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新闻”的负效应

时间:2017-05-23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近两年“微博”用户激增以及“微新闻”的流行,国内的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大多数人为“新闻3.0”时代的到来集体雀跃之际,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种新的媒介形态也夹杂着大众传播立场所谓的负效应。本文通过对“微新闻”的诸种负效应进行解析,进而提出微新闻的改进性意见。

  关键词:微博 公民新闻 负效应

  微博及其重构的新闻形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以及“第五媒体”的崛起,由新技术率先导演的传播变革空前地改变着新闻传播的形态。不论从技术还是内容角度而言,微博新闻(以下简称“微新闻”)可谓公民新闻的新生形态,是(包括非专业新闻传播者在内的)社会个体通过大众媒介发布特殊时空中经历或掌握的新闻性信息的一种形式。区区140字内的微新闻颠覆了传统新闻采集、编撰、传播的陈规,为社会大众开启了公民新闻多维度传播、交互式反馈、跨时空跟踪的全新模式。

  诚如麦克卢汉认为的那样,每一种新媒体的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作为一种基于Web2.0的新型媒介形态,微博(即微型博客)不要求大的篇幅,言简意赅,一般而言微博要求不超过140个字符,然而这种限制恰恰使用户更易于成为一个多产的信息发布者。

  然而,在大多数人为“新闻3.0”时代的到来集体雀跃之际,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种新的媒介形态,某种意义上也夹杂着大众传播立场所谓的负效应。这种负效应的存在影响着“微新闻”乃至公民新闻的健康发展。

  微新闻的负效应

  微新闻的病毒式、个性化传播往往是以屏蔽新闻视野的开阔为代价的。鉴于微博对于新闻线索、事件、人物、评述的发布传播、阅读反馈简单易行,较之博客更能吸引草根阶层的积极参与和信息分享,对于公民新闻的快速发展具有技术性推动作用。可以说是微博技术降低了微博工具的使用门槛,推动了微博传播的迅猛发展,进而也逐步修改了新闻文本的传统范式。

  尽管微新闻搭载病毒式传播加口碑传播构成了微博的类似“云传播”的特点,这极大地促进了受众与信息的贴近度,然而正如美国媒体文化研究与批评学者尼尔·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基于微博这一媒介形态的微新闻,无可置疑地存在着内容上的局限。最为直观的现象就是它也加剧了“信息茧房”效应。

  所谓信息茧房,按哈佛大学法学院桑斯坦教授给出的定义,是指网络的广泛使用,让每一个网民都只获得自己所喜欢的信息,因为志趣相投的人往往只喜欢和他们圈子中的人交谈。他认为人们应该置身于任何信息下,而不应事先被筛选,这样才能防止社会分裂。微博作为一种社交网络,正是通过“follow”来为用户定制所需的信息,微博的形式既带来了新闻传播的快捷,也导致了新闻视野的狭隘。特定的关注对象、特定关注对象的特定喜好,以及基于共同趣味的相惜等于自制了一间信息茧房。

  新闻性的群体无意识现象。对于未经证实事件的围观甚过对于新闻本质的关注。微博的简易操作和低门槛进入制,致使劣质内容泛滥成灾,久而久之,将会使网络公民新闻逐渐陷入低俗状态。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决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的相关要素是原始人的热情和英雄主义,这些东西在一个理性的人的身上必然是缺乏的。因为理性的人所抱有的是持续性的怀疑精神与思想的独立意识”。

  大多数情况下,“围观”的言论和辩论的素质都比较低,有些只是起哄而已。由于微博门槛低、随意性大、字数有限,其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可能只能起到提供线索的作用,而不能完整、真实地报道新闻。如果将微博当做一种媒介来使用,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发布一些重大信息,可能导致流言传播,而且可能几分钟内就能传遍全球。新浪的执行副总裁陈彤坦陈:“微博相比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来说,速度太快了,每一个人都是准实名制的发言,怎样保证信息安全性,我们也一直在摸索。”与此同时,微博还带来了信息过剩,这是很多新媒体都可能面临的问题。

  传播者的潜在意图侵蚀了新闻的本义。长期观察、研究互联网发展的学者胡泳认为,微博也许为民众参与公共讨论提供了基础,但只有“围观”改变不了中国,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本身也有许多问题。由于中国特殊的信息流通环境,以及门户网站的商业运作手法,微博世界本身也是不平等的。

  微博拥有者理论上是一种相互关注与追随的关系。在关注与被关注之间,信息快速流动,微博成为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但是,在精英微博和草根微博之间,二者的关注并非对等。草根微博往往成为精英微博的转发者和跟随者。

  由于具有自身背后强大权力、网站讨好的技术支持,精英微博往往把持且主导着微博上的热点话题。表面上,微博的低门槛加上无所不在的到达率,增加了草根的话语权,可实际上,这些受到精英们暗示和传染的情感与思想集合成一种无意识人格,暗示的观念即刻转化为行动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着明确身份与性格的个人已经消失,他融入群体,成为乌合之众中的一分子。

浅谈“微新闻”的负效应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