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素质教育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1-04-09 11:46:5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析学校素质教育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靠固有的知识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应试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学校应该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积极吸取各方先进教育教学经验,为我国四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浅析学校素质教育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能力培养学校教育素质教育

  一、前言

  “知识爆炸”性发展的信息社会中,知识总量在急剧增长,知识更新速度显著加快,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突出,学生应具有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这样才能在变化与竞争的社会中立足与发展。但是,在目前应试教很大程度还影响我们的校园,学生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薄弱。许多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社会的进步有着相当的不利影响。恩格斯描述当时的爱北斐特中学特点时,这样写道:这个中学“经费非常充足,因此可以招聘最好的教师,开设比较完整的班次。但是这个学校流行着一种非常可怕的背书制度,这种制度半年时间就会使一个学生变成傻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510页)现今我国的许多学校不是还在走爱北斐特中学旧路吗。

  二、对素质教育要有全面的认识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特殊要求的体现,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使人的素质综合发展的教育,是使人的适应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教育”。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能力,首推素质教育。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在素质形成和提高的过程中,知识是基础,只有具备相当的知识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素质。素质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亦可以概括为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身的态度,素质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一个人对待外界和自然的认识。由于它是知识积淀、内化的结果,故它又是潜在的,它是通过外在的形态来体现的。其外在形态即为“能力”,所以从素质教育出发,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由此看来,素质的核心就是一个“做人”的问题,即为人之道,其内在基础是知识、外在表现是能力。知识、能力、素质互为一体,如不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就不会具备较高的素质,反之,只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而缺乏较高的素质,也不能成为健全的人才。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便会成为重中之重。纵观中外教育史,学校教育的职能从单纯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尤其是在我国,由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文化熏陶和在“高考”指挥棒下,加之计划经济下形成的“铁饭碗”式“太平盛世”的假象,使人们长期以来思想老化、不思进取和创新,学生能力的培养被束之高阁难于展开。

  三、在素质教育下有关学生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1、教会学生学习有关能力的培养

  有一句著名的比喻,即“给学生干粮不如给学生枪”。这句比喻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叶圣陶先生亦称:“教是为了不教”。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今天,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仅仅利用课堂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发现式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谓“器”就是方法。学会学习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即继续学习能力),是主动吸取知识、不断拓宽知识结构的基础。

  2、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这是一种“作坊式”灌输教育方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表现和创造性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锻炼和表现。培养高素质人才,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即教师要实现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要使学生实现从“观众”到“演员”的转变,即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思考、分析,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将知识变为能力。在这方面可以实践讨论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以利更多的学生大脑都动起来,使学习变成一种自主性、自觉性的行为。

  3、加强课外实践指导对于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

  课堂、书本是重要的手段,但却不是唯一的。尤其是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使学生将知识发展为能力、将课堂中学到的学习方法变成为自己的能力,仅靠课堂和书本是不够的。当代“学而时习之”的含义应该是运用与实践。因此,教育部多次发文件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增加运用和实践环节提供了时间保证。所谓“减负”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应随之转变观念,有指导地将这一部分时间充分运用起来。用做课外知识实践的指导,其方法是很多的。比如说开展一次辩论赛,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材料,了解主题背景,组织辩论语言。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4、学校管理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是受教育者,同时作为学校的成员也是学校一切活动的参与者。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必须要围绕着素质教育进行改革,使之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方面,一是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可供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在选择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发挥潜能。二是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社团活动、社会活动,让学生自我领导、运作,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参与。这样做学生不但可以锻炼独立思考、还可以充分展示个性,提高社会责任感。创造自主选择性的育人环境,是培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

  四、借鉴国外合理的学生能力的培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