以严格的制度约束。这种法治精神本身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由于几千年的专制传统,法制与法治观念严重缺位,即使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历程的当代中国,依然是“有法制而无法治”。中国人文精神传统基础的薄弱,使得限制市场经济中恶性膨胀的软性力量比较软弱,反过来又加剧了人文精神的缺失状况。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缺失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初创时期,往往会出现物欲膨胀、制度缺损等现象,均会给人文精神带来巨大冲击,人文精神的建设显得尤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