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技巧应用

时间:2023-04-10 11:37:26 松涛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技巧应用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技巧应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技巧应用

  摘要: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核心的教学目标。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一教学理念或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体现和落实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搞好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

  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不仅是学生正确完成物理实验的保证,而且是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必需的基本能力,如生活中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无不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刚开始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学生首次接触,如刻度尺、温度计、天平等,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察看铭牌或说明书。弄清:(1)量程(测量范围);(2)分度值(最小刻度);(3)零点及其调节方法;(4)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以上四点,才能保证实验精确地完成,并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在机械运动的章节里,对刻度尺的使用要求较高,虽然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能很熟练地运用三角尺和直尺,但是将这些测量工具真正引入物理实验课堂还是第一次。所以学生在测量前必须掌握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比如,在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以毫米尺为例,测量出的数据是2.5cm,规范的写法应该是2.50cm,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这样严格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规范解题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重要影响。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所以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物理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的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如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也会更好。总之,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着重思考,注意实验教学的启发性。

  由于物理实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前提的一个综合学习过程,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刺激,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物理实验对以被动接受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者来说,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加上物理实验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新颖、意想不到的现象会吸引和诱导学生在进行认真观察、操作的同时,积极地“深省”和“回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交流与讨论环节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着眼于疑,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无疑者有疑,教有疑者无疑的过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设疑,创设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积极的探索活动,促进手脑结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要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猜想,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牛顿正是根据苹果落地现象进行猜想,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预测和猜想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再用实验去验证,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3.增强实验教学的自主性。

  在实验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较充足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独立确定实验步骤,选择实验器材,进行操作实验,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尤其是能在别人看来没有问题时提出有些新意或有价值的问题,体现创新能力。

  总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少了实验就像是无源之水,缺乏灵性和活力,也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加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能力,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应是每位中学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张春勇.浅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08(53).

  [2]王宏图.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研究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2010(04).

  [3]张文仓.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J].基础教育研究,2008(09).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内容的反思

  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授课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讲授八年级“压强和浮力”一章的内容时,在讲授压强时,通过练习让学生从中了解密度均匀、高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物体在平面上产生的压强与其底面积无关。这样,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高度和密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的认识有了一个铺垫的作用,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也有了一个说服作用。

  二、过程的反思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师生通过课堂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是检验的标准。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我先设计了几个问题:你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了吗?你能证实它的存在吗?它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地途径发展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方式的反思

  授课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或是课堂氛围)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怎么样才能创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调节、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怎样构建等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

  此外,物理学科的特点确定了物理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重视物理作业的多元化及时段性也是我们要注意的内容之一.物理作业是多元化的,有计算型、简答型的练习,有探究实验及实验报告,有资料查询、有调查报告等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传统型的习题练习,较忽略探究实验、调查报告等等。这几年的物理中考中有大量的文字表述题,很多老师头痛学生的表述能力太差。因此,教学中教师惟恐学生说不好,所有问题的答案都由老师代替。其实,你越是不放心,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这类作业他们越作不好。可以说是对症下药是良方,这类作业的布置需注意时段性,相应的物理规律学习后,及时的布置这类作业,然后立即让学生口述,对于表达好的表扬,对于差的多鼓励。让他们在激励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技巧应用】相关文章:

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08-02

物理实验中培养创造能力10-07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15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3-12

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11-03

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11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11-14

浅谈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4-17

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