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

时间:2021-03-09 17:44:0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

摘 要: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挖掘学生的生活素材,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强烈愿望,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课堂,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思品课教师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新观念,创意新教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在本文中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问题谈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品德课 生活化教学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和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而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是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不是在书本中、在课堂教学中所能完全体验到的,思想品德课只有回归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所教的生活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真正学会生活。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无时不变,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故生活即教育。这意味着学校教育要伸向大自然、大社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本人拟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一、尝试生活化的新课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也就成为课堂成功的关键。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导”的行为又极为重要。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那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以《丰富多样的情绪》一课为例,这个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情绪的基本类型和情绪对人们行为和生活的影响,我原本安排了其它导入方式,但由于上节课是数学课,刚下发了单元测试卷,正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于是,我灵机一动,把这一事件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临时改变计划:“同学们,我发现大家拿到试卷后表情是不一样的,下面我请几个同学描述一下自己此时的心情。”有的同学说高兴,因为考得不错;有的说不开心,因为考得不好;还有的说刚开始高兴现在忧虑,怕以后考不好等。由此我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不同的事情,处在不同的情境中,自然有丰富多样的情绪感受。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情绪的分类及情绪对人们行为和生活的影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弦,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初步感悟本节课的内容。
        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生活化,就是提倡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让他们产生经验与顿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教师要注意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大胆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激发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所采用的具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我爱我家》内容时,我布置给学生课前准备任务:请学生带回思品教师写给家长的“致家长的一封信”,内容是:“家长您好!我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即将学习关于家庭的话题,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责任以及感受家庭温暖的内容。这部分对于孩子很重要,所以特别需要您的帮助与支持。下面有几个题目供您选择,请您挑选其一,然后和孩子进行一次交流,您的孩子会把你们之间的交流带到我们的课堂上来。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题目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您对于他(她)的付出一定很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①孩子某次生病;②孩子某次闯祸;③孩子得到夸奖。”同时要求学生在与家长交流时做好记录,并在交流之前先与父母翻看儿时的照片。在上课前就要求学生与家长做一次深入的交流,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深刻体会父母给予自己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所以我的课从学生与家长交流时就开始了,而在课堂上的学习不过是一种更深入的延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其次,将教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在学习《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时,我提前布置学生观察父母一日的家庭生活中的常规工作,在上课时,学生表演小品“今天我当家”,让学生独自面对一天的生活起居、饮食、家务等;再通过反问、设问引导学生对小品主人公的行为进行分析;接着要求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角度讨论“如何看待家长的管束”这个话题。通过这样一个参与体验的过程,一方面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另外,在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小品表演、故事会、角色扮演、辩论会、座谈会、演讲会等都是学生喜欢的生活化的好形式。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