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观下改进教材初步研究

时间:2022-11-18 03:49:2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素质教育观下改进教材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教材,是学生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知识价值、培养思维能力、启迪开发智慧的依据和基础,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因此,课课程结构改革也是我国近年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本人过对素质教育观念下教材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教材编辑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了改进教材的建议,以提高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对促进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作用。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教材创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科书;利教益学
  
  一、素质教育观念下教材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成份,是课程家族中的基本单位。从教学论方面看,教材不仅要让教师知道“教什么,怎样教”,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要使他们“会用知识。合理高效的教材还可以培养教师,为他们提出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提供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教材使用和教学活动中锻炼成长。因此,素质教育观念下教材如果不能体现新思想、提供好方法,将会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面对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教材图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落后,服务重“教”而轻“学”,缺乏素质意识。所谓素质教育即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相对应。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在于“授之以渔”,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但就目前出版的大多教材来看,基本与这一理念脱节。他们的编写指导思想仍在主要服务于“教”而不是“学”,重点在迁就教师而不是适应学生,关注焦点仍在改进如何更好授之以鱼这一“教”的环节。
  (二)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探索不足,教材仍然在应试而非素质提高。从目前使用的不同版本教科书编辑和使用情况来看,虽然采用新颖活泼地编排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改革,但是,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教材使用的开放性,知识能力掌握的重要性等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问题。尤其是其根本内容仍然是服务于学科考试,没有脱离“应试”的框架。
  (三)教材内容过于肤浅,难以实现特色教学。近年来,我们根据“十五”期间教材建设的要求,积极研究探讨搞好教材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一定成绩,出版的教材种类有所增加,但与素质教育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部分教材还没有真正过渡到以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康复治疗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体系上来,教材特色反映也不够,使得教材过于肤浅没有系统性,不能反映教学的特色,与培养的目标有较大的差异,这些都对人才培养十分不利。

  三、掌握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编写适应素质教育实用教材

  (一)突出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据教育部的相关人士介绍,新教材突出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一开始,就运用亲身体验与亲身实践的新型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新的课程理念是素质教育贯行的根本。这意味着教材的编写,要更多地关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兴致盎然地参与到主动学习中,使“要我学”升华为“我要学”。这就有待于在教材编写中根据实验,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从多层次、多角度、多种方法体现三维目标。避免知识信息不够明确,能力训练不重巩固,情感体验泛化而不实等缺陷。
  (二)遵循认知规律,准确定位,端正取向,从单一走向综合化。一直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形成了考试决定教育的恶性循环,考的科目老师和学生会疲于奔命,不考的科目便掉以轻心,致使学生把课本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较弱。所以新教材的编写更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各学科教学的综合化。所谓综合化既强调每个学科彼此建立联系,跟科技发展及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同时强调跨学科的、建立在各个学科之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对传统教育的极大挑战。新教材正是需要把这种理念渗透到教材的体例设置、内容安排,甚至活动和习题设计中。利用教材编写渗透多学科知识,安排更多的综合实践课内外活动弥补了教材应试这一缺陷。
  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特别要在教材改进提升中强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教学的内容来看,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认知结构和接受能力不一样,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联系教育的目的是成就学生的明天,增加知识形成的背景资料以增强学生的感知认识,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深化,在实践探索中发展。
  (三)注重教材的选择性,建立教材选用与评价制度。1、教材规划机制,教材办公室根据学院具体情况制定《学院教材建设规划》。对于发行量小的教材.如小专业教材、研究生教材,学校应组织进行定期修订和改版。同时社科系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集体听课、评课,通过听课、评课、赛课,做出科学的教材规划;2、激励机制,对于教师来说,参与教材编写和审定工作是其学术水平高低的最新验证。在评定研究成果、评定学位与职称及评议中这一学术研究成果尤其被看重,甚至在某些学校将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标准,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因此学校应把教材建设的工作重点放在参与教材编写的对各院系建设选用情况进行调研评估上。组织年轻教师编写教材,组建教学团队,言传身教带动培养了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参与教材编写的教师必须掌握学科的最新进展和进行科研活动;3、评价机制,教材办公室应通过网络公布国家和学校有关教材的政策文件、发布有关教材预订的最新信息、有关教材的通知、最新教材展示,结合各学院同行专家及任课教师对所用教材的评价、学生对选用教材的评价情况。对于评价好的自编或参编教材,可以作为参加优秀教材评审的依据。这有助于促进新版教材、优秀教材和外文原版教材的选用。

  四、总结

  总的来说,素质教育观念下的教材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实现内容结合方法的全面改革。改革必须从认识、服务、管理、方法等方面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科学定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观下改进教材初步研究】相关文章:

素质教育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研究06-01

高校互惠同伴教学方式的初步研究提纲08-16

关于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综合素质的研究08-24

探析幸福教育观下的师生关系08-0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实验教材建设研究08-14

论述网络环境下高校报人的素质定位06-02

浅谈Java虚拟机垃圾收集算法的研究和改进论文04-17

新理念下化学实验绿色化研究04-30

对企业如何建立高素质员工队伍的研究06-11

改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