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F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下的新模式

时间:2021-04-20 09:19:3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IRF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下的新模式

  摘要:1975年Sinclair和Coulthard对课堂言语活动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理论为后来著名的“起始、回应、反馈(IRF)”模式奠定了基础。然而,在对某一英语课的师生课堂话语观察后,笔者发现师生之间的课堂话语并不是完全遵从固定的IRF模式,IRF会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转化;课堂中不被期望发生的事情也会打破这一模式。本文将以Sinclair和Coulthard的IRF为理论根据,以课堂中通常发生的三种师生之间的对话为现实依据,重新构建IRF模式。

IRF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下的新模式

  关键词:IRF;外语;新模式;分析

  一、引言

  Sinclair和Coulthard(1975: 27)将课堂互动结构分为五级:行为(Act)、话步(Move)、交换(Exchange)、活动(Transaction)、和教学(Lesson),Sinclair和Coulthard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课堂上,师生间的对话遵从着一种非常严格的顺序,且结构严密。此后,Coulthard 和Montgomery (1981)、Sinclair和Brazil(1982)继续研究了短小的话语结构。这些研究大多数使用的是话语分析研究法(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且研究的是“交换(Exchange)”级(如:Michael Stubbs, 1983)的对话。Sinclair和Coulthard(1975: 44)提出“交换”分为界限交换(Boundary Exchange)和传授交换(Teaching Exchange)两种类型。界限交换标记教学阶段中的起始或结束,而传授交换关注的是教学进展情况(White, 2003: 3)。在Sinclair和Coulthard最初的模式中,传授交换包括三个话步(Move):开始(Opening),回答了(Answering),续后(Follow-up),也就是后来为大家普遍熟悉的起始(Initiation)、回应(Response)、反馈(Feedback)。

  二、基本理论

  课堂话语调查的途径有很多种,如话语分析、对话分析、语言民俗、多模态分析等。IRF交换是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对话模式,如:

  T: What’s the capital of France?

  S: Paris.

  T: Yes, that’s right, Paris.

  (Christie, 2002: 4)

  该课堂互动包括教师提问(Initiation)、学生回应(Response)、反馈(Feedback)。教师上课时都希望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一气呵成的降下来,然而在实际的课堂对话中我们会发现并不是这样子,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时刻打断对话,而此时对话结构也可能会改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的课堂对话是否还遵守IRF结构;IRF的角色是否会有转换;如果有转换那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构。本文应用话语分析观点中最普遍的交换结构(Exchange Structure)理论对课堂文本进行分析。下面通过摘选的三段课堂对话来分析常见的课堂对话里IRF模式的转变。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些结构,笔者用以下符号代表不同的IRF:

  I Initiation 起始

  R Response 回应

  F Feedback 反馈

  Ir Re-initiation 再次起始

  Is Student initiation 学生起始

  It Teacher initiation 教师起始

  I1 First initiation 第一次起始

  Rs Student response 学生回应

  Rt Teacher response 教师回应

  R1 First response 第一次回应

  F1 First feedback 第一次反馈

  三、文本分析

  (一)师生之间的起始和回应交换

  通常情况,教师是I和F的发出者,学生担任R的角色,但是,课堂中是否会有学生发出I的情况呢?遇到这种情况,IRF又该如何排列呢?例如:

  对话1:

  (1) T: Kasha? Kasha, do you like pets? (The teacher faces to the board and draws a circle with “pet” in it).

  (2) K: Do you like? Sorry.

  (3) T: Do you like pet?

  (4) K: Pets? Yes I do.

  (5) T: Ok, very good. Sugar, do you like pet?

  在这一段教师和Kasha的对话中,教师发出起始句(1)提问,在IRF结构中,学生Kasha应当回答“yes, I like”或者“no, I don’t like pets”,但是这时学生Kasha似乎没有听清教师的提问或者没有注意听讲,结果她没有按照教师预期的方式回答问题而是反问教师刚才问的是什么问题(2),这时师生间的IR结构交换了,教师重复了问题并再一次发出I,句(4)才是句(1)真正的R,句(5)为F。

  该对话的.话步交换不止三步,原因在于句(2)和(3)。笔者认为此对话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句(2)可以看作是由学生发出的起始(Is),起始(I)一般由教师发出,而从该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课堂中教师并不是唯一可以发出起始(I)的人,学生同样可以发出(Is),而教师的起始(It)问题也可以变成教师回应(Rt)。若学生没有听清教师的提问或者思想不集中或者没听懂问题,他们可能会向教师发问。这种情况,学生的问题就成了起始(Is),老师则或重复刚才的问题或作为一种回应(Rt)回答学生的提问。这种结构交换可以表示为:

  It – Is – Rt – Rs – F

  (1) (2) (3) (4) (5)

  第二种,句(2)可以看作是学生对教师的起始(It)的回应(Rs),教师重复她的问题(Ir),然后学生回应了教师的第二个起始。话步(2)和(3)表明学生在课堂听讲时可能没听到教师的提问或者没听懂,而教师不得不重复问题或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这就是下面另一种IRF模式:

  It – Rs – Ir – Rs – F

  (1) (2) (3) (4) (5)

  该段对话表明,在课堂对话中,起始并不一定仅由教师发出,回应也并不一定只有学生才可以做,当学生对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有疑问时他们同样可以对教师发出起始,而教师则会对学生的其实作出回应(Rt)。这种课堂师生对话具有普遍性,因此,I和R是可以在师生间交换的。

  (二) “支架”在IRF结构的作用

  IRF结构的局限性在于话步1和3都是由教师发出,这种模式不利于鼓励学生发言和学生课堂语言的自身修正。然而在课堂中有时在第三步之前会有更多话步,如:

  对话2:

  (1) T: Ok, very good. Kasha, what color of cats do you like? (The teacher wipes the words “pets” “cats” and “d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