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九歌》的悲剧质素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

时间:2021-05-03 10:26:0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屈原《九歌》的悲剧质素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

  屈原辞赋“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深受其影响。对此,前人已有述及。王夫之《唐诗评选》:“义山诗寓意俱远,以丽句影出,实自《楚辞》来。”[1]吴乔《西昆发微序》:“义山始取法少陵,而晚能规模屈宋……《无题》诗十六篇,托为男女怨慕之辞,而元一直陈本意,不亦风、骚之极致哉!”[1](P8)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注《无题》(八岁偷照镜):“此首乃追忆之词。逦迤写来,意注末两句。背面春风,何等情思。即‘思公子兮未敢言’(按,此《九歌·湘夫人》句)之意,而词特妍冶。”[1](P30)秦朝釬《消寒诗话》:“义山诗如《无题》、《碧城》、《燕台》等诗,且放空著,即以为如《离骚》之美人香草,犹有味也。”[1](P44)

屈原《九歌》的悲剧质素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

  上面引述,主要从总体上概略谈屈原辞赋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本文特拈出屈原《九歌》的悲剧质素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略陈管见。

  一、屈原《九歌》的悲剧本质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

  《九歌》是朝廷祭歌还是民间祭歌,它的创作年代是早是晚等问题,向有争议。笔者认为,《九歌》乃屈原晚年流放江南时,根据楚之民间祭歌加工创作而成的一组抒情诗。这个问题的界定,对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界定了《九歌》的创作年代和性质,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九歌》的悲剧色彩。

  闻一多先生在《九歌的结构》、《什么是九歌》[2]两文中,根据《九歌》十一篇的内容和风格特征对《九歌》进行了分类,认为其中八篇的《东君》与《云中君》、《湘君》与《湘夫人》、《大司命》与《少司命》、《河伯》与《山鬼》各为一对配偶神,作品所陈述的是他们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这种划分和概括未必完全切合实际,但可成一家之言,起码“二湘”、《河伯》与《山鬼》诸篇陈述爱情故事则是不争之事实。爱情是人类美好的感情,有情人理应终成眷属,但《九歌》中的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总是以失败而告终。《湘君》,写湘夫人思念恋人湘君,久候不至而驾舟亲往前迎,“邅道洞庭”,横渡大江,历尽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然而,“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叹息!”她在痛苦失望中“横流涕兮潺湲”!《湘夫人》,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望而不见,相遇无缘。他幻想能与湘夫人同结百年之好,传令筑室水中。但正值水中华美芳洁之宫殿筑成之际,“九嶷缤其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九嶷山上的众神来迎接湘夫人回去哩!湘君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河伯》,始写河伯与恋人携手游山玩水——“与女游兮九河”,“登昆仑兮四望”,“与女游兮河之渚”,真是其乐融融!然而好景不长,“流澌纷兮将来下”,由于流冰纷下的威胁,“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河伯与恋人不得已而凄然分别。《九歌》所写主人公对恋人的追求,要么是求而不遇,要么是遇而复失,总之是其追求美好理想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的不可能实现,构成了悲剧性的冲突,最终是理想的受摧残,人生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

  屈原《九歌》所展现的悲剧,不仅仅是美好事物的毁灭,它还表现出了主人公在遭受摧残时的不屈意志,勇敢抗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湘君》写湘夫人由于湘君的爽约而对他的感情产生怀疑,认为“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于是便把湘君当初赠送给她的定情物“玦”与“佩”丢弃到水中:“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显示了与负心汉的决绝态度。但同时,她又“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又想若恋人真正因为客观原因而未赴约的话,我也不能错怪他,所以采芳草交给“下女”以向湘君传达自己的心意,显示了对爱情的不懈追求。《湘夫人》的结尾同样表达了主人公这样的思想感情。《山鬼》,写山中女神盛妆去与恋人约会,在凄风苦雨中久等恋人不至,她在经受着失恋的痛苦煎熬时依然充满自信:“山中人兮芳杜若”,认为自己的品貌芳如杜若,与当初“既含睇兮又宜笑”、“善窈窕”的美质无异,倒是对方的感情起了变化:“君思我兮然疑作”,从而表达了无比悲愤的心情:“思公子兮徒罹忧”!一位既向往爱情,热烈追求,又傲岸不屈的“山鬼”形象跃然纸上。

  《九歌》所展现的这种悲剧的本质,在李商隐的诗歌尤其是他的爱情诗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李商隐年轻时在王屋山之道观与女道士宋华阳相识并坠入爱河,但此事被发现,宋被遣,诗人也被赶下山。诗人为这一刻骨铭心的爱情写了诸多诗篇,包括一些无题诗皆与此相关。这些诗篇无不具有悲剧色彩。《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层中锁彩蟾。应是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本文所引用李商隐诗皆选自中华书局1988年版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以下只注篇名)值此月夜良辰,诗人本当与宋氏姊妹同赏明月,这是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必然要求”,但宋氏姊妹却被玉楼深锁,水晶帘隔,令诗人无缘相见徒劳思念。事发后,在“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时节,诗人与宋分别,依依不舍。但他仍寄有希望:“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谁知此别竟是永诀,幽期难再,天涯永隔,诗人只能在梦中与情人相会了,梦醒之后他深沉慨叹:“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四首》其一)这一美好的爱情就这样给毁灭了。

  《燕台诗四首》的女主人公是先于洛阳柳枝的李商隐的恋人,可能是某家的养女,与商隐发生恋情后即被一大商人重金买去[3]。由于诗中多楚地及其风物,如“云梦”、“湘川”、“苍梧野”、“楚管蛮弦”等,《燕台诗四首》所受《九歌》之影响殊为明显,尤其“瑶琴愔愔藏楚弄”一句显与《湘君》“吹参差兮谁思?”有相承之处。这四首组诗的悲剧色彩也更为浓郁。诗篇写诗人与女主人公在春天相恋而被迫分离后,便从夏经秋到冬,由中原(河内怀州)而石城(今江陵),经洞庭湖沿湘江到长沙,千里追寻。恋人则“芳根中断香心死”,“破鬟倭堕凌朝寒”,又被商人挟持匆匆远行。这种千里追寻而元果的悲剧结局与《湘君》湘夫人驾舟北征千里寻夫而不遇的结局何其相似乃尔!所不同者,《湘君》是想象,《燕台诗四首》是写实而已。

  刘学锴先生说:李商隐“十四首无题诗多写离别相思,而且多数是抒写爱情的失意、幽怨、感伤、幻灭等带有悲剧性的情感内容。”正像《九歌》一样,李商隐的爱情诗也不仅仅表现爱情遭受摧折与毁灭的悲伤,而且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坚韧与执著,在悲中展现出崇高与美。如《无题》(飒飒东风)的尾联“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一方面是爱情幻灭的强烈悲愤,是屡受挫折后近乎绝望的叹息,但在幻灭、绝望中透露的却是任何阻抑也无法泯灭的春心。“一寸相思一寸灰”的结果不是心如冷却的死灰,而是导致新一轮的春心萌发和更强烈的追求。[4]《燕台诗四首》主人公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辗转千里的追寻本身就显示了主人公的坚韧与执着,由悲中显示出美来,与湘夫人的千里寻夫具有同样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