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时间:2022-05-22 05:58:1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显然,这段话在指出培育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的同时,也强调指出了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不仅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更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下面就谈谈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 拓展人文素养的宽度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基础”。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说到底是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一种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不应该只是建立在教师身份所赋予的权威、权利的基础上而应该依靠自身文化素养的积累、道德情操的高尚、审美气质的显扬、施教技艺的高超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这种隐性的潜在的影响超越了语文课堂本身。因而,语文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教学一篇文章,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会作者情感。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得以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 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深化人文素养的深度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材料。李白眼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是那样壮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彰显的正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屈意志;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闪耀的正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惊人智慧;小珊迪展现的是“不宝金玉,而诚信以为宝”的崇高境界;《地震中的父与子》表露的是父爱子,子信父的情感……

  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书的人是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的人。

  1、 课堂人文环境。

  优化人文环境就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语文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所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应激励学生放胆而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的光芒,让班上的每个成员都切实感到“展览”思想的乐趣和荣耀。

  2、 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所以,语文课程不能不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能不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内容。

  例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一开始先有感情朗读《有的人》中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以引导学生对周总理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的初步认识。接再来深入学习课文来领悟周总理的“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

【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关文章: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论文(精选8篇)06-12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论文04-25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论文03-14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技巧应用04-10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03-08

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03-28

试论薪酬管理中的公平与激励04-18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论文04-14

浅谈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音乐能力03-17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