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教师言语艺术中人品\理性与情感的诉诸

时间:2022-12-04 22:33:4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析教师言语艺术中人品\理性与情感的诉诸


  论文摘要:西方修辞学就如何提高人们的说服艺术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目前,国内对修辞和言语艺术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如何把西方修辞学中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修辞观点运用到教师的言语艺术中,并提高他们的言语艺术中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现探讨如何利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来提高教师的言语和行为艺术。

  论文关键词:理性诉诸;人品诉诸;情感诉诸
  
  当代修辞学理论家伯克(Burke,1954)认为:“修辞是一门如何有效表达的艺术,是人们运用话语促使他人形成一定的态度或引发一定行为的交际行为。”
  教师要经常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很多思想工作都是通过言语来实现的。教师与学生的言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情景或语境中展开的。教师针对学生的情感、需要和需求,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感情的声音等向学生诉说,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形成某种判断,认同、赞成并采纳自己所持的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从而达到教师所预期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思想工作实际上也是一种促使他人在态度和行为上有一定的改变的方式。换句话说,他们的工作与修辞行为是分不开的,只要运用到语言就离不开修辞。亚里斯多德提出的三种基本说服方式——人品诉诸(ethos)、情感诉诸(pathos)和理性诉诸(logos)——是西方古典修辞学的理论基础,他在如何提高人们的辩才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就是借鉴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来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言语和行为艺术。

   一、理论背景

  西方修辞学在中世纪是一门很受欢迎的学科。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演讲就是对听众的一种说服,让听众形成某种判断,认同、赞成并采纳自己所持的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修辞学是研究如何能够达到最大的劝说效果的一门学科。”亚里士多德就如何取得说服的成功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他就演说如何取得成功提出了三种基本说服方式:人品诉诸(ethos)、情感诉诸(pathos)和理性诉诸(logos)。(颜一,2003)
  人品诉诸是修辞者的道德品质、人格威信,它是说服活动中的第一个基本方式。就演讲而言,演说者必须使听众认为演说者的话语具有可信度。亚里士多德称人品诉诸是“最有效的说服手段”,所以演说者必须具备聪慧、美德、善意等能够使听众觉得可信的品质,因为“人格对于说服几乎可以说是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刘亚猛,2008)
  情感诉诸是说服活动中的第二个基本方式。情感诉诸是指通过对听众心理的了解来诉诸他们的情感,用言辞去打动听众,即通常所说的“动之以情”。它是通过调动听众情感以产生说服的效力,或者说是一种“情绪论证”(pathetic proofs),主要依靠使听众处于某种心情而产生。演说者通过带有倾向性或暗示性的语句向听众施加某种信仰和情感来激起他们的共鸣,并最终促使他们产生行动。有效的演说中演说者必须研究和分析听众的心理,适时地煽情。(胡曙中,2004)
  理性诉诸是说服活动中的另一个基本方式。理性诉诸是指言语本身所包括的事据与或然式推理证明,即“逻辑论证”(logical proofs),因此,理性诉诸既是对理性推论的研究,又是对言语逻辑的研究。亚里斯多德认为人的理性是人的思想能力中最共同、最普通的,并提出了通过理性诉诸的方法来达到有效的说服的目的的观点。(胡曙中,2004)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演说者要运用人品诉诸、情感诉诸和理性诉诸的方法才能达到有效说服的目的的观点。他的修辞三诉诸理论在教师如何更好地发挥语言的魅力,如何说服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发他们的意志,净化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言行和交流情感等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提高教师言语艺术的策略

  1.人品诉诸和以德育人
  “当演说者的话令人相信的时候,他是凭他的人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刘亚猛,2008)“一位成功的演说家在演讲中除了向他的听众‘摆事实,讲道理’之外,还必须展示出一种能赢得他们尊重和信赖,对他们具有感召力的人格,并利用这一人格所具有的威信来影响他们的决定。”(赵菊春,1999)古罗马另一位成功的修辞教育家——昆提利安在《雄辩术原理》序言中也说到:“我是以培养出色的演说家为最终教育目的。作为一名成功演说家的首要前提就是他必须是一个好人,这不仅是指他对演讲有天赋才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要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亚里士多德,瓦特里斯,1954)因此,可以说人品诉诸就是成功的演说者与听众建立可信性的桥梁。
  亚里士多德的人品诉诸论对于教师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它说明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威信是“最有效的说服手段”,教师的聪慧、美德、善意等是学生觉得可信的品质。一个好的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美德、高尚的品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进而达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目的。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扬伯峻,l963)这里的“身正”,就是指具有高尚的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美德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尊敬和崇拜,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德”在学生心中,本身就是一种“理”,就是一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的“硬道理”。(魏书生,2005)
  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思想素质。教师良好的品德对学生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乐观开朗性格的形成以及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无不起着直接的、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做一名合格教师的首要前提就是他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2.情感诉诸和以情感人
  情感诉诸是指通过对听众心理和思想感情的了解来诉诸他们的感情,用言辞去打动听众。
  亚里士多德的情感诉诸论对于教师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它说明在与学生的言语交际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感情,用富有感情的话语去打动学生,即通常所说的“动之以情”。
  教师必须能够分析学生的情感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了解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情感和态度。对学生的情感不但要正确地分析,而且要善于掌握、调动,有时甚至还要迎合那些情感和态度。优秀的教师往往善于使用情感化的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为只有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真诚地关心他们,是为他们的人生和未来所着想的,他们才有可能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这是思想教育工作能否对学生产生积极的、良好作用的前提条件。
  因此,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的日常话语、行为要注意做到的重要一点就是通过情感的感染力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目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得人心者,莫过于情。”人是情感动物,发自真情的话才有可能感动人。只有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才能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决心。教师只有真诚相待,以情感人,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试析教师言语艺术中人品\理性与情感的诉诸


  3.理性诉诸和以理服人
  亚里士多德说过:“有的演说富于例证,有的演说富于修辞式推论……依靠例子的演说的说服力并不差,但依靠修辞式推论的演说更能受到高声喝彩。”(胡曙中,1999)修辞三段论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演绎论证法,是一种不完整的三段论。修辞三段论被用在演讲艺术中主要是为了劝说听众,演说者只给出大前提,听众在猜测小前提的基础上推断出结论,通过让听众去猜测演说者不直接表明的或故意省略的内容来激发起他们的参与意识。亚里士多德列举的一个经典的修辞三段论的例子是:
  人终有一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也会死。(结论)
  而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被省略掉了,但是听众可以猜测出来并补充上。使用这种修辞三段论进行逻辑推理,可以使听众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演讲的推理中,与演说者产生共鸣,从而更加信任演说者,因此结论也就更具有说服力。(胡曙中,1999)
  教师恰当地运用三段论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某位教师批评学生:“你连这种小事都做不好,还有什么事情能做好?”一句话就将学生的能力全部抹杀了。因为教师这样的表达不当,逻辑错误,学生当然不会接受。另外一位教师平时非常注意言语艺术。同样也是批评学生,希望学生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但是他换了一种说服方式:“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的(大前提);李嘉诚也是从街边摆小摊开始的(结论)。”这位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言语里恰当地运用了亚里斯多德的修辞三段论的逻辑推理。他的言语只给出了大前提,即“做大事的人都是小事做起的”,而小前提是“你要做大事就要从小事做起”,是教师不直接表明的或故意省略的,是让学生可以猜测出来并补充上的,其目的是激发起学生的进取意识。通过让学生在猜测小前提的基础上推断出这样的结论:“做大事情的人要从小事做起;李嘉诚是从小事做起的;我也要从小事做起。”这位教师用不直接表明的或故意省略的内容来激发起学生的进取意识,教育学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例证法是理性诉诸中的另外一种重要的说服方式。例证法是一种归纳推理法,由个别推向一般。它是用许多类似的具体事例来证明、概括自己的结论。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用典型事实来打动人和说服人是其显著优点。上述这位教师还聪明地运用了例证法,把李嘉诚作为说服的例子,从而大大地增加了他言语的说服力,学生对他的教育自然就会心服口服。
  具体的例子能有效地阐述观点、概念和立场,而生动而活泼的例子对学生的信念和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有效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要正确运用言语的推理方式,并寻求证据和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话语。典型的事例更容易打动学生和说服学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也更为深远。

  三、结语

  亚里斯多德的修辞诉诸理论对于提高给教师的言语艺术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他使我们明白,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威信是最有效的说服手段,教师的聪慧、美德、善意等是学生觉得可信的品质。做一名合格教师的首要前提就是他必须具备聪慧、美德、善意等能够使学生觉得可信的品质,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德育人。另外,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用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话语、言辞与学生进行交流,才能感动学生、打动学生。只有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示人,才能更好地对学生晓之以理,才能打动学生、说服学生和教育学生。

上一页  [1] [2] 

【试析教师言语艺术中人品\理性与情感的诉诸】相关文章:

试析积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08-04

试析被告人品格证据在公诉部门的运用08-07

试析高校数字校园中的信息集成08-26

艺术类论文-试析广告设计作品中跨国文化传播的考虑08-08

试析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08-22

试析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改的探讨08-25

试析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08-20

试析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意识08-02

试析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08-23

试析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人本理念论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