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与相应的教育

时间:2023-03-29 13:16:3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与相应的教育

   论文提要:网络文化的影响给青少年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与青少年德育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面对和解决这些矛盾,开展网络教育,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网络道德文化,培养青少年道德自我完善能力,是“E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与相应的教育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  品德发展  网络道德教育

  进入21世纪,一种以信息为标识和内容,以因特网为主要载体的崭新的生存方式——网络文化,即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交往、思维、情感、行为乃至思想价值取向的基本方式。据有关统计,至2000年上半年,我国的互网络用户已达1690万一;18~35岁的网民占90%以上:,并呈年轻化趋向。据预测,到2005年,世界少年儿童网迷将达5000万。对于青少年一代来说,网络文化将成为他们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E代生存方式)。因此,“E代教育”——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与相应的教育对策研究,是网络时代德育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虚拟生存: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探讨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与相应的教育对策,首先要弄清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未来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虚拟性。网络世界是一种电脑虚拟空间,即网络行为所依附的空间是一种不同于物理实在空间的电子虚拟空间。各种网络行为形式没有现实社会行为的实体性、可感知性,没有外在的可触摸可察觉的时空位置和形态。网络行为虽然在功能效应上是真实的,但在存在形式上是虚拟的、非真实的,可称之为亦真亦幻的虚拟现实。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行为不受任何时空形式的局限而变得无拘无束,让网络人的思想、思维、想象、行为、创意得以无限量的发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当然也可以使人不守规则、任意妄为乃至胡作非为。因此,网络文化在为人的社会交流提供无限的虚拟空间的同时,又在物理空间进一步限制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对它缺乏合理、适时导向,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互联性与互动性。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在它的交互联系性。它使整个世界联成一张网络,成为真正的“地球村”。其互联性带来了信息传播和人类交流、交往行为以及相互间影响的互动性。网络传播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双向信息流通方式,传播者与受众或“网络人”之间可以直接交流信息,实现人际互动;其互联、互动性也使传播与交流不受时空、地域、国界身份之所限,网“撒”到那里,传播和沟通就可以在那里即时实现,从而实现了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和共生。这是过去的物质资源和货币资本都无法达到的。

  多元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主要表现为:①传播的多元一体性。各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均可共存于网络之中。②受众选择的多元化。传统的大众传媒以单向、点对面为基本传播方式,即由少数人(媒体“把关人”)掌握信息来源,通过媒体的筛选和制作向庞大的公众(受众)进行传播。而数字技术使网络传播成为多媒体传播,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和视像等多种信息融成一体,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的信息;同时,实现双向的点对点、面对面的互动传播,打破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使每一个网民都可以直接、自由地沟通,也可能使“每一个新闻机构甚至个人都能成为对世界产生冲击的人”,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诸因素的关系。③个性化服务。网络传播方式提供了与传统传播绝然不同的个别化、个性化的服务,更适合现代人的需要,更有利于主体作用的发挥。传播的多元化和受众选择的多元化以及传播中间环节的减少(中空化),其结果必然是“把关人”地位及其控制传播进程、引导舆论、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功能的相对弱化,相反则是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功能的加强以及网民的自主性、创造性的更自由发挥。

  快捷性。网络文化这种特点表现为:①传播速度快。驾驶计算机“快马”的网络文化传播速度是一触即传天下,用“坐地Et行八万里”已无法形容。任何一种“网民”所关注或感兴趣的现象,瞬间便可传遍世界,成为时尚,使“环球同此凉热”。②上网人数剧增。从1993年9月IT产业兴起至1999年短短6年间,全世界上网人数就达2.6亿;到2000年底上网族已达4.14亿,。③“快餐文化”大量涌现。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具有简洁、平白、快速特征的“快餐文化”迅速成为时尚,成为现代文化生活的特征之一。

  开放性与非中心的全球性。与传统文化相比较,网络传播是开放而没有中心的。任何一个网络人地位都是平等的,都是自由、自主的;任何网民、网页都可以成为中心。网络文化开放性的魅力,在于可让网民自由交流,无拘无束,畅所欲言,随心所欲,迎合了当代青少年的自我心态。而网络的非中心性则与其全球开放性紧密相联,每一个网络人都可以“触一键而动全球”,通过触网牵动整个世界的神经;每一个网络人都可以“东家长、西家短”地评论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任何人和任何事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既有加速多元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和发展的功能,同时也使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凭籍其语言和技术上的优势,通过互联网“君临天下”,形成“殖民文化”,进行“文化侵略”

  自主性:网络行为是一种自主的个体行为,每一个网民都具有文化主体的地位:现时其他传播文化那种“精英阶层——把关人——大众”的影响模式,具有明显的控制性,即文化生产者为精英阶层所控制和操纵,文化信息需经把关人来传给普罗大众;把关人以把关为由,随意以增、删、改、管、卡、压等形式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导向、加工,人为改变了信息的自然性或原本意义?而网络文化是一种点对点,面对面的自主文化,“大众——大众”是其基本形式。任何网民都可自由、自主、不受束缚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从开放的网络中获取多元化的信息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也是网络像漩涡一样吸引人和让人产生眷机情结的原因之一:
  
  创造性。网络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走进世界”、“创造世界”的欲望和在“网络世界中寻宝”的希望,而网络又为所有怀抱壮志的人提供了各种潜能发挥的机会。它是拓荒者创造性发展的最大舞台
  
  交互式思维。多元、互联的网络文化特点营造了网络行为的交互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信息的双向、多向交流中产生,具有即时反应性、随机应变性、相互启发性和多元整合性等特点。它是一种高效、灵活、互动、协同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促进人的智慧发展。

  二、双刃剑:网络文化的道德价值审视

  网络文化以其独有的特点和强大的功能,开创了崭新的第四媒体时代。它从诞生的时候起,便对富有好奇心和探险精神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其宽频高效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学习交流和文化享受、娱乐的心理需求:但是,作为一种新生的文化现象,它对社会的影响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同时并存。它一方面为人类展现了E时代数字化生活的全新、美好的前景,并为新一代的潜能开发提供了巨大舞台;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各种各样非秩序化(脱序)、无政府主义、病态的网络社会问题。上述的网络文化特点及其影响对青少年的道德规范、品德发展和青少年道德教育等方面同样表现出正与负效应兼具的双重意义。它既为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体系注入了新的生机、新的希望和新的活力;同时又带来了许多新的网络道德问题,增加了德育的难度,对现行德育模式与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和挑战性。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种矛盾冲突。

  (一)道德规范的民族性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全球性的矛盾
  道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不同民族往往有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容。如东方民族的道德价值注重群体意识,而西方社会的道德价值则偏重个人精神。网络文化的全球性、开放性特点,带来了社会道德的多元性。这既有助于民族性的道德融人全球性的共同道德体系,又可以使民族性的道德“围城”被突破而导致瓦解;既有助于青少年道德视野的拓展和道德判断、选择、协同、整合等能力的提高,以及促进传统的顺从型、依赖型道德向现代的主体型、自主型道德转变,也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价值混乱或民族道德精神的丢失。西方某些信息输出大国通过网络传播来进行“文化侵略”,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渗透进来.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最终产生认同和依赖感。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青少年对西方发达国家的道德价值观念表现出相当大程度的认同:59.8%同意“个人主义、自我中心”的观念;75.1%同意“性自由”的观念;97.2%同意“信仰自由”的观念;44.6%同意“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观念;64%同意“有钱就有一切.金钱万能”的观念;92.7%赞成“享受人生”的价值观念;信仰自我奋斗的学生占44.5%,信仰上帝、宗教的占l1.4%,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有2.1%。可见,以上倾向与网络文化开放性、全球性特点所带来的西方“殖民文化”影响有关。凭籍在国际互联网上占有的语言和技术上的绝对优势,美国人直言不讳他们的文化理想是“让全世界都用北美人的方式思维与书写”,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更声称要“领导全世界”。其“殖民地文化”的政治企图昭然若揭。

  解决道德的民族性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全球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采取如下策略:一是巩固和拓展民族道德价值中的基础性、人性。因为只有基础性、人性化的道德才有更强的国际性,更能融人人类共同价值的精神家园。二是加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教育,使年轻一代认识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三是发展青少年的道德智慧与能力.特别是对多元价值的判断、选择、协同、整合等能力。四是发掘东方文化的道德资源。东方文化及其蕴含的道德价值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珍贵遗产,继承这些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网络时代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和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是历史赋予新一代炎黄子孙的社会责任五是对东西方道德价值的选择与取向问题,而核心与实质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道德价值的判断、选择、协同与整合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主义道德价值凭籍其媒体传播尤其是网络传播技术与语言上的优势,影响将越来越广泛、迅速和深刻因此.网络时代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价值的正确导向和对多元价值的识别、判断、选择与整合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道德生活的实在性与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的矛盾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生活具实在性,个体的道德行为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与他人的监督而具有一定的掩饰性、社会控制性和自我制约性,从而更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而以虚拟运作为基本运行机制、以虚拟世界为生活空间的网络文化,则具有隐匿性、不易控制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与现实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教育有相互促进一面,也有很大的矛盾冲突。在网络上,图文、声音、影像等信息都以数字信息0与1的形式被传输、记录、存储、处理,上网人的身份姓名、地址、电话、相貌、身材、性别、年龄等一切真实的特征都可以被人为地遮掩和臆造与隐蔽性特征相联系的是不易控制性。网络传播以电子为载体.通过全球因特网或电话、电视网络等以光速传送,网络交流行为在网络人之间直接、自由地进行,没有处于中间环节的“把关人”从中把持.因而不易搜寻,难以确认和控制。网络文化的这些特征能使人的道德有更真实、更本性、更自由或更智慧的表达,在隐蔽、无监督的状态下,人的内心世界往往有更“本我”(弗洛伊德语)、更充分和更率真的流露而无须戴着面具、这有助于青少年进行道德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而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社会控制和学校德育的难度社会道德行为的掩饰性和约束性与网络行为的隐蔽性和“本我”性的矛盾,很容易使青少年产生表里不一、知行脱节以及自我道德失范(如网络犯罪或任意妄为)等不良人格。

  同时,由于人的本性具有追求自我与自由、不喜欢受束缚的特点,厌倦了现实道德的虚伪性与约束性的当代青少年对具有隐匿性和不被控制性的网络生活十分青睐和沉迷,因此也带来了种种消极、负面的网络道德与网络心理问题。网络沉溺是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经常生活在电脑虚拟空间中的青少年,如果把一种虚拟的环境当作真实的环境来体验,过度沉迷于其中,就会产生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角色倒错.无法实现其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这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的角色转换和行动协调,造成一系列心理错位、人格障碍、行为变异乃至生理失调等现象。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①双重人格,即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分别产生两种绝然不同的性格特征。②网络孤独,即过度沉浸于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中人际情感日趋疏远而产生“网络幽蔽症”等。⑧网络虚伪,即网络行为的隐匿性使人出于自我保护或别有用心等目的,在网络交流上常隐去真正的身份及意图,用面具示人。这与在真实社会生活中的知行不一等现象相比,网络上的面具行为具有更多的图谋性和虚假性。④网络上瘾,即网络生活能让人产生一种像吃软性药丸、酗酒、赌博一样的上瘾感觉,欲罢不能,上网则“落网”。⑤道德冷漠,即网络沉溺者由于整天面对虚拟的电脑世界,脱离现实生活,远离社会群体,失去表达真实情感、协调人际关系和关怀他人的机会,出现道德冷漠症。此外,网络沉溺还会导致“信息综合症”、认知情意以及思维模式僵化、学业荒废乃至神经错乱等现象。这些现象屡见于报端,应引起关注。

  解决网络沉溺问题的途径不是远离网络,而是不要脱离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要教育青少年不要把虚幻的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的生活,学会做网络的主人、超越者,而不要成为网络的奴隶;学会以网络为工具去丰富人生,而不要让网络成为人生发展的枷锁。
  (三)道德的规范性与网络文化的非秩序化、自由化的矛盾
  道德规范是形成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的基础,社会规范的目的是使个体养成遵从行为并促使其“自我立法”(自我修养)。遵从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自我修养和形成道德人格则是它的最终目的。可见,道德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促进个体道德“自我立法”来实现社会控制的。这与网络行为的自由化和非秩序化取向形成了矛盾冲突。

  网络信息传递过程不存在等级上的中央管理控制,因此网络行为表现为一种非中心的自主行为,崇尚平等、自由、无限制、无束缚的交流方式。被网络世界普遍认同的价值规范和道德信条是“进入计算机网络应该是无限制和彻底的,所有的信息应该是自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行为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的“自由市场”式行为,它不像其他媒体文化传播那样必须经过“把关人”的制作和社会监控,上网发布或查阅信息基本不受任何限制,即使有些信息在某处被禁止,但网民可以轻易在别处调阅。网络行为的自由化和个性化服务方式,有利于信息的广泛传播.但容易导致青少年品德发展的非秩序化、自由化和个人主义倾向。在缺乏有效管理与监督的状态下,人性“本我”中的灰暗面得以肆无忌惮和淋漓尽致的发挥,各种犯罪,包括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络洗钱也找到最好的滋生和蔓延的温床,其中网络色情与暴力是网络无秩序化对青少年品德影响最广、危害最大的网络社会问题,是造成青少年品德不良问题的主要“杀手”。令人忧虑的是,由于商业目的、人类的基本需要和好奇心的推动,色情文化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有很大市场。据调查,在因特网内的非学术性信息中,约有47%与色情有关。

  防止青少年受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加强政府、社会对网业的管理、立法、监控;二是提高对网络传播中色情和暴力等给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的过漏技术;三是要加强青少年的上网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网民对不良信息侵蚀的免疫力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学校的学生看黄色网页的比例低于一般学校的学生,且接触影视网页色情内容时重点学校学生多为不安、反感或无动于衷,而一般学校及薄弱学校的学生多为好奇、刺激。这说明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免疫力和信息素养是防范网络色情影响的最好办法。

  (四)道德的遵从性与网络文化的自主性的矛盾
  道德强调的是共同价值、群体利益和社会秩序,共同性、遵从(服从、帧从)性是它的特征:而网络文化是一种个性化的文化,多元价值、自主选择、刨新发展是它的个性特点,这就与道德的遵从性特征存在着矛盾冲突。网络文化适应了当代青少年的特点,诸如价值取向多元化,自我意识、自主精神强化等。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这一特点,我们应改革道德要求划一和道德教育千人一面的模式,积极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道德选择和整合能力,以适应时代对新一代品德素质的要求;此外,还要加强个性化、个别化的德育.注重对“自我中心”现象进行分析和教育,防止青少年强烈的自我价值取向滑向极端个人主义的陷阱。

  (五)道德教育的传承性与网络文化的互动性的矛盾
  道德教育素来偏重传承式教育,观念上把指导者视为教育者.把学习者视为被动的接受者;方式方法上以教育者的说教、灌输为主,其特点是自上而下、单向输入、被动接受,而不大顾及学习者的特点要求和实际需要。长此以往,学习者可能形成知行脱节、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双重人格,或者以逆反、对抗、厌烦或无可奈何、马虎应付等心态对待教师“耶苏式”的说教,导致道德效果偏低。这是学校德育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据我们调查,当前中小学生在品德表现上知行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如对“红绿灯的交通规则”,100%的大中小学生都懂得,但行为上能自觉遵守的只有59%;对在公共汽车上为有需要的人让座,公共场所不喧闹等公德,学生认为应该做,但真正自觉去做的不足50%;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少原理倒背如流,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生只有2.1%。上述现象十分普遍。

  要改变德育低效和学生知行脱节的状况,我们必须改革现行德育观念与模式。网络文化是一种双向、多向交互交流、沟通的文化,网络时代是一个多元互动的时代,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注重民主对话、平等交往和真情互动。因此,网络道德教育要真正树立学习者是道德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非任意塑造的对象的德育观念,变单向灌输、被动接受的传承式教育为双向(或多向)互动、自主选择、多元整合的德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德育实效,促进青少年品德素质健康发展。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与相应的教育】相关文章:

网络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论文05-21

谈谈网络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06-05

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论文04-11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06-08

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08-22

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06-14

论述影响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原因及相应对策08-23

网络影响教育的分析和探索08-14

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06-13

谈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