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自觉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时间:2022-12-06 19:20:1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文化自觉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论文摘要: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的文化特色,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内涵、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题中之义。当前,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理念性冲突、制度性冲突、主体性冲突和环境性冲突等阻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因素,文章以文化自觉为视角,探讨了文化自觉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文化自觉;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价值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塑造高职院校形象,增强高职院校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工程。从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必须为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而重视文化建设。但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应局限于建设有文化的校园环境,也不应成为其他高校文化的照搬,而应该走向学校内的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的涵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首创的文化概念,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源,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此外,应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和相处的能力。”从费老关于文化自觉的思考中不难看出,“首先,文化自觉体现为对文化发展基础的自觉。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中‘明白它的来历’对于文化自身的历史的自觉,体现为对于这个文化的产生过程、发展历程、存在基础的自觉。……其次,文化自觉体现为对文化发展方位的自觉。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转型’、‘新环境’、‘新时代’,是对于文化发展的方位的自觉。……再次,文化自觉体现为对文化发展趋势的自觉。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中所涉及到的‘特色’、‘发展的趋势’、‘自主能力’,‘自主地位’,是对于文化发展的趋势的自觉。”文化自觉就是要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和文明于人类的意义不可或缺。反而言之,如果人类一旦失去文化的自觉,便会陷入迷茫、良莠淆杂、丢失自我,甚至重返愚蛮。总之,在认识、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能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进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伟大成果,其基本功能是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高职院校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一个分支,是高层次的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其发展伴随着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高职院校文化是培养人才素质、品质的背景与底色,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而不同的高职院校文化也展示了不同的高职院校的名片,构成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总之,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学校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
  本文所指的文化自觉是指高职院校所有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即高职院校师生员工始终站在高职院校文化的前沿,保持先觉,主动承担。首先,高职院校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体现为对高职院校文化发展基础的自觉,体现为对高职院校文化产生、发展的自觉。其次,高职院校文化自觉体现为对高职院校文化发展方向和趋势的自觉。再次,高职院校文化自觉体现为对高职院校文化进行创建的能力和选择的自觉。高职院校文化自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的自觉,二是高职院校制度文化的自觉,三是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自觉。只有高职院校所有师生员工在文化上自觉,高职院校文化才能逐步提升并放出异彩。

  二、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冲突

  高校文化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亚文化,是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为师生员工所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方式。根据高职办学的特殊定位,“高职院校文化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 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学校文化。”高职院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主流形态随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高等教育领域,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和文凭至上的价值取向使高校的地位迅速提高,同时,也使高校在骤不及防中面临着一系列冲击和变革,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高职院校中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使得主体间的价值观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的文化生态被打乱,形成了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局面,这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理念性冲突
  高职院校文化理念的形成是以其成员对文化的理解为基础的,在现实中指导着个体或集体的文化行为。高职院校是一个小社会,而且是一个流动、多元、变化的社会,是学术文化与社会文化、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交汇之地。在高职院校这种相对开放的环境中,理念的多元存在是自然的。但目前人们常常回避高职院校文化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而对文化形成了种种肤浅的理解。有的视文化为一种装饰性符号,简单地将现代化建筑、草坪、雕塑当作文化的象征;有的将文化看成是高职院校的一种形象设计,或是一种争取高职院校荣誉的手段;还有的人将文化视为娱乐性活动,认为片面地开展一些文娱性活动、组织几场讲座就是建设高职院校文化了;还有人视文化为教育性课程,将开设一些文化素质课程当作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点。这些对高职院校文化的肤浅理解,不仅使高职院校文化失去其本真的意义,而且彼此还各持己见,互不相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使高职院校缺乏一种主导性的文化。在这里,高职院校文化不再是学生在高职院校生活的一种体验,而是被功利化为一种管理手段,文化与人的关系被扭曲,不再是和谐相融的关系,文化的价值被降低,丧失了其教育性。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样一种文化已经从根本上丧失了文化的本真,成为一种伪文化。可见,当前重建高职院校的文化理想是非常迫切的。
  (2)制度性冲突
  规模的快速发展使许多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没有及时跟上,许多高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不明,因而出现了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制度建设上一味地模仿和复制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模式或高职院校间的相互模仿、复制的现象。比如,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制度制定、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活动形式等方面都如出一辙、高度雷同,从而脱离了高职培养目标,未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高职院校在制度建设上的不思进取,不仅使其无法借助已有的制度来解释和解决自己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且还造成许多高职院校树立不起新的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制定不出新的制度,从而不能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使师生员工对现存制度产生更大的不满和误解,使高职院校工作陷于被动的局面。


  (3)主体性冲突
  高职院校的主体可以分为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后勤服务人员等四类,“不同的价值主体对学校价值的期待是不一样的,有些可能还是相矛盾的。”主体之间因为价值取向、文化修养、思想意识、行为和利益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导致了冲突的可能性。同时,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给予学生较多的自主权和较大的自由空间,这就使得不同的价值主体可以较少顾忌地彰显自己的价值追求,这样一来,不同价值主体之间的冲突就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了。细而言之,高职院校文化的主体性冲突是指学生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和发展需要等各方面与学校其他主体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冲突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的。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对人才标准的理解与看法,许多大学生并不认同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表现在课堂上与教师不配合,甚至用逃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专业学习的排斥。这样就出现许多大学生身不守校或身心分离的失衡状况,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产生冲突的具体表现,又是他们之间产生新的冲突的部分原因。
  (四)环境性冲突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新校区的开发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传统的学校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职院校已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许多高职院校的管理、办学、住宿等开始趋向分散化,课堂上老师只负责传授知识,不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认知;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的学生其直接管理者是企业主管,不是老师,这些变化使得学生产生孤独感,进而使得高职院校的文化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在下降,进而使得不同环境间的文化冲突愈加激烈。这集中表现在高职院校各个校区之间的冲突、学生与不同环境的冲突、学校与社会的冲突等。
  上述四大冲突尽管加大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难度,但也在客观上反映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紧迫性,这也是高职院校发展中所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文化自觉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任何一所优秀的高校,文化自觉一定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化自觉是人们在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主体意识,是人们在文化选择和文化构建过程中的一种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我们尤其要提倡“文化自觉”,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认识其他的文化,加强与社会沟通、与其他高校交流,实现学校与社会共建、高职院校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校内不同专业互融的立体开放的学校文化发展模式,以文化自觉促进高职院校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文化自觉有助于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自觉能促使人主动去思考,寻求物质背后隐藏的文化,并且,只有传承和发展原有的文化,才会发展出新的文化内容。物质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的基础,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它往往反应了高职院校传统文化的积淀,反射出高职院校的历史传统,反应了高职院校的诞生、形成、办学传统及其核心价值体系。高职院校物质文化是指高职院校具有明显文化意味的硬件设施,主要指景观、建筑风格、基础设施、活动中心等校内硬件设施以及校企合作办学中的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的发展,其根基在于高职院校文化的发展,这离不开与其相适应的物质文化的更新与创新。这也正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使命,是时代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必走之路。它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同时它的表现形式也可落脚于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的更新。例如,学校设备的添置,校园环境的维护,教学设备的更新等。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学习、探究和实践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建设一些有学校特色的、深厚文化涵义的雕塑等人文景观,赋予物质文化以丰富的生命力,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会“说话”,让学校里的每一个地方都具有教育功能。实践证明,一所环境优美,设备精良、底蕴深厚的高职院校的确也有其一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文化自觉有助于高职院校制度文化的形成与完善
  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的规范力量,是人们言行举止、交往互动的准则系统,是支配整个高职院校运行的“游戏规则”。文化自觉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型价值观体系的构建,而高职院校制度的不断完善,也使新型的高职院校价值观体系的形成具有可能。文化自觉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客观地观察、分析和思考高职院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帮助教育工作者自身弄清制度制定的依据、实施方式和意义,并将其和高职院校文化的更新和发展紧密结合,从而真正发挥制度沿革更新的有效激励作用。高职院校的学校岗位责任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绩效工资改革制度等制度文化的建设和执行若只是依靠制度的合理,而没有高职院校内教育工作者对制度的充分认识,对自身工作状况的合理分析,对大局意识的正确把握,显然是不行的。当前的高职院校制度实施之所以效果不佳,不能给师生以心灵的震撼,触及他们的心灵世界,并内化为师生自觉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其根本原因是高职院校的制度未能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加以建设,特别是未能从文化自觉的高度来审视、反省、创新、构建制度文化。因此,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今天,有必要从文化自觉的层面引导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
  (三)文化自觉有助于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反思与创新
  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代表着整个高职院校的价值取向。文化自觉能深化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内涵,文化自觉视域下的精神文化建设的根基和落脚点是人的发展。高职院校之间存在着差异,但真正的差异不在于校舍建筑,不在于设施设备,而在于高职院校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文化自觉的本质是“人化”,文化自觉的功能是“化人”,即高职院校内成员自觉主动地对高职院校内好文化给予继承,旧文化得以改造,新文化得以接受,如此良性的循环正是文化自觉作用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正确发挥。文化自觉能使群体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使师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所有人的聪明才智;文化自觉有助于高职院校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能使高职院校所有成员自觉调节个体观念和价值追求,逐步融入高职院校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进而发展成鲜明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文化自觉还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倡导创新文化,使学校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进而创造新型的高职院校文化,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从来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其形成、演变、积淀,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价值观不断冲突的发展历程。相信只要文化自觉的理念深入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良好结果,使学院形态、文化神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校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最终实现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上一页  [1] [2] 

【浅析文化自觉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相关文章: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特征04-11

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08-22

加强高职院校的道德文化建设05-15

数学文化在高职数学教学的价值论文04-11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障碍及原因分析08-27

校企融合的高职书院校园文化建设06-15

谈谈校企融合的高职书院校园文化建设05-2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分析05-30

浅析中国文化对中国村镇文化的影响论文05-20

浅析企业文化新途径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