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

时间:2022-03-03 08:59:2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浅谈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 篇1

  一、存货计价方法的合理选择的意义

  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合理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制订企业会计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报告利润和存货估价,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存货在大多数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处于不断购买、耗用和销售之中,因而存货数量及其价值的确认(即存货计价问题)至关重要。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所以合理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至关重要。

  二、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1.按实际成本计价

  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存货核算时,存货收入与发出均按实际成本进行计价,存货的总帐和明细账均按实际成本设置与登记。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2)移动平均加权法

  移动平均加权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的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 (原有库存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

  (3)月末一次平均加权法

  月末一次平均加权法,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上月期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以

  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 (月初库存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这种方法是注重所发出的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分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即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对于不能代替使用的存货、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

  举例说明上述计算方法的差异。

  企业本年先后进货两批,1月份第一批30件,单价10元。6月份第二批70件,单价12元。3月份出售10件,12月份出售90件。100件货物到年底全部出售。

  先进先出法:

  3月份出售:10*10=100元;12月份出售:20*10+70*12=1040元

  总收入1140元

  移动平均加权法:

  3月份出售:10*10=100元;

  12月份出售,单位成本为(20*10+70*12)/90=11.56元,90*11.56=1040元, 总收入1140元;

  月末一次平均加权法:

  单位成本为(30*10+70*12)/100=11.4元,100*11.4=1140元

  总收入1140元

  2.按计划成本计价。

  存货核算按计划成本计价时,存货的总帐和明细帐均按计划成本进行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则作为存货的成本差异另行组织核算,并要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将期末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后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一般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日程核算工作量大的企业。如大中型企业中的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发出按计划成本法计价分为两部分实施:

  (1) 计划成本的制定。

  按计划成本进行存货核算,正确地制定各类存货的计划成本是进行存货核算的前提,存货计划成本的制定,应根据存货实际成本的组成内容,考虑供货单位,运输方式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予以制定,力求与实际成本尽可能相接近,而且应保持相对的稳定,除有特殊情况应随时调整外,在年度内一般不做变动。

  (2)存货成本差异的计算。

  存货成本的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的差额,一般分为超支差异与节约差异两种情况。超支差异是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节约差异是实际成本少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在实际工作中,应先计算出存货成本差异率,然后计算出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期末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三、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一)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参考标准

  一般来说,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和市场经济状况,并考虑以下几点,选择适合企业的计价方法的计价方法。

  1.客观性

  企业在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应注意不同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应选择一种能较为客观的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计价方法

  2.实际性

  各种计价方法均有有点和不足,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会计工作基础的水平,从符合企业工作的重要性出发,选择一种适合企业财务状况并且对企业的生产利大于弊的存货计价方法。

  3.谨慎性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的持续经营的进行,企业应选择适合企业的较为稳健的存货计价方法。

  4.目标性

  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应当从企业长期经营目标出发,选择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而不是以企业的短期行为轻率抉择。

  (二)不同计价方法的优缺点

  1.个别计价法

  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次,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

  企业中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并单独存放的存货,以及购入批次少、容易识别、单位价值较高的贵重物资,一般采用个别计价法。并且这种方法在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下均可使用。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在确定每次发出存货购入存货的成本时较为简单,适合于物价下降的时候 但在月末计算总成本时比较麻烦,物价上升时,因采取先前的价值,会虚增成本。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这种方法只需在月末计算一次,比较方便。但只能在期末确定存货成本,无法随时从账面上提供存货的结存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同时无论在上涨还是下跌情况下,计算出的存货成本与现行成本都有一定的差距,并且这种方法在实地盘存制下才可用。

  4.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保证了企业成本费用的事中跟踪,有利于使企业利润保持稳定,便于核查账面库存数额,将繁琐工作分流减轻月末负担。但是仍需大量计算,当发生退货、接发货时间不一致时,会产生一定价差,影响企业的成本。

  (三)不同计价方法对损益影响

  根据存货期初成本+购入存货成本=存货期末成本+发出存货成本,分析以下各种计价方法。

  1.采用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能够较为精确核算购入、发出存货的价值,但采用这种方法极易被用作调节利润的手段。因为如果营业不佳,估计利润不高,管理人员就可以高价售出低成本的商品,以提高利润,或以相反的方法调低利润。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适合于物价下降的时候,能够合理计价。但在物价上升时因采取先前的价值,会虚增成本。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无论在物价上涨还是下跌情况下,计算出的存货成本与现行成本都有一定的差距。

  4.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能使企业利润保持稳定,便于核查账面库存数额,但在发生退货、接发货时间不一致时,会产生一定价差。

  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则:

  销货收入为:8×(30+50)+10×(40+30)=1340(万元)

  销货成本为:5×30+6×(50+40)+7×30=90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为:销货收入-销货成本=1340-900=440(万元)

  按照目前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5%=440×25%=110(万元)

  存货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按年计算加权平均成本(一般按月,为了简化起见)。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

  销货收入为:8×(30+50)+10×(40+30)=1340(万元)

  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为:

  (150+540+280+160)/(30+90+40+20)=6.28(万元)

  销货成本为:

  6.28×(30+50+40+30)=942(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为:

  1340-942=398(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为:

  398×25%=99.5(万元)

  采用移动平均法,企业所得税税率也为25%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该年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变为以下情况:

  销货收入为:

  8×(30+50)+10×(40+30)=1340(万元)

  第一次购货的平均单位成本为:

  (150+540)/(30+90)=5.75(万元)

  第一、二次发货的存货成本为:

  5.75×(30+50)=460万元

  结存存货成本为:

  5.75×40=230(万元)

  第二次购货的平均单位成本为:

  (230+280)/(40+40)=6.375(万元)

  第三、第四次发货的存货成本为:

  6.375×(40+30)=446.25(万元)

  销货成本为:

  460+446.25=906.25(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为:

  1340-906.25=433.75(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为:433.75×25%=110.9375(万元)

  总结:不同的计价方法,会使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有所不同。期末存货的大小与销货成本的高低成反比,从而会影响到企业当期应纳税利润数额的确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期末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2)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3)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4)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四)不同时期对存货方法选择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时期,可选择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通货紧缩时,可选择先进先出法法。 通货膨胀时期,因为物价上涨,发出存货价格会被提升从而虚增利润,所以采用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最能反应存货的真实成本。而在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出于谨慎性原则,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出来的期末存货价值低,当期领用的存货价值高,从而增加当期成本,减少当期应税所得额。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中级财务会计,2010

  [3]叶英华 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J】商业会计,2008

  [4]侯君邦 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分析 技术探索,2011

  [5]曾庆娟 朱永慧 浅议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发出存货的优缺点【J】科技资讯,2010

  浅谈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 篇2

  一、选择存贷计价方法的标准

  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是由于存货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和同质的存货实际取得的成本不同而产生的。存货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两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外购或自制的存货与出售商品的成本流转是不一致的,因此产生了存货成本在库存与销售之间的分配问题。为了恰当反映存货流转,在确定存贷计价的方法时,要坚持以下标准:①以历史成本为基础;②坚持客观性原则,如实反映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价值;③坚持谨慎性原则,保证企业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作出决策时,尽可能规避风险,使风险收益最大化。同时,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还受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科学决策。

  二、各种存货计价方法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存货主要用于对外销售,构成销售成本。同时,还有可能自用,构成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但是所占比重很小。存货计价方法造成存货价值的差异对经营成果的影响主要通过销售成本发生作用。

  采用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使得本期销货成本介于早期购货成本与当期购货成本之间。这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销售成本不被易操纵,因而被广泛采用。但采用这两种方法会使当期销售利润大于与当期实际进货成本配比得到的销售利润。计算得到的销售成本既不能与当期销售利润配比,又不能完全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损害了前后两个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个别计价法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工作繁重,成本较高,对大多数存货品种来说都不实用。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先进先出法下,存货较接近于最近购货成本。因此,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销售成本偏低,使得利润虚计。

  后进先出法假设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发出的存货按最后收进的单价进行计价。销售成本较接近当前的市价。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销售利润较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低,但是,当期销售收入能与当期销售成本相配比,能够反映出当期经营者的经营绩效。

  三、后进先出法是当前我国存贷计价较为理想的方法

  尽管后进先出法有其不足,但在目前我国国情下,仍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首先,通货膨胀的经济大环境为后进先出法的采用创造了客观条件。尽管为了削弱通货膨胀的影响,有关方面已经提出了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但是,这一方法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其次,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差别和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考核方法使国有企业倾向于采用有利于提高当期会计利润的会计方法。笔者认为,近年来,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与存贷计价方法的选择不无关系。再次,后进先出法不仅能够谨慎地反映当期会计利润,避免企业利润的过度分配,维护投资者、债权人的长远利益,还能够客观地反映当期销售成本,与当期销售收入配比,满足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要求。

【浅谈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相关文章:

浅谈存货期末计价方法的缺陷会计毕业论文10-15

浅谈民法类型化的方法11-14

存货管理的毕业论文提纲06-16

存货管理的毕业论文提纲模板10-04

企业存货管理的毕业论文提纲09-01

存货管理毕业论文提纲08-04

会计准则的存货计量比较的论文08-02

浅谈幼儿语言障碍的有效方法论文07-10

最新的企业存货管理毕业论文提纲11-27

浅谈初中函数教学方法论文07-11