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试验

时间:2021-05-02 11:01:5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简述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试验

  摘要:为提高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24诱变菌株产菊粉酶的活力,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对该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在以3%菊芋汁为碳源、2%牛肉膏和0.5%(NH4)2HPO4为复合氮源的培养基中,初始 pH值6.0,30℃培养72h的条件下,所得的发酵液中酶活力最高,达到35.21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8%,表明该菌株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黑曲霉;菊粉酶;酶活力;发酵条件;优化

  传统果糖的生产一般是由淀粉通过葡萄糖的异构化取得,该法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果糖含量低。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廉价的新糖源和生产果糖的方法。其中菊粉酶(Inulinase或Inulase)主要催化水解菊粉中的β-2,1呋喃果糖苷键,由于能在温和条件下水解菊粉产生果糖(70%以上)和少量葡萄糖,只需一步酶解过程,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直接制备超高果葡糖浆,已成为果糖工业化生产的主要酶制剂,为低聚果糖的生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来源于植物的菊粉酶底物专一性较强,仅作用于菊粉;由微生物产生的菊粉酶大都能水解含有β-2,1呋喃果糖苷键的多种糖类,如菊糖、蔗糖和棉子糖等[1]。其中霉菌具有所产菊粉酶的最适温度较高、热稳定性好、适宜偏酸性的环境等特点而倍受关注。由坊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所保存的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24诱变菌株是从菊芋根际周围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产菊粉酶、又经过多轮紫外线诱变获得的菊粉酶产量较高的.菌株。该试验在此基础上,对其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以期获得更高的产菊粉酶活力,为进一步研究菊粉酶的生产以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基矗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24诱变菌株,由坊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保存。菊芋(HelianthustuberosusL.)采自坊市郊区。菊芋汁参照前人研究方法进行制备[2]。

  1.2发酵培养条件及发酵液的制备

  取0.1mL黑曲霉孢子悬液,接入50mL的YJ(初始培养条件:菊粉2%,酵母膏0.3%,(NH4)2HPO41%,初始pH值6.0)发酵培养液中(250mL三角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

  1.2.1不同碳源对产菊粉酶的影响。选择碳源分别为2%的菊芋汁、菊粉、葡萄糖、果糖、庶糖和乳糖,将黑曲霉A24诱变菌种接入到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调节各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在30℃、120r/min的条件下培养72h,将各处理的发酵液经8000r/min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分别测定酶活力。并选择出最优碳源,以1%、2%、3%、4%的添加量研究不同浓度的该最优碳源对产菊粉酶的活力影响。

  1.2.2不同氮源对产菊粉酶的影响。用3%的菊芋汁作碳源,以不同种类的复合氮源(有机和无机)制备的培养基发酵培养3d后,测定其发酵液中菊粉酶活力,确定最佳有机氮源;在确定最佳有机氮源为牛肉膏、无机氮源为(NH4)2HPO4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最佳配比试验。以牛肉膏和(NH4)2HPO4做复合氮源发酵试验,取质量浓度分别为1%、2%、3%的牛肉膏和质量浓度分别为0.3%、0.5%、0.8%的(NH4)2HPO4进行复合。调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于30℃,发酵培养3d,将各处理的发酵液经8000r/min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分别测定酶活力。

  1.2.3培养基初始pH值对产菊粉酶的影响。设培养基初始pH值分别为3、4、5、6、7,以3%菊芋汁作碳源,以牛肉膏、(CNH4)2HPO4为复合氮源,于30℃条件进行发酵培养3d。将各处理的发酵液经8000r/min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分别测定酶活力。

  1.2.4发酵温度对产菊粉酶的影响。以3%菊芋汁为碳源、2%牛肉膏和0.5%(NH4)2HPO4为复合氮源、初始pH值6.0的发酵培养基,对黑曲霉A24诱变菌株分别在24、26、28、30、32℃下进行发酵培养72h,将各处理的发酵液经8000r/min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分别测定酶活力。

  1.2.5发酵时间对产菊粉酶的影响。以3%菊芋汁为碳源、2%牛肉膏和0.5%(NH4)2HPO4为复合氮源,培养基初始pH值为 6.0,30℃下分别发酵24、48、72、96、120h,每隔24h取样。将各处理的发酵液经8000r/min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测定酶活力。

  1.3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及菊粉酶的活力测定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的含量,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根据葡萄糖的标准曲线,求得还原糖的含量;酶活力定义为在规定反应条件下每分钟转化底物生成1μmol还原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单位(U/mL),按照Pessoni等人报道的研究方法测定菊粉酶活力 。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碳源对产菊粉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以2%菊芋汁为碳源时酶活力最高,为12.33U/mL;菊粉次之,为10.18U/mL;葡萄糖、果糖为碳源时酶活力较低,均在 2.5U/mL以下。进一步分析不同浓度菊芋汁为碳源对产菊粉酶的影响,发现菊芋汁浓度为3%时,菊粉酶活力最高,为11.18U/mL。

  2.2不同氮源对产菊粉酶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复杂有机氮源比简单无机氮源有利于菊粉酶的产生,且最适有机氮源为牛肉膏,无机氮源为(NH4)2HPO4,2种氮源所得到的菊粉酶活力分别为14.14、8.64U/mL。由表1可以看出,复合氮源比单纯有机或无机氮源更有利于菊粉酶的产生,且当牛肉膏和(NH4)2HPO4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和0.5%时,菊粉酶活力最高,为19.98U/mL。

  2.3培养基初始pH值对产菊粉酶的影响

  检测不同初始pH值对黑曲霉A24诱变菌株产菊粉酶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在初始pH值为3~6的范围内,随着pH值升高,菊粉酶酶活增强,pH值为6.0时产菊粉酶酶活最高,达到28.83U/mL。此后随着pH值升高,菊粉酶酶活明显下降。

  2.4发酵温度对产菊粉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24~30℃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菊粉酶酶活增强,30℃时产菊粉酶酶活最高,为32.51U/mL。此后,随着温度升高,菊粉酶酶活明显下降,说明菊粉酶对温度比较敏感。因此,30℃是黑曲霉A24诱变菌株产菊粉酶的最适温度(图2)。

  2.5发酵时间对产菊粉酶的影响

  可以看出,随发酵时间的增加,黑曲霉A24诱变菌株产菊粉酶活力增强,在培养72h后产菊粉酶酶活最高,为35.21U/mL。此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菊粉酶酶活有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