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时间:2022-11-22 00:07:0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课堂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智慧结晶,而追寻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所以,教学效率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追寻的重点。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作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的准备,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教师的一切设想和目标,最终都要依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而课堂教学是实现的主陈地和主渠道。为此,我在上课时,不能说每一节课我都是精心准备,但是没有准备和目标的课我从来不上,就是说,作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的准备,提高课堂效率。
        (一)在教学任务上突出目标意识。在上每一节课时,我总要确定一项或几项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简单的说,就是明确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而这个目标应科学、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要求,如果目标不合理、无价值,就不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可能实现成功的教学。如我在教学《匆匆》一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等一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从心里能感受作者所刻画的时间流逝的足迹,感受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的无奈和惋惜。
        这样,教学目标中既有了认知目标,又体现了情感、思维等心理因素目标,还突出了能力目标使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有机结合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
        (二)准备好教具。
        想上好一节课,想达到自己课前的预期目标,我觉得教具的准备必不可少,而我所说的教具,并不是令人羡慕的多媒体课件,而是一些简单教具地运用,如课前小黑板的书写,生字卡片等。有时想好了这节课的教学点、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它们的帮助及时处理一些教学重难点和一些转折环节,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则往往打了折扣。在带高年级时,是这样,低年级更是这样。
        二、课堂教学中抓住一点、二情、三量
        在这几年的课堂教学中,我深深感到,教师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我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了一点、二情、三量。即任何一堂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点,而且每个教学点必须具体、清楚,有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学点包括知识点,能力点和非智力因素点。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点,非智力因素点是动力点,能力点是落脚点,这几点要点点明确,点点到位,否则将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情”包括两点:一是情境,即课堂氛围;二是情感,即心理反应,是特定教学法内容和情境所引发的诸如喜、怒、哀、乐的情反应,为此,教师要展现,演绎教材包含的情感,要投入、倾注一定的情感,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三量”即授出量,训练量,活动量。授出量要保证重点足够的教学时间,训练量要围绕重点,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注意其典型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减少无效劳动。 活动量要增加师生的多边活动,增加思维力度,减少简单的、机械的、重复的活动量。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俗语说:“教是为了不教”,是的,教师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这些主要是通过课堂实现的。其根本途径是教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去读书,在读书的实践中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读书能力。在这里我觉得应重点摆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二者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学习,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动脑理解去学习知识,教师指导学生由不知到知,由少知到多知,由不会自学到初步具备自学的能力。这几年的教学我逐渐摸索出一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1)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字典、词典。鼓励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立足字词的理解是掌握自学的最基本的方法。(2)教给学生通过分析重点词句或段落,理解文章内容的学习方法,如我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一开始我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围绕中心句,作者写了哪几件事,这不仅教给了学生自学课文的方法,而且一下子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3)教给学生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学习步骤,这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教学时,先要求学生逐字、逐句、逐段地自学,特别注意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感悟,最后再返回来细读全文,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形式有什么特点等。
        四、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参与
        树立“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除此之外,还要为学生创造质疑机会,让学生去思、去想、去问,使学生真正地开动脑筋去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有了这一步的认识,我就在自己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刚开始,学生的问题简直是五花八门,稚嫩、不成熟、不着边际。可我坚持做到: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我都对学生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颇有新意或有独到见解的问题以及带有批判性的质疑,不仅表扬他勇于提问题,更表扬他提问题的价值所在,这样,学生慢慢地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收获,感受到真正的成功,学生越来越爱提问题,也越来越会提问题。如在教学《一片树叶》时,学生提的问题是“小兔子、小猴子、小熊其实他们都很爱小椿树,可他们为什么还要摘下树叶呢?”;在教学《金色的草地》时,学生提问到“‘因为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是什么意思?”,这一个个的问题使我惊喜,惊喜于学生是真正走进了课文,真正学会了动脑思考。
        第二步,我看到学生的进步后,结合班级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一点一滴的对自己的课堂大胆进行改革。每学一篇课文我会提前两天对学生进行布置,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参与,对于生字会读,会认,会组词,会找形近字。在课堂上老师只是检查(或由小主持人代替),不过这样的检查不只是对生字读音的检查,它渗透了对词义的理解,词语的辨析,多音字组词等各个方面,如在教学《圆圆的沙粒》“异想天开”时,我先给出“异”的三种解释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奇怪的。让学生进行选择,接着让学生再说说什么样的想法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文中是谁认为谁的什么样的想法是异想天开的,这样由浅入深,真正做到了对词语的理解。对于课文,先明确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课前参与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等等。刚开始是在课上教师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放手到课下,这样由于课前学生充分参与,本来两节课的内容可以压缩到一节课,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课堂上老师对于学生的表现适时站出来给予引导、总结,并进一步教导学生面对面的对视、回答、倾听,用点头、微笑、鼓掌等形体动作进行呼应,用“我补充”、“我发现”、“我挑战”、“我质疑”等进行深层次的辩论与争论。这样,课堂属于学生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充满了属于学生生命的各种个体化的表现。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让我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地探索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更高效。 

【让语文课堂更高效】相关文章:

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灵动08-22

让语文课堂闪烁人文之光08-11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05-05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学习效率05-02

创新语文课堂提高学习兴趣08-07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08-05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10-26

高效英语课堂-贵在导入08-08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高效学习08-21

转变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课堂论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