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政治课堂之问题设计

时间:2023-03-04 01:17:1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新课程下的政治课堂之问题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如何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的探讨也一直在进行。其中的对策许许多多,但笔者认为问题式教学法不失为一种非常可取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中相当大的部分可以不用现成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由学生在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在独立地认识活动过程中获得,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活动为主线,这是政治课教学提高效率实现创新的应有对策。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如下。
        1.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密度过高。虽然课堂教学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的推进大部分是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的,但有的教师每堂政治课的提问数量平均有三、四十个。过多的提问一方面容易使教师独处课堂表演舞台中心;另一方面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性,最终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丧失。
        2.提问层次较低,问题价值不大。课堂教学提问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但实际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的趣味性不够,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或者有些问题的思考价值不大,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回答。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问题来呢?
        一、教学目标是政治课堂问题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课程标准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学大纲制订的,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在教师的引导下,无论学生的课前准备做得多么好,如果不能围绕并有助于政治学科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不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那就应该是无效的。
        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但并不意味着问题越多越好,偏离教学目标的问题不但无法实现目标,反而会破坏整体效率。因此问题设计应跟随教学目标的指向,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促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冲突,从而产生问题意识,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活化状态。“问题是思维的心脏”,思维又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产生的”。
所谓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一个人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能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在问题情景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边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促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展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       三、课堂问题的具体设计要注意四个“度”
        1.难度
        设疑、解惑的目的是使学生实现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目的。设置的问题如果太容易,则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起不到思维训练的作用。所以,设置一些问题需要变换角度,增加难度,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设置的问题如果太难,学生回答不出,就会挫伤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所以,问题的设置应该具体一些,难易要适中。
        2.跨度
        从纵向上说,问题的设置要具备一定的难度,那么,从横向上看,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这样,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点”上的信息量(难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面”上的信息量(跨度)。一般来说,在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而在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有相当一部分题目的跨度较大,综合性比较强,要求我们必须注意这方面的训练。
        3.梯度
        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例如:在探讨“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时,我可以提这样几个小问题: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吗?②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了,商品价值量下降了吗?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时间同一劳动创造的价值总量有没有变化?这几问的难度呈梯度增加,学生每做对一步都为解答下一步打下了基础,每做对一步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其钻研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
        4.广度
        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得以回答。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适当增加问题的梯度来增加问题的广度;也可变更问题的角度,使其具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问题的广度。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不断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浅谈新课程下的政治课堂之问题设计】相关文章:

浅谈问题设计论文08-09

浅谈英语课堂导航问题的优化设计论文05-07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实验操作的问题和策略04-29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论文05-06

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5-06

关于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06-13

浅谈在政治课堂中加强学生道德教育08-04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探索08-09

高等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论文05-06

浅谈当前多元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思想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