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美丽境界

时间:2020-10-11 13:33:3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语文课堂的美丽境界

        语文课堂应该有美丽的情怀在里面,有五彩的灵光在里面,既有清清湖水的明净,也有湛蓝苍穹的纯洁,更有绚丽霞光的缤纷。当我们用美丽的眼光审视课堂,课堂的美丽顿时容光焕发;当我们用美丽的课堂撩拨学生美妙的感觉,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进入课堂的美丽殿堂。
        其实语文教师最大的焦虑在于如何立体地去处理教材,如何把学生思维的亮点灵活地引入达成预设的目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自如、对教材的融会贯通、对生成点的选择与提炼会给语文课堂带来一份无法预约的美丽与激动,带来一份“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境。所以语文教师必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
        而我们的语文教学统一的东西实在太多,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解读方式,统一的练习,统一的试题,统一的答案……统一的教学如何能培养出有个性差异的人才呢? 我们能否突破我们现有的思想框框,在注重共性的同时,也注重个性,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否设计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能否阅读不同的文章,对不同的学生能否布置不同的练习、测试不同的试题等等。思想观念是虚的,其实也是实的,它实实在在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体现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可以说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举动都是思想的折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孩子们在多样性的语文活动中有着充分选择的自由,努力形成他们多姿多彩的个性。
        其次是对习惯的挑战,对旧的教学习惯的挑战。我们已经习惯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模式、这些方式方法简便易行,很容易操作。如程式化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当堂讨论,学生练习,当时知道结果,小结。又如串讲法:沿着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词句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依次讲来,娓娓而谈,且常常因此自鸣得意。此后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形,也就是所谓的启发式,把上述问题转换成一连串的小问题,上语文课就是这些问题的问与答。这些都是我们许多语文老师日常操作的,是我们所驾轻就熟的。这些习惯教法的问题所在,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学生阅读的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感性层面,重视培养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果我们依然沿用旧的习惯,课程目标只是标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成为口号。语感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培养? 语感就是语言直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惟有对文学、文化作品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深入到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从下面几个维度去开拓出美丽的境界:
        一、语文课应该文味隽永。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就应该从语文教学的大目标出发、小切点落脚。无论是美美的听、美美的读、美美的品、美美的说还是说一说、想一想、品一品、辨一辨、忆一忆、写一写,教学的主环节都应该把握对文本进行美读美品的本质。         二、语文课应该唯美情浓。如导语之美: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向青春举杯”专题的第一堂课有这样一段导语:“如果有人问我,青春是什么,我会这样说:青春是一首歌,演奏我生命的激越与昂扬;青春是一幅画,描绘我生命的绚烂与多姿;青春是一首诗,谱写我生命的梦想与追求;青春是一杯酒,酝酿我生命的香醇与厚重。青春是美丽而短暂的;是热情向往,是锐意进取。”如作者介绍之美(不流于空洞的介绍):“他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如结语之美:“亲情是身心疲惫时通往家里的一条小径,是风雪寒夜里思念中的一股暖意,是全家围坐桌边时的满室饭香。让我们感谢刘墉,他让我们知道亲情比蓝天深、比原野辽阔、比泉水清澈。用心体会吧,只要你我用心体会,那么,有一种感觉会涤荡心间,那就是——幸福。”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挖掘课文,把美与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语文课堂之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荡漾情感之美。
        三、语文课就应该巧妙睿智。一个语文老师在深入地挖掘出文本的内在精神高度之时,还要面对充满着思辨挑战的思维训练;语言、思维、精神,它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灵魂深处的困惑,与学生认知能力的挑战,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课应该是一种语文与哲学、语文与社会的巧妙结合,而在这结合中总是体现着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关照,因此,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吸引人。语文的课堂应该是从德性、智性到诗性,也正是“深度语文”的一个追求:经由我思,抵达诗。“思”是漫漫长途,“诗”是永远在头顶闪耀的神性光芒;“思”是每一堂课上扎扎实实的调动了思维、触动了灵魂的语言训练,“诗”是一切教育的终极目的——让每一个人有价值、有意义、有尊严地存在这个世界上。 
        四、语文课就应该纵横阖。语文课本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为了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更大的教学效益,我们必须关注课堂设计的广度与深度的处理艺术。所谓深度,是指教学能揭示文本的内在逻辑;能对文本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和把握;能够选择恰当的切入角度,充分利用文本教育资源;能够引发学生追问和探究的热情,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必要的背景、留下足够的空间。所谓广度,即课堂的密度,所选内容要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需要教师有很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合理安排好课堂设计的广度与深度,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效率的飞跃。

【语文课堂的美丽境界】相关文章:

1.巧用语文课堂渗透科技教育的点滴体会论文

2.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探讨论文

3.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素质教育的融入研究论文

6.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泛文化与浅文化现象的关联分析论文

7.中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

8.什么是美丽的美学哲学论文

9.尊重成就美丽浅谈后进生的转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