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语文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时间:2022-08-07 20:56:2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创新语文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效率低下,面临困境。长期以来,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单元讲解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分析、写作特点等,文言文辅之以必要的字词句的落实。面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即使用尽浑身解数,精密组织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地教,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是印象不深,对语文课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便失去了生气。那么如何做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学习方式与师生关系
        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教师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学习。其次,要打破传统思维,创新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自身体验与感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不再是服从,而是敢于向教师质疑,用自己丰富的创造思维来探究语文学习。其次,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还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其才能与智慧。此外,构建对话关系也是创新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话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点,包含师生、文本与作者等不同要素。而这里的对话关系与平常的问答不同,各主体之间的交流不是简单的表象与形式上的,而是通过认识活动相互抵达对方心灵,从而碰撞出思维与智慧的火花,使情感意识得到进一走的提高与升华。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进取意识,变教学本位为学习本位,鼓励学生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探究为途径,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在一般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要想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学生兴趣。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可用编写课本剧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课本剧调动学生使学生主动学习、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课本剧深受学生和教师青睐,正是因为它为学生开创了一个新的学习天地。在编演课本剧过程中,学生变成了“主角”,教师则成了“配角”,展现了丰富的创造力,确立了自己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学习形式既大大地增强了语文课堂艺术效果,活跃语文课堂气氛,又切实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精神,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普遍提高。
        课本剧的编演,从着手准备到排演,每一步都需要学生自己决定,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熟知时代背景,弄清人物性格。改编的都是名著名篇,演的都是著名角色,学生在深入解读作品、研究人物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性的理解和活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由于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和充分的自由,在课本剧编演过程中无不透露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热情,充分表现了“我要学”的积极心态。      三、创造全新训练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这四个方面,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偏废。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后两个环节练的太少,而且学生对此兴趣不大,教师在训练落实时训练方式要新。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四个环节,使它们各司其职,并驾齐驱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结构时,在训练的安排上下一番功能。例如:在教授《空城计》这篇课文时,就充分考虑了这四个环节。导入新课之际,我为了加深诸葛亮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将诸葛亮与他们心目中的偶像联系起来,由此向学生提问:“在你们心目中你最崇拜的偶像是谁,为什么崇拜他?”于是,同学们都踊跃发言,纷纷把自己的偶像袒露出来,创造性思维此时有了切实的载体。这样一来,既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加强了口语表达能力。接下来让他们利用手中的工具书查找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在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之后,然后齐读课文。课文读完后,我出了一套训练,将这篇课文改写成话剧,然后分角色进行表演,并根据内容需要,安排一个人的旁白。训练布置下去,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待表演完毕后,又让其他同学对他们进行点评。这样,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育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绚丽的前景。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传统语文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是固定的,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班级;时间是固定的,只有每周几节课。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运用语文去交流和沟通。可以说哪里有计算机,哪里就有语文课堂,只要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流等语文学习与活动。传统语文课,其主体仅仅是一位教师加几十位学生,不但数量是固定的,师生关系也是绝对的。计算机计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以后,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很便捷地进入世界各地各式各样“语文课堂”,去接受世界各地语文教师甚至其他非语文教师和远程语文教育,这样的语文课堂里,一个学生所面对的是多数量、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语文教育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同时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指导他人进行语文学习,自己摇身一变,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语文教师”,具有“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在这种“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的语文课堂里,教与学不断交融整合,带来的必将是教学相长的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