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kel腔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2)

时间:2022-08-10 08:40:3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Meckel腔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

  2.2 三叉神经节周围静脉丛 SE T1 WI-C+ 显示较好,其他7种方法显示较差( H= 139.54,P <0.05)。见表3。
  
  2.3 三叉神经节 GRE T1 WI、3D FSE T2 WI 和CT平扫、增强扫描显示较差,其中GRE T1 WI方法不能显示;FSE T2 WI、FR FSE T2 WI、SE T1 WI 和SE T1 WI-C+ 显示较好( H=135.64,P <0.05),其中SE T1 WI-C+ 显示最佳。见表3。

  2.4 神经纤维 SE T1 WI、GRE T1 WI、SE T1 WI-C+ 和CT平扫、增强扫描不能显示;3D FSE T2 WI 显示较差;而以FSE T2 WI和FR FSE T2 WI显示较好( H= 159.00 ,P <0.05)。见表3。

  2.5 三叉神经池 GRE T1 WI、3D FSE T2 WI和CT平扫、增强扫描显示较差;SE T1 WI、FSE T2 WI、FR FSE T2 WI和SE T1 WI-C+ 显示较好( H=147.00,P <0.05)。见表3。

  2.6 伪影 ①磁敏感伪影:伪影程度依次为GRE T1 WI和3D FSE T2 WI明显;SE T1 WI、FSE T2 WI、FR FSE T2 WI和SE T1 WI-C+ 较少;CT平扫和增强扫描无磁敏感伪影( H=150.84,P <0.05)。②邻近骨伪影:CT有伪影,MRI各序列无伪影。③牙齿和运动伪影:CT和MRI各检查序列之间无明显差别。

  表1 MRI各序列扫描参数(略)

  表2 各种检查方法对MC硬膜壁评分比较(略)

  表3 各种检查方法对三叉神经节、周围静脉丛、神经纤维和三叉神经池评分比较(略)

  3 讨论

  MC由于受空间狭小、位置深在、结构复杂及周围骨性结构影响等因素,成为影像学检查的难点。普通放射学检查显示困难。脑池造影只能显示三叉神经池形态,且为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限制其临床进一步应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和MRI可直接显示这一区域,但目前国内外尚无标准的检查方法。

MC硬膜壁结构致密,与三叉神经池内脑脊液形成明显对比,为CT和MRI显示MC结构基础。CT能显示硬膜壁(下壁除外)和三叉神经池,有时可显示三叉神经节,MRI软组织分辨率高,显示硬膜壁、三叉神经池和三叉神经节较CT优越,FSE T2 WI能显示神经纤维。蛛网膜为薄层纤维膜,硬膜下腔为潜在性腔隙,CT和MRI检查不能显示。CT和MR扫描宜采用小FOV、薄层、无间隔或小间隔和大矩阵,以提高分辨率,显示其细微结构。常规(传统)CT扫描矩阵512×512,FOV 13~25 cm,空间分辨率(像素0.25~0.49 mm)与神经纤维直径类似,但由于神经纤维与周围脑脊液的CT衰减值基本一致及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其内结构不易显示,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2]。多层螺旋CT采用了全新数据采集系统和重建算法,图像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同时,克服了硬线束伪影对岩锥前 方结构的影响,改善了岩锥前方软组织的显示[3]。本研究采用多层螺旋CT,其扫描层厚较薄,可达 1.25 mm ,空间分辨率高。采用软组织重建,适合MC空间狭小、位置特殊和结构复杂的特点。但软组织分辨率低和MC周围骨结构影响为其不足,使得CT检查受到一定限制。64层螺旋CT,采用了Z轴双倍采样技术和效率更高的数据采集技术(DAS),射线利用率明显提高,可消除螺旋伪影,常规扫描即可获得空间分辨率为0.4 mm的各向同性图像,并减少噪声,有望改善对本区域的显示。同时,由于其各向同性的特性,可克服既往CT冠状位扫描舒适性差的缺点。MRI以其软组织分辨率高、无骨性伪影和病人无需强迫体位即可进行多平面、多角度成像等优点,成为显示MC首选方法。MRI检查的序列众多,又各有其优缺点。因此,有必要从中优选取最佳的序列和参数。SE T1 WI显示解剖结构清晰,伪影较少,已成为临床常规应用序列。常规扫描空间分辨率(像素大小为神经纤维直径的2倍)较低,MC结构显示欠佳。本研究采用薄层(3 mm)、小间隔(0.5 mm)或无间隔扫描,MC的硬膜壁、三叉神经池和三叉神经节显示清晰。因此,SE序列可作为MC常规检查序列,其缺点是成像时间较长。若缩短TR和TE,则信噪比(SNR)降低,图像质量下降。与传统SE T2 WI序列相比,FSE T2 WI改进信号采集技术,成像时间明显缩短,并通过信号平均,减小像素大小,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因此,本序列已取代SE T2 WI序列。但图像的细节分辨率较SE序列略低,且成像层数较多时,节省的时间有限为其缺点。本研究显示,硬膜壁、三叉神经节和三叉神经池显示清晰,神经纤维在周围高信号脑脊液衬托下,呈细线状等信号,显示MC结构较好。FS SE T1 WI序列易受磁场不均匀性影响,在两种组织相邻部位(如空气-骨界面),由于磁敏感性差异导致信号不均匀或缺失产生伪影,影响MC显示。同时,因信噪比降低、成像时间较长或同样成像时间覆盖层面数少等缺点,一般不予采用[4]。3D FSE T2 WI空间分辨率提高,但噪声较大,影响MC结构的显示,神经纤维呈等信号,尽管周围有高信号脑脊液衬托,但由于噪声较大,显示欠佳,同时也影响了对硬膜壁和三叉神经节的显示。FR FSE T2 WI序列在回波链结束时施加快速恢复脉冲,TR缩短,图像对比度与FSE T2 WI图像相似,但噪声减少,对比度与噪声比(CNR)增加,图像质量提高[5,6],对硬膜壁、三叉神经池、神经纤维和三叉神经节显示较好。总之,FSE T2 WI和FR FSE T2 WI显示MC结构清晰,伪影较少,均可作为MC检查序列。同时,与SE T1 WI(不能显示神经纤维)相结合,有助于显示MC正常结构及发现早期病变。SE T1 WI-C+ 作为一种重要检查手段,通过引入对比剂,可显示SE T1 WI不能区分的结构或使能区分的结构显示更佳。对MC动态增强扫描显示,随时间延迟,硬膜壁强化程度增加。RUBINSTEIN等[2]研究认为,增强扫描三叉神经节和V2-3及其周围静脉丛可强化(V1 周围静脉丛因位置关系显示不佳),但三叉神经节强化率低,与DOWNS等[7]的研究不同。本研究显示,硬膜壁和三叉神经节周围静脉丛明显强化,三叉神经节强化显示率较低,其显示均优于平扫,但费用较高和有一定创伤性为其缺点。梯度回波技术为一种重要的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广泛,由于各厂家开发的机型不同,所用序列技术有所 差别,其命名亦不同,如GRE、FISP、FLASH、SPGR、 FBSSC (fully balanced steady-state coherent ima-ging)、3D SPGR和FFE等。由于采用小角度RF脉冲,成像速度快,组织对比优于SE序列,结合三维成像技术,扫描层厚明显变薄,空间分辨率提高。FBSSC的TR和TE明显缩短,可消除部分运动伪影,但由于脑脊液和血液流动产生的伪影较明显,同时对磁场均匀性要求更高[6]。我们的研究显示, GRE T1 WI可显示部分硬膜壁,但磁敏感伪影明显,且不能显示三叉神经节。梯度回波的优点在于容易检出可造成局部磁场不均匀的病变,但其缺点为固有信噪比较低,易受磁场不均匀性、磁敏感性效应及运动伪影的影响。由于MC存在气-骨交界及海绵窦、ICA血流影响,可导致局部磁场紊乱。因此,梯度回波序列不适合MC检查。关于成像方位,RUBINSTEIN等[2]认为显示MC内神经纤维易采用冠状位。我们的研究显示,FSE T2 WI横轴位和冠状位均可显示MC内神经纤维,前者显示神经纤维的行程较长,后者只能显示其断面。SE T1 WI横轴位和冠状位均可显示三叉神经节,但后者显示率明显高于前者。由于MC及其内部结构空间位置特点,显示MC宜采用横轴位和冠状位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