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困生数学教学效果

时间:2022-08-06 19:27:5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提高学困生数学教学效果

[摘要] 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绝大多数高中学困生都对数学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却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本文章分析了学生学困生的学习状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学困生  高中数学  教学效果  学习状态
        数学是高中生重点学习的学科之一,而且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杂志或现实生活中看到、听到一些高中生谈到自己在高中阶段最怕见到的老师是数学老师,做学生时虽然很想学好数学但始终没能学好。其实,在高中阶段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学生在小学、初中时数学成绩都比较好,自从上了高中,数学成绩一直不下滑,久而久之落为了数学的学困生。面对对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我结合这些年的教学经验,谈点如何提高学困生数学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高中学困生的学习状态
        1、学习主动性差。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小学阶段那样,整天等待着老师来布置任务,学习上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每天等着老师来上课,布置作业,等待老师来检查、辅导;从不制定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练习中出现了错误也不会主动去更正,或者对一些错误嗤之以鼻,简单地归结为马虎、粗心造成的。
        2、学法不恰当。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 总结 、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3、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而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创新意识,照搬教科书和老师的方法学习,致使学习呆板,乏味。
        4、思想松懈。部分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初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两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两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存有这种思想的学生大错特错了。因为在我国可以说是普及了高中教育,因此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拔性,学生都很容易考得高分。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国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拔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两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会后悔莫及的。
        5、缺乏数学品质。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个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些内容与初中教材脱节,因此极易造成两极分化,在学习过程中同学缺乏坚韧的意志,往往半途而废。还有些同学对自己不够自信,习惯做一题要对一题的答案,长此以往,就会越来越不自信,每做一题总也不放心,对新知的掌握也就不尽如人意。在学习过程中急功近利,希望有一分的付出即刻就有一分的收获。
  二、提高学困生教学效果的策略
  1、引导学困生课后及时复习,加强思想觉悟。
        课后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通过反复阅读教材,翻阅笔记,查阅资料可以强化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并将所学的新知识和已有的相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这样对新知识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同时对旧知识又进行了复习。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2、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的灵活性、可拓展性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所以学习中加强思维训练,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努力克服思维惰性,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都数高中数学概念的引入、形成、深化等思维过程中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过程”是数学学习的重点,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前人思维活动的经验成果,通过自己的观察、联想、对比、分析等“过程”的思维活动,形成数学家发现这个结论同样的艰辛和喜悦。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定理的证明、公式法则的推导以及例题的解答,一般要先思考,独立或集体讨论解决方法,然后与教材对照,看有什么异同。要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由直觉发现到逻辑推理的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些较难问题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去研究题目的条件、结论以及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层层分析问题,步步逼近减少思维发展上的障碍以求得正确的解题途径。
  3、教学中重基础,让学困生主动学习。
  高一刚开始,可适当放慢进度,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决不能为了应试的需要而一开始就抢进度、赶课时,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要一步一个脚印,尽量做到节奏慢一点,坡度缓一点,扎扎实实地打好高中数学的基础,使学生早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节奏,为后面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上课的语言要有紧慢疏密、轻重缓急;讲到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的地方,语言应该放慢,语气应适当加重;讲到疑点之处,声调可以提高,尾音适当拖长,即“快而不乱、慢而不断、高而不喧、低而不闪”。 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尽量做到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的总结及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