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交流方式培养创新型大学生

时间:2021-04-12 19:36:2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以交流方式培养创新型大学生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进步,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知识经济与科技信息一体化的时代,面对新时代新的挑战,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是我国实施现代教育的重点,也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只有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并将其有序的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营造创新的氛围才是关键所在。本文从目前高校培养人才现状入手,对以交流方式培养创新型大学生进行了探讨。

论以交流方式培养创新型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交流创新型对策

  引言:当今国际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培养创新型大学生是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之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模式和重要载体,可以让当今大学生拥有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自己的创新型计划。

  一、当前制约我国高校大学生实现创新的原因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科技对国民创造财富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是社会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需要依靠大量开发人力资源,但大幅度的提高劳动人民的水平则是需要依靠教育,教育对科技与有促进的作用。科学教育水平与科学技术是衡量综合国力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实施科教兴国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逐步培养出来的,虽然我国现在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经验较少,力度不够,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1.传统的教育观念制约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培养创新型大学生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虽然也有不少闪亮之处,但是目前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必然会阻挡高等教育的发展。由于工业经济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教育发展背景多依赖于农业经济,使得高等教育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形成了“固守疆域”的模式,不能够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但是其中庸思想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它只是要求学生不要激进、追求和谐,主张维持现状、否定变革的思想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而培养。儒家的纲常伦理思想让高等教育忽视大学生主体性发挥,强调的“师道尊严”让高等教育带有一定的专制性,缺乏民主作风,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高度依附于教师,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育管理体制的落后

  在国内大多数高校中普遍实施的是以管理者为本位,以教学监控为中心的教育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是受苏联模式的影响,缺乏学生学习自由提供相应的选择性。在专业上则表现为:学生入学后可能被调到某一专业,但是这在专业“恰恰是学生不想学的,换专业又很难,”学非所爱“的现象相当普遍;学生也缺少选择课程的权利,一方面学生喜欢的课程难以开出,或者不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对一些课程的不感兴趣,又不得不必修和考试,学生能够自由选择课程的余地实在太少。这样,大学生作为教育创新成果的最终体现者,缺乏实现创新教育的途径,是不可能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

  二、交流方式培养创新人才的平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主要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申请者必须学业优秀、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强、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并且设有专项经费,经费由教育部拨款、学校配套、教师科研经费或社会捐助等组成,资助经费额度每个项目不少于1万元,经费由学校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严格遵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进行合作,是学校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平台。

  以教师为主导实现创新教育。

  专业教师是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所配备的专业顾问,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能够让学生在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之上得到教师的辅导而开展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所也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主导。让学生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不仅可以获取大量的专业知识,也可以避免让项目偏离计划,有益于创新性实验项目更考的开展。我院带领大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的教师多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知名教师,并且在自己的领域中研究众多成果,具有创新型教师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相应的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对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起着权威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创新教育。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具有信息加工能力,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和物化能力及产生创造发明成果的能力等。在实施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的时候必须重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分尊重其独立人格、自身的主动性因素,进一步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引导学生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并将其兴趣、爱好、好奇心发展为创新动机、创新意识,而最终有才能形成创新思想升华为创新能力。学生与学生通过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的理解,增强信任,只有在自由与交流的氛围中才能点亮创新的火花。

  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不仅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体现社会进步和繁荣的一个主要标志,只有交流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以交流方式实现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对策

  纵观人类历史,无数科学发明还是重大发现绝不是某个天才或者是精英一时心血来潮所创造出来的,都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当今科学与经济的时代,交流是迸发出新事物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和老师冲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借助交流平台的作用是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又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只有对症下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1.进一步发挥管理的作用,积极搭建交流平台

  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综合考虑,可以成立创新实验项目领导小组,积极推荐优秀项目到学校参加评审。当学校评审通过后严格遵循:“申报项目被学校审批立项后,学校将划拨50%的资助研究经费用于项目启动实施,项目中期检查通过后,再拨付余下的50%经费。“的规定,不得私自克扣学生经费,动用行政的力量减少中间环节,让大学生可以顺利的实施避免过多的人际关系。

  2.做好监督检查和项目交流工作,全面掌控项目进展情况

  组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交流会”。通通常参加试验项目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利用交流会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工作思路、具体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广泛交流沟通,并且需要对项目得继续深入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交流会需要定期召开而不是一次心血来潮,并且要建立相应的工作记录、中期检查制度,全面掌控项目的进展情况,并且积极监督,项目的运行,及时解决各种突出问题。

  3.注重创新性实验的本质,避免走形式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其主要是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目前在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学生在申请成功之后,由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原因,疲于应付,要么将别人的成果办照过来改头换面,要么就是作出的项目平淡不出众。实验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必须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这项实验的本质所在。

  结束语: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无疑给师生交流创造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成为师生沟通的纽带,给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创新训练的的机会。目前学校的各种机制可能不完善,但是也是走在一条不断完善的道路上,只有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创建适合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才能高校培养出一代具有良好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仕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紧迫性和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2]杜环欢,甘杰.注重思维培养——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J]教育探索,2005,(03).

【论以交流方式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相关文章:

论取象思维方式哲学论文08-06

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30

浅谈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新型医学人才论文08-16

工商管理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08-16

浅议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08-14

探究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31

浅析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29

谈谈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07

谈谈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09-30

试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思考论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