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时间:2021-03-12 14:46:1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3—6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因此,对小班幼儿语言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本学年,我任教的是小班。发现班内孩子在语言表达上参差不齐。有的孩子会说普通话;有的孩子一口方言;还有的孩子用摇头或点头来回答你等等。区域活动的自选性、自主性决定了区域活动适合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双向互动中产生语言。我将自己在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尝试与大家一起分享。从小班区域游戏科学合理的设置、各区域投放材料的灵活多样,以及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务实有效。下面我就浅谈在区域游戏中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班 区域游戏 语言培养

  小班幼儿年龄还小,是一个处在各方面都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我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较为薄弱。“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促使了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一个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得怎样将会直接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然而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并不是先天就具备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怎样通过孩子感兴趣的形式让孩子获得语言表达发展是我常思考的问题。

  区域活动是一个有效载体,幼儿可以随时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去活动区放开手脚大胆活动,充分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活动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参与区域活动,让幼儿通过双手的操作,可以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我将区域游戏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在一起。根据主题活动目标、内容、以及孩子的兴趣、发展需要,有意识地在活动区中投放了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自然材料。幼儿在与这些材料的互动过程中有效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良好区域环境激起幼儿表达的兴趣

  《纲要》中明确要求:“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就是教育,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交往中得到进一步锻炼。区角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效果,在设置区角时,我从环境设计入手,以小动物的家为主题,创设了小鸡家、小猫家、小狗家、小兔家、巧虎家。我布置的很温馨,让孩子感觉像家里一样,这样使孩子有话愿意说,有话敢说。

  二、适宜投放区域材料,满足孩子表达需求

  材料是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载体。蒙台梭利认为:“要帮助幼儿发展,我们就必须给他提供一个使其能自由发展的环境”。因此,在提供游戏材料时,我既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语言特点,又兼顾到个体差异,我们在这些小动物家里不断添加有趣,好玩的材料来吸引孩子。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选择材料,真正发挥材料的最大的潜能和教育功能,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

  (一)生活区域让孩子大胆表达

  小班幼儿年龄小,有的孩子在家里吃饭、穿衣等基本上都是由成人包办的。初到幼儿园时,很多自理方面的事情如:穿衣服、吃饭等做得不够好,有的甚至不会做。因此,在活动中不敢大声与老师及同伴说话。新《纲要》指出:“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在生活区我投放了可爱的娃娃、漂亮的小衣服等。在活动中,我总是引导那些不敢大声与老师及同伴说话的孩子们,让这些孩子给娃娃穿衣服穿裤子穿鞋子等,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让幼儿学会了这方面的技能,增强了幼儿说话的信心。我还投放了瓶娃娃和豆子,让幼儿学做爸爸妈妈给娃娃喂食,幼儿的兴致可高了。瞧,胆小的皮皮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给娃娃一边喂食一边说:“宝宝乖,爸爸给你喂饭”。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皮皮说话和其他孩子一样,说话不在胆小,也能声音响亮。另外,在生活区我提供了麦管和质地较硬的塑料线、豆荚、牙签和土豆、玉米棒等,引导幼儿用麦管穿项链、剥豆荚、用土豆和牙签做棒棒糖、剥玉米等等。这些生活化的操作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与语言表达能力,又充分体现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艺术(美术)区域让孩子词汇更丰富

  新《纲要》强调:“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进步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美工区我投放树叶、橡皮泥、手工制作等幼儿感兴趣的材料。针对不同幼儿的经验、能力、水平等差异,我引导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游戏活动。班里杰杰小朋友胆子比较小,我就引导他选择用自己的小手“印”画。岚岚小朋友动手能力较强,我就引导她选择用树叶“粘贴”画。另外,引导有的小朋友选择用橡皮泥“捏、搓”各种点心等。孩子们通过一次次的与材料接触,获得了直接经验。知道橡皮泥软软的,能捏出有趣的东西;用棉签蘸上颜料可以画出彩色的雨滴等等。通过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小手,更重要的是幼儿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词汇也丰富起来。如:在一次活动中,涵涵捧着一碗面条对我说“戴老师,明天是奶奶生日,我撕碗面条送给奶奶”。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幼儿的小手变得更灵活更能干了,主观能动性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三)益智区域让孩子说话更完整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在益智区我投放了瓶子盖子与点子配对,大小不同的豆子。孩子们对这些投放的材料很感兴趣。我们班一个叫勇勇的孩子平时说话前后不搭边,习惯又不怎么好。我发现他对瓶子盖子与点子配对很感兴趣,拧的很投入。我就及时问勇勇,他对我说:“戴老师,我把瓶子盖子与点子配对了,就把盖子拧到瓶子上。”我及时表扬了他,并鼓励他。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幼儿说完整话而且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我时刻观察留意每个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做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阳阳小朋友聪明又能干。他在给蚕豆和扁豆进行排序。我就引导他,豆子宝宝既可以排序,还可以变出各种图形。在我的启发下,聪明的阳阳对我说:“我用蚕豆和扁豆排序,还用蚕豆和扁豆摆放出了正方形、三角形图形”。幼儿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既获得了感性的经验,又有效地激发了探索精神,促进了动手动脑能力,使幼儿更完整的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