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上的情感教育

时间:2020-08-21 09:02:1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上的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大人文性的教育、情感生活宣泄、心理上的整合,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情动而辞发”,这是对课堂语文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人文性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首要条件
        在以往的语文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语文课的工具性、政治性,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语文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工具的感觉,使初中语文教学缺少了人情味,没了情感,知识也就没有了生命,学生就没了对语文艺术魅力的认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也就是消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鲜活的.人文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使初中语文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二、语文课堂要走入向情感生活中
        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初中语文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语文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的生活化(例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语文实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组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情境来引导学生走入情感生活中:你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困难?你是怎样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的?再联系到课文中的一句,“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这样,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到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情感生活中去。我们在教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就可以这样摄入情感生活。在诗中,诗人呼喊道:“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里诗人所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然后,作者笔锋一转——“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一种悲愤痛苦的情感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时,其情之切怎能不引起我们中学生的强烈共鸣呢?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情感上的整合作用
        初中生语文形成的过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情绪去影响和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如果教师的情感投入太少,不能打动学生的心,就很难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所以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1.选用了有关心理反映的文章,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增加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的文章;3.选用了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的文章;4.加大了对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的文章;5.选用了对中学生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文章;6.选用了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合作和共享等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文章;7.有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文章。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应引起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更要把它贯彻到课内课外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设计和促成一种民主的、活泼的、适合于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氛围之内得到真正完善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把握和加强学生的情感功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渗透,运用师生情感的互动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整个教学活动趋于“和谐”,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情感教育一定会更多地走进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光彩,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浅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上的情感教育】相关文章:

1.浅议顽皮男生的教育策略的论文

2.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情感渗透探究教育论文

3.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的论文

4.浅议当前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策略探究的论文

5.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6.和谐教育思想与课堂教学实践的论文

7.浅谈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理论论文

8.浅议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9.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