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升中职学生对语文课的钟爱

时间:2021-04-11 09:45:1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怎样提升中职学生对语文课的钟爱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应首先摆正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即使是理工科学生在阅读招投标书时,也要用到文科内容,否则就会出现理解偏差的错误,我们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每节课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节课我教会了学生们什么?决不能让学生一直停留在初中的水平上止步不前,如果没有进步,学生们就会厌倦这门课程了。我是从教学语言组织方面体现语文教师对学生亲切自然、情真意切的高度责任心的。 
关键词:情感体验 创造之果 教师角色转换
        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启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变。
        中职学生和高中学生不同,他们往往把专业课看成主课,把语文看成副科。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特别是变次为主,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现。对学生而言,这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它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实现、个性的显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变,由传统的教学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施教者,不再是长辈式的教育者,而是亲密的朋友和学习的伙伴。
        要想提高中职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钟爱,教师必须作学生主动参与的引导者、组织者,做学生自主探究的促进者、合作者。
        教师角色从“独裁”变为“朋友”,教学方式从“独白”变为“对话”,许多老师已树立了这样的教学理念,但要真正身体力行,却困难重重。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现状,课堂上教师语言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居高临下,“给我站起来”、“给我读一遍”等等命令句子还经常听见;或者漫不经心、有气无力,以致学生无精打采,甚至哈欠连天、昏昏欲睡。教师的语言非但没有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交流的桥梁,反而成了一种阻碍。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的对教材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往往通过课堂教学语言表现出来,并强烈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及兴趣。因此,要想提高中职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必须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话、交流、沟通,在这样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课堂语言的转变,变权威的、淡漠的'、枯燥的课堂语言为平等的、热情的、丰富的语言,通过课堂语言来改变教学过程、转变师生角色。在教学中要丰富教学语言,净化、美化课堂语言,并且凭借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强化主体意识,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主动探究,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有一位在美国多年研究教育的学者这样评价美国的文科地位。与中国的高中生相比,美国的教育非常重视文科。从小学开始鼓励小朋友阅读,很多小学对阅读有奖励,一个月看完多少本经典书可以拿到一张减价的票证,去麦当劳买一个汉堡包才1美元。他们之所以这么重视文科,主要是基于一个观念:视野的开阔对将来任何一种工作都很重要,即使你以后是一个科学家,因为视野开阔,你可能只做了100次试验,结果就出来了,而一个视野狭隘的科学家,可能要做200次试验结果才会出来。所以,阅读和对文科领域知识的广泛吸收,对将来从事任何工作都有潜在好处。
        要想让中职学生接受这种全新观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持之以恒地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迅速提高中职学生对语文课的钟爱:
        一、用亲切自然的教学语言创设师生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能使中专学生产生积极情绪,较好地发挥智慧和才能。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亲切自然、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设法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努力成为学习的启发者、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亲切自然地交流,改变以往长辈式的居高临下的说教,并尊重、欣赏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激励学生实话实说。如果学生胆子小,学习缺乏信心,教师就要用语言激励他奋发上进。“大胆些,你能行!别紧张,别气馁!慢慢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针对不同的情况,满怀真切、信任、期待的感情,用恰当主动的语言给予启发激励,就能很好地调整课堂气氛,给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内外部学习环境,学生就能在教师的鼓励下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让每一位中专生体验自主、自信、自尊的价值。
        二、用情真意切的教学语言创设浓厚的感情氛围,变被动的语言学习任务为主动的情感表达需要。文章不是无情物,它能以情感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产生情感共鸣,就说明已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要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要用语言感动学生,就要让文章先感动自己。要在了解学生、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把握不同课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情真意切,要根据每篇课文的个性而定,而这“个性”不仅是处理教材时突显的“异”,更是在利用文本与学生交流上语言中突显的“异”,有的快乐活泼,有的悲伤低沉,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平和舒缓……有了这样的语言表达,那么每堂课都是独特的,每堂课都会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感觉能把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中来,集中到文本上,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体其情。在浓烈的情感氛围中,可开展一些任务性的语言实践,如朗读、理解、写话等。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由衷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既显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体悟,又是卓有成效的语言训练与实践。中专学生在深刻的情感体验中学习语言、学习做人,这样来提高他们的钟爱程度,该是多么有意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