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2-11-20 15:05:0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类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这一时代最具特色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型的学生,要从启蒙时期抓起,因为这一时期,学生的脑神经细胞成长和智能发展很迅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基础阶段,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我谈几点浅见:
        一、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为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永葆一种高涨的情绪投入到学习和思考。例如:在四年级《除法》一课中,我先出示几道简单除法,让学生演算。由于有除法意义的基础,虽然是四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而后,600÷200,6000÷20,6000÷200,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演算出来,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学生能说出60÷20,算理是根据乘法2×3=6,也有的说算理是被除数与除数同时去掉一个0,从而算成6÷2=3……虽然课堂费时间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利用“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讲小故事引入”等,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平行四边形,当提到楼梯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完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再来讨论认识家里的“平行四边形”可从几个方向来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二、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去诱导自主探究,提高创新意识
        教学不能为学生的兴趣而兴趣,使学生兴趣的尾巴停留,在感情愉悦上,而应该像赫尔巴特指出的那样,把学生的思想和努力引向正确的方向,使他们准确地掌握概念、规律、公式、事物的结构、关系,以及思维方式产生高层次的理智兴趣,以形成对数学学科学习的情感和爱好。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组织学生在算、折选、拼的操作中,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的这一规律之后,又把他们引进直角三角形特殊情境,让学生继续在内角和规律上探索、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等于90°,我再问钝角三角形中锐角和的情况呢?学生稍加思索,又发现“钝角三角形锐角和一定小于90°,”有的学生还能进一步推理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锐角和一定大于90°。经常组织学生做这种判断、推理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归纳等思维活动之中,学生会感到数学思维的逻辑力量体会到小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组织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学习活动,更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将一块面积为方便用户40平方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围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形,并配上一个底半径为3分米的圆底。做成这个圆柱形水桶的容量是多少升?思路一:先求水桶的底面积和底面周长,再求水桶高,最后求水桶的容积。即3.14×3×[40÷(3.14×3×2)]立方米。思路二:先回忆圆柱体积。 的推导过程,联系本题可知:长方形的底面积等于圆柱形侧面积的一半,长方形的高度等于圆柱体的底半径。在82×3.6+18×3.6  8.75×0.75+0.75×1.25   36.8×5.4+5.6×36.8-36.8  0.6×99+0.6  0.25×19+0.75×27等等行异质同的简便计算中,巧妙的转化、新异的假设、顺逆的回环等数学意境中,力图让学生认真演算,真切地体察到解决数学问题是那么巧妙有趣,从而被数学的潜在力量感染和吸引,内心逐渐产生对数学的喜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三、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讨论,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
  围绕某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争辩。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补充,使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互相讨论,交流可以激发兴趣,开拓思路,有利于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教师举例“7+7+6+7+7”,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好地算出答案。学生想出了:“(1)7×4+6 (2)7×5-1”第二种想法更有创造性。同学们在讨论中说:“假如加数6也看成是7,有5个7,得数就多1,所以最后要减1。”从他们交流的语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脉搏在跳动。讨论是学生思维跃动的较好的方式。所以教师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造讨论的契机,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有一个思考的余地。
        四、运用已有经验,培养创新能力 
        丰富的知识经验是创造力的源泉。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问题解决都会涉及到大量该领域的专门知识,离开了这些知识基础,问题解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创造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内在创造潜力的重要途径。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具体的看、摸、折、量、比、算等操作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新知的重建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过程,这本身就是充满了生命活力,体现创新意识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第五册"有余数除法"一课时,通过精心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主动地发现其中的规律。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苹果(学具)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个);(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便很快地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的除法算式,我们以前学过了,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且告诉学生余下的数叫做“余数”,在横式里余数的表示方法:9÷4=2(盘)……1(个)。这种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思考、迁移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总之,只有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真正把学生从被动转化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一代又一代创新人才。 

【如何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相关文章:

论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04-15

美术色彩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06-06

浅论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8-10

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8-29

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思维08-04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精选10篇)09-13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05-24

浅谈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8-23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论文(精选9篇)06-14

浅谈语文教学中辩证思维的培养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