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时间:2020-10-10 09:49:4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摘要] 每个人因自身的生活经历、所受教育、情感体验的不同,对同样一篇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应该是不同的。语文阅读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水曾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本论文结合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较为优秀的案例来与同仁一起分享因尊重学生体验而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灵光。
[关键词] 独特体验 尊重  生成  接受美学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唯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唯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唯一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唯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我们的阅读也是这样,不同的人对于同一部作品的理解也是丰富多彩的,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目前现状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不少的教师认为学生年龄小,理解力低弱,无法与文本共鸣。因此,总是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讲个不停。总想把教参上的分析和自己的理解滴水不漏地传给学生。其实这样做既难切入学生的心灵,又耽误了让学生独立思维的良好时机。现实教学中,唯教参是从,追求标准答案,忽视学生个性张扬,抑制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学习本是最具主观性、创造性的学习,一味尊崇标准答案,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最终将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僵化。教师这样做是希望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恰恰相反,这种方法在许多时候并不能达到预料中的目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反对“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他曾语重心长地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圣陶先生这一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阐述暗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解读叶老“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理念和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就可以看出里面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感受。从西方接受美学角度上分析
  接受美学对于作品的定义是指与读者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东西,它已经突破了孤立的存在,融会了读者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对象。因此,每个人对同一部作品的解读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
  例如,在品读《故乡》时,大家对文本的主题有不同的理解,有些阅读个体认为是对辛亥革命不彻底的批判,有的认为是对迷信、庸俗生活理念的讽刺,也有的认为是对黑暗社会制度的鞭挞,更有的认为是反映了命运轮回的悲剧。这些解读,都是由于阅读个体从不同的角度而得出的感受,都有其可取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解读解读。我们教师应该尊重、鼓励他们。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学生欣赏到的美点也不同,.当全班同学将自己的心得进行交流时,每个人都拥有了多种体验,开阔了自己的阅读视野,学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解读课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有的教师对《扁鹊见蔡桓公》进行反思性阅读,设计了一个“话说扁鹊”的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学生的观点很有见地:“反思两篇文章,感到一件事成败的关键在于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语言是否得当,桓侯之死不能一味的指责其讳疾忌医,扁鹊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以为神医之‘神’不仅仅表现在其医术,更应该体现在其医德上。明知桓侯有病且对医生有偏见,又是一国之君,扁鹊竟不思劝解之法,只是告知其病之所在,言明不治的危害。若扁鹊能像邹忌那样在‘讽’上动动脑筋,桓侯之病就不会深入‘骨髓’,造成无法医治的后果。”应该说这种文本解读之思路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无疑是很有帮助的。这也是符合西方接受美学中作品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的观点。 
        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个体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是叶圣陶先生和《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符合西方接受美学关于对作品的多元化解读。认真理解和体会这一指导思想,切实转变观念,把新的理念贯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的阅读教学定会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阅读原野必将绽满个性的花蕾! 
[参考文献]
[1] 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章熊《谈谈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语文建设》2000年第一期
[3] 《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相关文章:

1.体验式教学下教学模式论文

2.情感体验下声乐教学论文

3.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初步思考论文

4.体验式教学在基础会计教学的运用论文

5.刑法教学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

6.多维互动体验式教学的构建论文

7.急诊医学独特性教学思维论文

8.体验式教学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9.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