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学校主题班会教育系统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3-02-23 05:08:0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高等学校主题班会教育系统化建设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主题班会 系统化 动态生成

  论文摘 要: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开展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可当前高校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题班会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就必须对主题班会进行系统化建设,在发挥学生创造性基础上,实现主题班会动态生成,实现主题班会的战略目标。   
  
  一、高校班级管理与主题班会教育开展的现状
  当前高校大学生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仍然是以班级为单位,大学班级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尽管多数高校实行学分制,加上存在教学班与自然班的分离,对学生班集体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不可否认,在高校中,对学生实施管理、加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仍然是以班级为载体的管理和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新时期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 这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后继有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新世纪能否得到巩固、加强。
  长期以来,高校在对学生教育管理中,往往存在一种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的稳定关乎社会的和谐,这往往导致高校对学生管理严格,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教育;另一方面,高校对新时代大学生采取传统说教方式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这迫切需要我们改进和创新教育方式。在高校班级管理的模式下,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主题班会,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手段。
  目前,各高校都看到主题班会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十分重视班级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但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大学主题班会教育具有临时性,辅导员往往是针对近段时期反映突出的问题,在班级中召开主题教育班会,虽然能通过开好这一次班会较好地解决班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但这种一次性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临时性和随意性,对学生整体阶段提高效果不明显;二是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形式较生硬,往往流于形式,辅导员说教,学生自我参与度不高。一些学生组织的主题班会缺乏指导和有效设计,无法开展时也像团组织生活一样穿插游戏,将主题班会娱乐化,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三是主题班会缺乏及时反馈和跟进,往往认为开展完一次主题班会就完成任务,没对班会效果进行及时追踪,辅导员没有对班会效果要求反馈,导致班会教育效果仅停留在班会上,同学对班会的期望度就会降低,参与热情也不高,甚至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二、主题班会教育的战略目标

  当前高校教育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核心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教育战略主题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将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大学德育体系,不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的德育体系,牢牢抓住第二课堂这个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德育活动。积极创新和探索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教学、实践和环境三位一体的德育实施框架。除了在第一课堂环节中,教师要渗透德育,关键还在于构建系统化的德育体系,高校主题班会教育仍然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因此,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系统化建设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战略主题。
  高校主题班会的开展应该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前提;要遵循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针对性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创新主题班会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主题班会教育这个系统框架,不仅能有效链接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同时具有包容性,能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三、高校主题班会系统化建设的思路
  高校主题班会是大学生日常管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把主题班会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来抓。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的系统化要将教学、实践、环境三位一体,教学这方面包括主题内容系列化、开展模式规范化、教育方式课程化这三个基础方面。
  主题内容的系列化就是指根据大学生成长阶段关注点,紧紧围绕新生入学适应期、学习生活困惑期、毕业恐慌期这三个关键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主题内容的教育,从而将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的主题班会内容串联成有机整体,形成一个系列。
  开展模式的规范化是指辅导员要对主题班会的开展进行必要的指导,在主题班会开展的准备、实施、结果反馈等阶段进行规范,尤其是主题班会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到精细化,根据主题内容对学生的需求展开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才能使主题班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辅导员在不同的班会主题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有所不同,比如在学生上课缺课比较明显的主题班会上,辅导员不应该过多参与,而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反省。
  教育方式的课程化指的是把主题班会教育当做课程体系来建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方式等,辅导员也应该有备课、课堂教学等完整的教学环节。主题班会教育的课程化也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教学,教学地点不只是在教室,学生宿舍也应该成为教学地点。
  主题班会教育这门课程与其他教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强调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虽然我们每次预先对主题班会的教学目标以及实施过程展开周密的计划,但是主题班会更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评价,注重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反而退居次要地位。一次主题班会教育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融入主题班会教育过程中,因此主题班会实际开展情况往往比预计的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自我发展就是在动态生成过程中实现并完成的。主题班会就是一次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
  要实现主题班会教育的动态生成,就要为班会创造良好的环境,贴近生活,让主题班会教育充满灵性。现在学生工作者面对的对象主要是“90后”的大学生,“90后”的特征是思维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因此,应该把握当代大学生思维开放的特征,让学生放开思维,给予其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辅导员在主题班会设计形式上,应该更贴近生活,采取学生更喜闻乐见的生活逸事,利用好当代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借助新兴媒介探索主题班会网络化的开展。
  总之,在探索高等学校主题班会系统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创造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发挥辅导员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宜贵,崔 萍. 如何开好大学生主题班会方法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2] 李宗岩,孙悦涵. 主题班会——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途径的理论探讨[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4).
  [3] 张筱荣.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0(4).

【浅析高等学校主题班会教育系统化建设的思考】相关文章:

浅析高校文学教育的问题与思考06-12

浅析强化教育方式在班级建设中的运用08-28

浅析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推进心商教育的思考08-27

专业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08-16

浅析护士形象建设与规范06-10

浅析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竞技教育的缺失及改革思考08-28

谈高等学校校园市场营销策略浅析08-16

浅析《简爱》的爱情主题08-30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化实施论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