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

时间:2022-06-14 15:17:1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

  论文关键词: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道德教育 高校 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信息 时代课题 信息法 商业活动 互联网 全方位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人们的阅读、交流、娱乐乃至商业活动越来越多地在网上进行,世界被网络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加强对在校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网络道德包括了在网络信息的交流与使用中遵守信息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尊重知识产权、抵制信息犯罪等内容。

    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5年1月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4160万台,上网用户总人数为9400万人,网站数为66.9万个,中国大陆IP地址数已达59945728个,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74429M。网民的迅速增加,使互联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空前的提高,但同时也为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犯罪提供了便利。在各种信息犯罪活动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犯罪多以青少年的介入为主。互联网的隐蔽性导致了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组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且这1%中只有4%会被指控。据国内外已经发现的信息犯罪案件统计,犯罪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占80%左右,平均年龄只有23岁。

    尽管青少年信息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校德育内容的相对滞后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过去学校教育强调的是计算机知识的技术层面,教会了学生使用电脑的技巧,但忽略了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要求,以至于造成了一种奇怪现象:一方面学生懂得私拆别人的信件有悖道德,另一方面在网络世界却不认为偷看别人的电子邮件是不道德的。可见,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二、网络道德原则

    在网络社会中,人们以数字化信息为联系的中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间接性。这时传统的、直面的道德舆论难以进行,由于不少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性、面具化,道德舆论的承受对象就变得更为模糊,道德自律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网络道德具有全民性、兼容性、互惠性和自由性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