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2-05 12:33:1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听话和说话是人类的口语交际形式,它既是人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一种生理活动,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口语交际能力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孩子有了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摆在教师面前。
        一、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面临的问题
        在农村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地感到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低下,而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口语交际课被挤占。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课程设置在大部分地区也已落实到位,但不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天生的,“树大自然直”,孩子小时侯不会说,长大了自然能说会道。他们以为口语交际与提高学生成绩没有多大关系,而且又不考核,这门课可上可不上。因此,口语交际课常常被识字、阅读、作文等课挤占,课程计划根本没落实。学校领导对教师按课表上课的情况缺乏监督,有时即便看到了口语交际课被挤占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想:只要学生在期末统考中能考好就行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何以培养和提高?
        2.语言环境恶劣,口语不规范。
        大部分农村家长因文化程度低,认识有限,只重孩子考试成绩而轻口头表达。除了学校外,农村孩子耳濡目染的都是乡亲们的方言、土话,甚至是不堪入耳的脏话。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习惯用方言交流,不善于用普通话表达。恶劣的的语言环境,是导致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家凯洛夫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但是决定着孩子们对教师的进一步的关系的,还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因此,教师自身也要规范教学语言和日常口语,尽量使用普通话和学生进行交流,做文明用语的楷模,当学生口语的典范。
        3.家庭教育差,错失交际良机。
        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严重缺乏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既无经验又无主动意识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培养和教育。加上忙于农事和生计,无暇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久而久之,形成了“只养不育”的局面,令人堪忧。近年来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日益增多,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母亲照顾的不缺失亲情,还算幸运,但母亲一人干农活、操持家务已身心疲惫,哪有闲功夫对孩子进行家教?由祖辈照顾的,老人只管让孩子吃饱穿暖,甚至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不少坏习惯。
        4.亲情缺失,交往无自信。
        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属于留少守儿童,他们长年累月与祖父母生活,跟爸爸妈妈一年甚至几年都见不上一面,缺乏沟通,他们很少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因此不少孩子比较自卑,缺乏自信。他们性格孤僻,少言寡语,金口难开,即使偶尔与人交谈,也扭扭捏捏,吞吞吐吐……在课堂上就更不敢与老师同学交流,遇到提问时,总是低垂着头,尽量避开老师的目光,生怕老师叫到他。自信心不足,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孩子的幸福生活和健康成长。
        5.学生见识少,交流无话说。
        大多数农村社区没有图书馆,学校没有图书室,学生的家里没有图书架,书包里没有几本课外书。他们每天课余时间,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看电视,或趴在地上玩扇卡的游戏,又脏又无益,生活很单调。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连寒、暑假都很少能外出旅游,是十足的“井底之蛙”。生活圈子的窄小,造成表达原材料的匮乏,使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针对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当作一项长期、伟大的工程来抓,努力研究、不断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1.上下重视,落实口语课堂。
        学校主管教育的领导要转变观念,要从学校的长远规划和学生的发展出发,高屋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好全校教师的工作,使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落实口语交际课。在学校教研活动中,要有口语交际课,要重视对口语交际的听课和评课。期末或年终要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当然这需要制定出一套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唯有如此,农村小学的口语课堂才能得到落实,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才有希望。
        2.学会倾听,架好说的桥梁。 

        听,是一种本领,也是孩子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一个人语言的习得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首先从听开始。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效对话之前,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听别人说话要用心、细心。倾听就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而且这也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是一种礼貌。二是会听别人讲话。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话中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到了高年级,还要能听出“话中话”。倾听作为一种习惯和意识,必须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只有听清楚明白了,才能架起由听到说的桥梁,提高说的质量。
        3.关爱学生,激发交际热情。
        小学生年纪小,对老师怀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心理,羞于开口,难以跟老师交流。要打破横亘在师生之间的这道壁垒,使学生不再认为眼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严师,而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良师益友,从而乐于开口,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和谐的语言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理确认安全的状态下,思维最敏锐、最活跃。孩子喜欢笑容可掬的老师,愿意跟亲切和蔼的老师交朋友,说心里话。沟通,会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参与你的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农村教师可利用空余时间与学生沟通,如拉拉家常,问寒问暖等,会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       4.赏识孩子,增强交际信心。
        一位伟大的哲人曾经说过:“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拥有它是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心理学家认为,一个自以为不如别人的学生,他们总是向别人谈自己“怎么不行”,这将使一般的自责转变为“自我失败主义”心理,会严重压抑人的进取心和创造性。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口语交际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教师,不能用放大镜找学生的缺点,用显微镜看学生的优点,而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5.家校联动,重视早期口语训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么家庭便是他们生命中的另一部分。鲁迅曾经说过:“小孩子往往喜欢听别人谈天,更喜欢陪客,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语言,看看有什么对于自己有关系——能懂、该问、或可取的。”(《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3页)因此,要注意发挥家庭的作用。
        6.用好教材,在读写中渗透。
        许多教师都觉得口语交际课上,无论教师怎么煽情,学生总不来气,课题气氛沉闷。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口语交际课呢?要解决学生懒于开口这一难题,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选择学生口语交际的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口语交际有“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两个模块,教师可以据此设计交际内容,上好口语交际课。如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同学们,美丽的春天来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春游?想开展哪些活动?你们已经做好了哪些准备?”先分小组讨论,再各组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其余同学补充发言。再评一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安排的活动最有意义,考虑得最细致周到。
        在用好教材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同时,教师要把口语交际与读写训练密切结合起来,在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同时渗透口语交际知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自始至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7.拓展见识,丰富语言积累。
        俗话说:“书不可一日不读也,一日不读,则食无味也。”语文教师要广泛阅读,精心备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活动,走进大自然,饱览自然界的无限风光;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走向世界,领略各国的历史文化;回溯古代,了解人类祖先的饮食起居;放眼未来,对社会的前景满怀憧憬。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行,主要还是读书少的缘故,读好教科书之外,还要多读课外书。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形成,二分得益于语文教科书及语文课,八分得益于课外大量的阅读。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或单元主题,及时给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篇目,指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同时,在班里开展“每月读一本文学名著,每天摘抄一段美文”活动。这样,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口语交际便有了源头活水。此外,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8.学科整合,形成教学合力。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光靠语文教师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因此,语文要和所有学科整合,语文教师要和其他学科教师联袂行动,共同担当起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任。语文教师要经常和其他科目的教师联系,特别是多和班主任联系,使全体教师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形成教学合力,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由于农村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还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多加关注,多想办法,结合实际广泛挖掘源头活水,激活口语交际,让农村孩子跟城市孩子一样,个个都愿说、能说、会说、乐说。 

【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相关文章:

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的论文06-10

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08-10

图书版权引进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4-27

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5-09

职校口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的论文05-06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5-06

我国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论文05-08

发电厂MIS系统的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04-26

当前企业统战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5-05

论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问题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