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1-04-19 11:04:3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应用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摘要:为了探索应用理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结合武汉大学实际,从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学科专业;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及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培养等五个方面对应用理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综合性大学应用自身优势,培养高质量应用理科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对其他高校培养应用理科的应用型人才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应用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进入21世纪,应用性本科教育得到蓬勃发展,但主要集中在工科领域,这与工科人才培养更强调实践能力有关。应用理科人才的培养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得以凸现。1990年原国家教委在兰州大学组织召开的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保护基础、加强应用、分流培养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理科人才,为我国理科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如今,理科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型人才虽然明显增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原来的基础理科中直接衍生出了如计算数学、信息光学、生物技术、信息管理等应用学科、技术学科,它们渗透到各行各业,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新的方向。因此,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另外,理科人才与工、农、医各类技术人员搭配起来协调工作,往往能收到显著功效。即使在管理工作中,理科人才也能起到独特作用。可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不仅需要大量工、农、医专业应用型人才,也更强烈地呼唤理科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高等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可以分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服务应用型人才和职业应用型人才。其中,前三种对应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第四种对应于高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2]应用理科本科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大多可以成长为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如:项目经理、职业经理人等。 
  武汉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尽管理科基础型学生占据相当大比重,却一直没有放松对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发展应用理科,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理科本科教育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一定要准确,符合社会及学校自身实际。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学科都应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理科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定位上都应有所侧重。在知识结构上,与重视理论知识并强调知识系统化的基础型理科人才的培养不同,应用型理科人才的培养要求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重,注重理论知识的广、浅、新、用特点和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在能力目标定位上,理科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素包括应用能力和关键能力。应用能力主要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能力主要指学习、工作和创新能力等。在素质目标定位上,理科应用型人才应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良好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身心素质,具有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使其不仅重视学科技能的提高,还重视市场、信息意识的养成。 
  比如,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还要掌握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以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二、按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理科教育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原来的高等理科教育单一的基础学科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必须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地发展应用学科,设置一批对口、急需的应用理科专业,培养直接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的理科应用型人才。然而,要把基础理科改造成应用理科,明确合适的专业方向,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通过国际、国内的社会调研,从原有各专业的基础出发,发挥基础理科的优势,不断开拓应用方向,大胆突破旧有的框架,构建应用学科和体系,并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逐步调整和完善。 
  应用理科是一类有自身特色的新型专业。一方面,作为理科,它应当保留基础宽厚、适应能力强的优势,给学生以科学研究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另一方面,它作为应用学科,更要有较强的适应性,要求培养的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实际工作,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因此,建设应用理科专业应当遵循“保证基础、注意应用”的原则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加强应用理科专业建设。在“厚基础、宽口径”的方针指导下,各院系实行“按大类招生,联合培养,学科交叉,基础打通”的培养模式。比如,按物理学类、化学类招收的学生,进校后1~2年打通培养,然后按社会人才需求及学生自身兴趣分方向培养。为了满足社会对多学科知识人才的需求,学校开设了物理、化学交叉的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化学与生物交叉的化学生物学专业方向。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知识扎实、英语应用能力好的人才的需求,学校在多个专业开设了国际班、中美、中法联合培养试验班。 
  三、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 
  建设应用理科的课程体系,似乎要增加很多偏重应用的课程才能解决,而教学的时间又是固定的,这就出现了矛盾。因此,我们必须统观该学科的全局,洞察其发展趋势,在确定课程体系时,必须保留最基本的;加强反映科技发展总趋势的;更新反映科技进步的;增设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但无论课程体系怎么变,必须要“保证基础”,这样不管科学技术如何日新月异,也不管学生将来的工作方向如何变动,只要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拥有基础训练所培养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就不难掌握新技术,不难应变一切实际问题。因此,绝不能丢掉原有的优势和长处。当然,在内容上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 
  建设应用理科课程体系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计专业课程;二是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和融合;三是构建模块化的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四是开拓建设综合性课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