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教育媚俗现状及其危害

时间:2021-03-09 16:49:0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高等教育媚俗现状及其危害

  摘要:虽然大学教育最初是以精英教育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教育成为一种社会需求,这也在一定成程度上成为国民素质的一个标志。然而当大学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时候,大学所应有的诸多特质也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许多媚俗的现象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大学,从机构到教师,再到学生,高等教育中充斥着无数低俗,卑劣的表演,这严重的损伤了高等教育的内在本质。本文试图在分析高等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展示媚俗的种种现象,以达到剖析媚俗存在危害的目的。

浅谈高等教育媚俗现状及其危害

  关键词:精英教育 大众教育 媚俗

  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大学,一直就是精英教育的场所,其基本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德性而非甘于卑俗的人,追求真知而非听命于意见摆布的人,践行伦理而非恣意而为的人,能够面对世间那些根本的冲突,担负自己的言论和行动的后果的人,而不是寻觅教条的避难所来推卸和逃避责任的人”。

  关于什么是大学,有这样几种代表的观点:

  古希腊时期,高等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理性的一种教育方式。古典大学的代表人物纽曼认为高等教育与自由、独立、历史文化相关联,他提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实际上是一个‘自由的个人’”,“大学是一个教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教有才智的人在所有问题上很好地思考,去追求真理和掌握真理”,大学正是通过教授普遍知识,使得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大学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种‘自由教育’,……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成为‘文明的’人” 。正因为如此,纽曼反复明言的大学宗旨是自由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教育。

  中国大学的理念,在蔡元培的“高深学问”而非“资格养成”中,在梅贻琦的“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里,以及他们的“大学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实践中,然而这一切已经成为一道风景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大学不再是少数人的教育场所,而转变为大众的教育机构。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5%定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数量指标。有数据显示,2001年——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经超过2500万人,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在有些地方比如上海北京等地已经超过50%或者70%。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从国家人口素质的角度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大众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学生人数的增加,是学校规模的扩大,是师资力量的扩张,而这一切都是在一个前提下进行的:那就是质量保障。然而事实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引发的不止于此,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入学招生、投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质变,在高校教育大众化的幌子下,高校充斥着低劣、卑下、媚俗。可以说,媚俗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一大景观。

  二、媚俗的含义

  关于媚俗,我们一般的理解是对庸俗的趋媚,但在昆德拉那里,媚俗的含义得到了更具深广意义的彰显,他说过,对媚俗的需要,就是这样一种需要:即需要凝视美丽的谎言的镜子,对某人自己的映像流下心满意足的泪水。他指出,媚俗就是在一面撒谎的美化人的镜子面前看着自己,并激动的认为那个虚像就是自己,媚俗的人最需要的是获得别人的赞许,而这个给他赞许的人是否有文化,有素质,那都不重要。

  媚俗已成了人们无法摆脱的宿命,正如昆德拉所说:“我们中间没有一个超人,强大得足以逃避媚俗。无论我们如何鄙视它,媚俗都是人类境况的一部分。”在《小说与欧洲》的著名演讲中,昆德拉提到媚俗时这样说;“‘媚俗’就是把流行观念的.愚昧翻译成美丽而富于感情的语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向绝大多数人讨好卖乖”。问题似乎已经很清楚了,媚俗的“俗”就是“流行观念的愚昧”,即“流行观念的无思想”,媚的主体就是 “绝大多数人” 。

  究竟什么是媚俗,综合起来,结合我国高校出现的媚俗现象,我认为媚俗就是过分迁就迎合受众,为了当前的利益而牺牲艺术、真理、崇高与责任,这是在商品经济意识推动下审美文化转型时期的一种负现象,它是一种典型的伪审美现象。媚俗最普遍的表现是拜金主义、名利至上,他们迎合大众、谄媚庸俗,走向低级趣味,他们常常为社会的丑恶与某种病态辩护,为庸人、小人、痞子辩护,为那些失去道德良知、失去社会责任感的人辩护。

  三、教育媚俗的表现及其严重后果

  前面提到媚俗是人类不可逃脱的宿命,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随性的媚俗呢?当然不是,教育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是不能混入媚俗因子的,特别是高等教育承担的是一个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重任,这里需要的就是把眼光放入未来的世界的教育,而不是为了眼前利益而忘记了知识教育、技术教育和智力教育永远是整个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和环节之一。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媚俗现象可分为三类:一是教育机构的媚俗;二是教育者的媚俗;还有一个就是受教育者的媚俗。

  “高校可以要求贫困生体谅学校的难处,却对体育明星打开方便之门,而且还一掷千金,安排住房,配备导师;招收博士生公开声称‘大公司老板和县委书记以下不予考虑’,挖空心思为官员大款们开设批发文品的各种培训;各高校竞赛似的争聘当地权贵为‘名誉院长’、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即使编个什么校友录也要一一甄别“精英”,考察标准无非是:级别、职称、财产。某校校报还曾做过一篇绝好文章:《海南省委副书记×××校友来母校视察》,校友“视察”母校,已经绝妙至极,更何况还是跨省视察,这文章想不评为天下奇文都难了!”

  高校是与高层次相连的,殊不知这个让大众觉得遥不可及的,高高在上的高等学府竟然是高官、老板、知名人士的聚居地,这种媚俗的姿态使得高校本质上成为一种官僚化建制的附庸,失去了独立的文化和精神。

  哈弗大学,婉拒了美国总统里根名誉博士的要求,牛津大学谢绝了阿拉伯巨商千万巨资的捐赠。和西方的的这些名校相比,中国某些高校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扭曲变形的机构,看到在这些大学里教育价值判断体系的失衡,善恶、美丑、是非、黑白的混淆。媚俗成为高校教育中不能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