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话阅读

时间:2021-03-13 12:00:3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返璞归真话阅读

        兴冲冲地结束了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本以为该讲的都讲到了,该总结的规律也总结的非常全面,学生的阅读水平该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等到检测题交上来,大吃一惊,不但没有提升,反而退步非常大。学生只记住了老师总结的所谓规律,而不去具体分析文章内容,结果事与愿违,失分严重。
        例如有一篇现代文的题目是“云中谁寄锦书来”,围绕题目设置了问题:“文章以李清照的诗句为题,有何妙处?”学生的答案基本都是“统领全文”“设置悬念”“交代文章中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等形式的东西,而很少涉及文章的内容。稍好一点的能答出“引用诗句,耐人寻味”,与答案大相径庭。
        老师苦苦总结,学生费尽心思地记忆,结果事与愿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呢?苦苦思索之后,我明白了,我们的做法已经大大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不同于数理化,套上公式就可以解答。内容决定形式,不理解内容,只追求形式,只能是舍本逐末。阅读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返璞归真,从读懂入手。于是及时调整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收效显著。现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以本为本,读懂乃阅读之根。
        阅读理解的对象是整篇的文章,而考查时命题的对象却绝大部分是文段。因此,老师在训练过程中,始终要把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总体理解(如是散文,还包括整个身心的投入和感情的共鸣)与句、段的理解分析紧密结合起来,要谨防学生出现一拿到题目便“目无全文”,肢解文章,抛开主旨、不前顾后的毛病,要反复揭示并让学生掌握“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规律。那么,如何才叫读懂呢?学生在读完文本后,应明确两点:a.文章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或抒发了什么感情?b.如何写的?(即布局谋篇、组织材料、所用手法等)
        1、纵观全篇 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 
        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如08年湖北高考题《雾》,可通过了解作者的感情脉络来确定文章主旨。作者先写“不喜欢雾”,再写“开始喜欢、欣赏雾”最后写由雾引发理性思考。明确了内部关系,主题就会自然显现。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例如:08年广东高考题《河的第三岸》,读完后学生一般都不明白文章的主旨,但看了最后一个题“有人说河的第三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就自然明白了本文的主题。
        2、理清脉络 划分层次。 
        高考现代文语段有时直接考查考生对文章层次脉络的把握,有时不直接从这方面去设题,但是无论解答什么问题,之前有了对文章这一“竹”的内在依据的了解,解答也就势如破竹了。       例如(08年江西高考题《朦胧的敬慕》),读完之后可设置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题目是《朦胧的敬慕》,文章主要是写的对谁产生的敬慕之情?为何说是朦胧的?两个问题解决了,主旨自然就出来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先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中间部分分写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及回忆幼时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最后点出文章主旨。结构明晰了之后,可进一步引导:作者明明写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敬慕之情,为何要回忆关于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讨论后就明确了本文在组织材料方面的特点。相应的练习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篇散文它的情感始终贯穿全文,作者常常在字里行间流溢出他的或喜、或忧、或悲、或思的情感,通过这情感倾向的宣泄表达出文章的主旨。在答题过程中通过对散文情感的体味把握文章的主旨也就不容人忽视,在高考中这种题目也屡有出现。因此,需得学会在阅读过程中由体味作者的情感进而准确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 渗透必要的基础知识,助理解一臂之力。
        文章读懂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因为现在的高考题还会考到一些有关手法、语言、文体特征方面的题型,所以适当的渗透有关基础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前面提到的《朦胧的敬慕》,就要趁此机会讲透什么是衬托中的“正衬”,还可进一步就08年全国题《马缨花》讲明“反衬”。并比较二者的区别,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文章。
        另外,现在高考要涉及到实用类文体,而学生对这一块知识相对陌生,尤其涉及到文体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在做到相应的练习时,及时加以补充,而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比如,(08年广东)《绝妙的错误》第二题考到科普文的语言,那就要总结出科普文的语言特点:具备一般说明文的特点——准确严谨;同时为了普及,还兼有形象生动、生动活泼、多用修辞等特点。讲到传记,就要讲到传记的基本特点——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结合。讲清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而且遇到类似的题,也会得心应手。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在重视各种文体的基础上发展各自的偏爱,以求在某一类作品的阅读理解水平上“长驱直入”达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在“横”的方面举一反三。
        谈到这里,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说来说去,这不又回到总结规律方法上去了。其实,这跟单纯的总结规律,有着本质的区别。无论何种文体,都要先了解有关文体知识,如散文的“形散神聚”,小说的三要素,新闻的一般结构等等。如此,方能游刃有余,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